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37|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的稻作技術(2)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7-7 09: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稻作史】
三、播種和育秧
(一)直播  水稻的直播有兩種情況,一是旱稻(陸稻)的旱地直播,二是水稻的水田直播,從後者演變出育秧移栽技術。前者則始終行直播。根據李根蟠、盧勛等近年來提出的農業起源於山地說,旱稻的直播顯然早於水田的直播。他們調查雲南少數民族如怒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的水田技術表明,南方少數民族早期的水田技術很多由旱地生產技術而來,人工灌溉和水田農具是後起的。換言之,旱稻的種植早於水稻。因而旱稻直播早於水稻直播。而旱稻的直播又來自『旱谷』(雲南少數民族的稱呼)和其他作物的混播。如西盟佤族就盛行以旱谷為主的混作間作,他們將旱谷和雞爪稷、粟、高梁、黃瓜、冬瓜等種子混在一起點播或撒播。並傳說這是他們的祖先給旱谷找『伴』①。這是一種原始農業形態的遺存,表明最初的稻子播種乃是旱直播的混播。從混播分離出單作是後起的,如獨龍族的單作僅僅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
原始稻作分化出旱稻和水稻以後,水稻最初也是直播。南北都一樣,南方的『火耕水耨』當然是直播。北方從西漢【鍤ぶ書】至北魏【齊民要術】都講的是直播水稻及旱稻。【齊民要術】水稻篇已經提到播種之前,先用水淘去空秕的稻種,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長二分時播種,用種量為『一畝三升,擲』。這擲即是直播的形象描述。在催芽之前十天,要將稻田『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十遍』。『陸軸』又稱『`』(音歷宅),為北方用牛牽挽輥壓水田的農具。旱稻的播種也要先經催芽,所不同的是用『耬耩䅖種之』。(見旱稻篇)說用耬耩䅖種比用手工擲播為省種而安全。如遇天寒也可不必催芽即下種,以免出芽的易凍死。旱稻初出苗,還可以『猶欲令人踐壠背』,因為『踐者茂而多實也』。水稻或旱稻在北方早期的種植中其播種期拖得很長,分為上中下三時,水稻的播種期一般比旱稻為遲些。據【齊民要術】的介紹,水稻的播種期『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旱稻『二月半種稻為上時,三月為中時,四月初及半為下時』。農業經營愈粗放,播種期的幅度愈大,在大幅度的播種期中分出上中下三時是一種趨向精確的反映。旱稻播種期要早於水稻可能同旱稻的土壤供水受限制有關。
――――――――
    ①  李根蟠、盧勛:【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始農業形態】,農業出版社l987年版,第63―64頁。
(二)育秧  育秧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於減輕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雖然同樣有減輕草害的作用,卻與複種制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多熟製發展以後,移栽是解決季節矛盾的最有效措施。
北方水稻移栽的記載始見於東漢・崔的【四民月令】:『五月可別稻及藍。』別稻指水稻移栽。具體講移栽理由的是【齊民要術】水稻篇;『既非歲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須栽而薅之。』
南方稻田從唐宋以後因稻麥(豆、油菜)複種的擴大,大部分稻田改用育秧移栽,因而育秧的經驗積累很快,以陳輟杜┦欏返摹吧破涓苗篇』最為詳備。陳甑睦礪凼牽骸胺倉種玻先治其根苗,以善其本。本不善而末善者鮮矣。』即是說弱苗無好稻的意思。他認為使秧苗健壯應具備三個條件:『種之以時(播種期合適),擇地得宜(秧田選擇合適),用糞得理(秧苗施肥合適)。』從宋至清,育秧技術日趨完備,現分以下環節介紹。
1.秧田整治。 陳昵康餮硤鎇【ê笥誶鋃時就『再三深耕之』,使經霜凍『土壤蘇碎』。然後在田裏鋪放莖葉殘根等,到開春再耙轉,『以糞壅之。若用麻枯(芝麻餅)尤善』。明末【沈氏農書】則要求嚴格在秧田除稗,可減少本田稗害:『先將面泥剄去寸許,掃淨去之,然後墾倒。臨時罱泥鋪面,而後撒種。』這是較徹底的除稗措施。清初的【梭山農譜】(1717)要求秧田的質量是:『土爛如面,水平於鏡。』這兩句話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衡量秧田質量的標準。
2.浸種、催芽及下種。 浸種催芽技術在【齊民要術】中只提到『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長二分時播種』,比較簡略。詳細的介紹當推宋初推廣占城稻時由朝廷頒佈的種植法:『令擇民田之高仰者,分給種之。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籠周以稻稈,置此稻於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稈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熱如甲拆狀,則佈於淨地,其萌與谷等,即用寬竹器貯之。於耕了平細田,停水深二寸許,布之。經三日,決其水。至五日,視苗長二寸許,即復引水浸之一日,乃可種蒔。』①
宋代的勸農文中也多有敘說浸種催芽技術。至元代王禎【農書】中講到天晴澆冷水和陰寒天氣澆溫水來調節種子堆發芽中的溫度,則為其他農書所未道及:『至清明節取出,以盆盎別貯,浸之;三日,漉出納草@中。晴則暴,乓運,日三數。遇陰寒則乓暈綠潰候芽白齊透,然後下種。』
明代的【便民圖纂】(1502年或稍後)講浸種催芽首次區分旱稻和晚稻,敘述也簡明扼要:『早稻清明前,晚稻穀雨前,將種穀包投河水內,晝浸夜收,其芽易出。若未出,用草Q(覆蓋)之。芽長二三分許,拆開,抖松,撒田內。撒時必晴明,苗易堅。亦須看潮候。二、三日後撒灰於上,則易生根。』這一段敘述,直至現在的農民浸種催芽,基本如此。
關於秧田的播種量,沒有直接的記載,【齊民要術】所說的『一畝三升』是直播田。【便民圖纂】說『每畝一斗』也是指的本田所需的播種量,因該書『收稻種』一節說明收稻穀留種時,按『每畝計谷一斗』計算。這與【農政全書】所記完全一致:『玄扈先生曰:今人用谷種,畝一斗以上。密種而少糞,難耘而薄收也。』②清乾隆御題【耕織圖】詩則說『一畝率三升』,清末【潘豐豫莊本書】也說:『每田一畝,下種三升足矣。』明清用種量相差三倍是正常的。象現代由於耕作制複雜,稻區自南至北擴大,每畝用種量(秧田)一般變動在100~400斤間,極端多的可達600斤,少的不滿l00斤③。宋應星【天工開物】說每畝秧田可插本田25畝,則明清時的秧田播種量變動於每畝7.5~25斗之間。
――――――――
①  【宋會要輯稿】。
②  徐光啟:【農政全書】(1628),樹藝,谷譜上,稻。
③  中國農業科學院主編:【中國稻作學】,第十一章,育苗移栽。
3.秧田水層管理。陳輟杜┦欏范雜諮硤鐧乃層管理有精闢的記述:『大抵秧田愛往來活水,怕冷漿生水。青苔薄附,即不長茂。』又:『作幔ㄌ錒。┕罄,則約水(控制水層)深淺得宜。』水層的深淺並非一成不變,要根據天氣晴雨而定:『若才撒種子,忽暴風,卻急放干水,免風浪淘盪,聚卻谷也。忽大雨,必稍增水,為暴雨漂s,浮起谷根也。若晴,即淺水,從其曬暖也。然不可太淺,太淺即泥皮干堅。不可太深,太深即沒沁心而萎黃矣,唯深淺得宜乃善。』
4.秧齡和插秧。【天工開物】載『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這是最普通的秧齡。該書又進一步指出秧齡太長會發生秧田拔節、插後抽穗,結籽稀少的現象:『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沈氏農書】提到控制秧苗老嫩以應付天氣的變化:『若秧色太嫩,不妨擱干,使其蒼老。所謂秧好半年田。……若亢旱之年,又不可早將秧壅興(壅興指施肥太多使苗徒長),恐插蒔遲,而秧蒿敗也。』為了防備意外不測,『凡人家種田十畝,須下秧十三畝』。即使有多餘,還可以相互調濟。
明末南方平原的某些稻田已有雙季連作稻,早稻收後,再插晚稻,一般多是耐寒的晚糯。連作晚稻的秧苗多儘量延長秧齡,以補本田生育期因遲插而縮短的矛盾。這種晚季秧,【天工開物】稱之為『再生秧』:『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艹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賂晌抻恰!彼謂聽任太陽曝曬即是通過減少水分供應,以抑制秧苗生長,達到延長秧齡的目的。這種技術在本世紀50年代發展連作稻時,浙江等地區即曾廣泛使用,稱之為『水秧旱育』或『旱地育秧』。
稗草是稻田的主要雜草,不容易除盡,原因是稗的幼苗和稻苗很難區別,一旦長大抽穗,又先於稻穗成熟落粒。稗子很小,很容易混在打穀的過程中。『農田插秧秧綠時,稻中有稗農未知。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飼牛唯恐遲』 ①。到了稗草抽穗時才拔除,已經影響水稻
――――――
①  元・方回『種稗嘆』。
產量,已經影響水稻產量,是不得已的辦法。更主動的措施是從秧田起把好去稗的關口,使稗苗不致跟着秧苗插到本田中去。所以前人對於秧田除稗也積累很多經驗。首先是學會識別稗和秧的形態差別:『稗葉純似稻,節間無毛。』①所謂節間無毛是正確的,稻苗的節間有毛狀葉耳,稗則沒有(稻有葉舌,稗沒有葉舌則前人未曾注意到)。又有人指出稗和稻的不同在於稗葉『色深綠』②。這也很正確。早於【沈氏農書】百餘年的【烏青志】即介紹秧田除稗的辦法:『秧田最忌稗子,必將面泥*去掃淨去之,然後墾倒,臨時罱泥鋪面。』因為去年的稗子落粒多在田土表面,先將面泥除去一層,再用河泥鋪面,確是好辦法。清代四川的地方農書【三農紀】提出拔秧時要與揀去稗草結合:『拔秧須輕手拔出,就水洗淨,去根上泥,揀去稗草,鬚根齊葉順,用草束小把,量田畝拔秧,用小籮筐于田勻布,乘耙後渾水插之。』

前人對插秧質量與本田生長的關係也很重視,明・馬一龍【農說】提出:『達順則豐,覆逆乃稿。縱橫成行,紀律不違,密*為儔,尺寸如范』的原則,即要求插秧時的秧根要直(順),不可拳曲(覆逆),否則容易死苗(乃稿)。規定的行株距疏密(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