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5|回覆: 0

[漢語詞典] 近十年的古漢語『雙賓語』研究述評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09-9-9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雙賓語是指一個謂語動詞後面帶兩個賓語。這兩個賓語通常一個指人,一個指物,指人的一般為間接受事者,稱間接賓語(或近賓語);指物的叫直接賓語(或遠賓語),兩個賓語分別跟述語發生述賓關係。這種語法現象,在古今漢語中都存在,但比較起來,古漢語中的雙賓語結構更為複雜多樣,其語義和類型比現代漢語更多,有時還會產生歧義和誤解,有些雙賓語句式的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了。這些情況,往往給閱讀古籍帶來困難,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近十年來,關於古漢語雙賓語研究的文章時有發表,大多分散在各高校學報上。為此,筆者不揣冒昧,試就這一研究作一述評,以便廣大古漢語研究工作者對這一語法現象作更深一步的探討。   近十年來,關於古漢語雙賓語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對其結構歷史進行探討,還有的作者對一些歷史上著名的文獻進行雙賓語句式分析。如管燮初的【殷虛甲骨刻辭中的雙賓語問題】,姜漢椿【談〖左傳〗的雙賓結構】等。本文試從以下幾個角度作一述評。
  一、雙賓語結構研究
  雙賓語結構句式,如用『V』表示述語,『O(,1)』表近賓語,『O(,2)』表遠賓語,即為:『V+O(,1)+O(,2)』。如:
  (1)藏之名山,傳之其人。(【報任安書】)
  (2)野人予之塊。(【左傳・僖公28年】)
  一般來說,人們從詞義特徵入手,或限定雙賓動詞的範圍,或給雙賓語分類。
  對古漢語雙賓動詞的範圍限定主要有兩種觀點:
  1.1第一種觀點認為雙賓動詞的範圍較廣,雙賓語句的謂語動詞,從意義上可分為六類,即:授受類、問告類、處置類、稱謂類、使動類,為動類。
  1.1.1授受類
  授受義雙賓語句所表示的語義為將某種東西授給別人,或從別人處接受某種東西。又可分為授予義和接受義兩個小類。
  授予義動詞有『授、予、與、賜、錫、貽、遺、饋、歸、賞、付、報、bì@①、施、助、降、舍、輸、供、資、屬、獻、介、棄、齎、厘、匈、借、分、假』等,其句式為『V+給+O(,1)+O(,2)』,也可變換為『V+O(,1)+以+O(,2)』或『以+O(,1)+V+O(,2)』。如:
  (1)公賜之食。(【左傳・隱公元年】)
  (2)湯使遺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
  接受義動詞有『受、取、得、舉、借、貸、假、藉、分』等,其句式可變化為『從+O(,1)+V+O(,2)』或『V+O(,2)+於+O(,1)』,如:
  (1)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幣。(【穀梁傳・僖公二年】)
  (2)珍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孟子・告子下】)
  『借、假、分』等詞既可是授予義,又可是接受義,這種施受同辭現象所構成的歧義句,要視具體的語言環境加以分析區別。
  1.1.2問告類
  其表示的語義為向別人告訴或詢問某種事情,可分為告訴義和詢問義兩種。
  告訴義動詞有『言、告、語、報、許、教、誨、戒、謝、囑、宣告、指示』等。
  其句式可變化為『V+O(,1)+以+O(,2)』或『以+O(,2)+V+O(,1)』,如:
  (1)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2)不可,是示之無魏也。(【韓非子・說林下】)
  詢問義動詞常見的只有『問』。句式可變換為:『向+O(,1)+問+O(,2)』或『以+O(,2)+問+O(,1)』。如:
  (1)豹往到鄴,問之民所疾苦。(【史記・滑稽列傳】)
  1.1.3稱謂類
  其表示的語義為將O(,1)所表示的人,物稱為O(,2)所表示的名稱或術語。
  表示稱謂的動詞,常見的有『謂、呼』,偶爾也用一些活用為動詞後的名詞表稱謂。如『名、字、號、諡』等。
  其句式可變換為『V+O(,1)+以+O(,2)』或『以+O(,2)+V+O(,1)』。如:
  (1)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種樹郭橐駝傳】)
  (2)高自知權重,乃獻鹿,謂之馬。(【史記・李斯列傳】)
  1.1.4處置類
  其表示的語義為將O(,1)所表示的人,物處置到O(,2)所表示的處所,或用O(,2)所表示的工具,方式處置O(,1)所表示的人、物。前者為『處所類』,後者為『方式類』雙賓語句。
  表示處所的謂語動詞為帶有處置意味的動作動詞,是開放的類,常見動詞有:『處、置、傳、納、進、藏、積、投、陳、施、布、著、蓄、遷、斥』等。
  其句式可變換為『以+O(,1)+V+O(,2)』或『V+O(,2)+於+O(,1)』。如:
  (1)夫差乃取其身流之江,抉其月,著之東門。(【呂氏春秋・知化】)
  (2)子產使校人蓄之池。(【孟子・萬章下】)
  表方式類雙賓語動詞,是開放的類,如『考、揆、稽、比、試、驗、度、譬、卜、封、導、傅、托、益、加、置、懸』等。
  其句式可變換為『V+O(,1)+以+O(,2)』或『以+O(,2)+V+O(,1)』。如:
  臣謹稽之天地,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務,日夜念此至孰也。(【漢書・賈誼傳】)
  1.1.5使動類
  使動雙賓語句,近賓語O(,1)為使動賓語,語義為使近賓語O(,2)發出使動詞V所表示的動作行為,且涉及遠賓語O(,1)。謂語為開放的類,既可以是動詞,其中以及物動詞居多,還可以是名詞、形容詞,甚至是數詞。使動雙賓語句式可用使令性動詞使之變換為兼語句。即:V+O(,1)+O(,2)=使+O(,1)+V+O(,2)如:
  (1)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宜公二年】)
  (2)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左傳・隱公元年】)
  1.1.6為動類
  為動雙賓語句V和O(,1)為『為動關係』,語義是『為O(,1)而動且涉及O(,2)』。因古漢語中的『為』可介進原因、目的和關涉對象,所以O(,1)可包括目的、原因和關涉三種賓語。
  為動雙賓語句可分為一般動詞為動雙賓語句、動詞『為』構成的為動雙賓語句兩種。其句式均可變換為『為+O(,1)+V+O(,2)』。如果『V』是『為』,則可變為『為+O(,1)+為+O(,2)』(前一個『為』是介詞,後一個『為』是動詞。)如:
  (1)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論積貯疏】)
  (2)不如早為之所。(【左傳・隱公元年】)
  (3)為之駕,比門上之車客。(【戰國策・齊策】)
  1.2第二種觀點認為雙賓動詞的範圍不宜擴大,其動詞只限於『授與』義、『教示』義的幾類動詞,或者是在特定語境中可作如此解釋的動詞,否則,不能帶有雙賓語,此外,對於『為』字,即『為+名(或「之」)+名』式是不是為動雙賓結構,爭議較大,討論也最熱烈。因為它常隨句中動詞『為』的詞義和代詞『之』的功能變換而變換。有時是雙賓結構,有時又不是雙賓結構,對這種複雜的句式,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為郝志倫的【古漢語雙賓結構辨析】。將其分為兩種情況。
  1.2.1『為・名・名』式
  作為動詞的『為』,它的基本義是『作、做』。這種情況下,儘管其後有兩個名詞,也不是雙賓結構,如『為文王卿士』(【左傳】)等,只有『為』用作『授與』義,作『授予』『施捨』時,『為・名・名』式才能視為『為動雙賓』結構,當然,這種情況很少。
  1.2.2『為・之・名』式
  這種句式中動詞『為』後所帶的『之』如果作領格用,當『他的』、『某某的』講,則不是雙賓結構;當『之』不作領格用的時候,如果這時動詞『為』又恰好用作『授與』、『教示』義,即可視為雙賓結構。
  如:
  (1)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記】)
  (『之』作領格用,不是雙賓結構。)
  (2)不如早為之所。(【左傳・隱公元年】)
  (『之』不作領格,此為雙賓結構。)
  二、雙賓語詞序問題
  對於雙賓語的詞序,也存在着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古代漢語雙賓語的詞序比較靈活,並非一成不變。間接賓語和直接賓語的前後次序,有時可以顛倒。而另一種觀點則與之相反。
  2.1雙賓語詞序比較靈活,V+O(,1)+O(,2)順序有時可以顛倒成V+O(,2)+O(,1)。持此觀點的研究者列舉了大量例證。如:
  (1)奉而獻之歷王……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韓非子】)
  (2)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史記】)
  研究者認為,分析語法結構應考慮到形式與內容相結合的原則,應注重漢語的民族特徵。語法結構,並不等同於邏輯關係。在具體的語言交際中,漢語的詞並非如語法規律樣一成不變。在古漢語中,這類述語後的兩個名詞(代詞)之間經常不用介詞,而且在當今福建、廣東的方言中仍存在着這種格式。因此,這種不符合雙賓語常見詞序的語句,其實質上仍應屬雙賓結構。為語意表達的需要,不僅雙賓語的詞序可以互換,語言習慣還允許把雙賓結構的間接賓語置於謂語動詞之前。如:
  亂天子也,欲誰歸罪?(【殷太尉逸事狀】)
  2.2認為雙賓語的詞序固定不變,即間接賓語在前,直接賓語在後。持這一觀點者認為,詞序是漢語的一種主要語法形式,是漢語句法組織的重要手段,句子各成分之間的不同關係,主要靠詞語之間的組織排到次序來表示。詞序一旦變動,句子結構往往也跟着發生變化。這一觀點的主要代表是王冠軍。他曾兩次撰文,認為雙賓語的『間前直後』順序絕對不能變動,雙賓語的詞序是檢驗雙賓語結構的尺度,也舉例證之。如:
  又獻玉斗范增(【漢書・項籍傳】)
  持此觀點者認為,此處省略了『於』,這一例句又可說成『又獻玉斗(於)范增』,因此,這種結構不再是雙賓結構,而是『動+賓+補』的格式,並且強調,絕不能認為用『於』就是補語,省『於』就是顛倒詞句的雙賓語,這實際上是一種句法,而不是兩種。
  三、雙賓語的歷史發展
  關於雙賓語結構的歷史發展,主要研究者為法國的貝羅貝。他結雙賓語結構從漢代到唐代的歷史發展作了較詳細的論述。筆者試簡介如下:
  3.1戰國時期的古漢語雙賓語結構基本形成。形式為:
  A. 動+間+直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左傳・莊公元年】)
  B. 動+直+於+間
  (大夫能薦人於諸侯。【孟子・萬章上】)
  C. 以+直+動+間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論語・先進】)
  D. 動+直+間
  (使豎牛請之叔孫。【韓非子・內儲說上】)
  3.2 漢代,除同戰國時的四種基本形式外,又產生了一個新結構,即:
  動1+動2+間+直
  (自是之後,孝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史記・匈奴列傳】)
  動1 是任何一個具有特定語義的動詞,如『分、賜、傳、給、獻』等。
  動2 則只包括三個動詞,『與、予、遺。』動2重複已表達給予語義的動1。到了後漢,動2統一化為『與』的過程開始展開了。
  3.3 魏晉南北朝時代,動1+動2+間+直的形式已非常普遍。『與』也越來越常見於動2的位置上。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另一個新的『與』格結構:『動1+直+動2+間』。如:
  阮家既嫁醜女與卿。(【世說新語・樓逸】)
  3.4 唐宋時期,從唐朝起,上古漢語的基本結構繼續維持,『動+間+直』,『動+直+於+間』,『以+直+動+間』。但其中最後兩種,只用於文言文,只有第一種在白話中可以運用。漢代與魏晉時代的另外兩種結構『動1+動2+間+直』及『動1+直+動2+間』繼續存在,並在白話文獻裏相當普遍。
  3.5 宋末至清,從中古後期開始,雙賓語結構便形成以下五種基本形式:
  A. 動+間+直   B. 動+與+間+直   C. 動+直+與+間
  D. 與+間+動+直   E. 把(將)+直+動(與)+間
  從宋末到清代,雙賓語沒有再出現新的結構,但其格式的演化並未停止,仍有重要的變化發生。
  目前,關於古漢語雙賓語的研究情況大致如此。研究和爭議的熱點在雙賓動詞的範圍上,究竟是廣還是狹;廣義的範圍究竟多大;還有對一些具體的動詞與賓語所構成的句式究竟是不是雙賓語結構也存歧見,如『為』字。這是大家討論較多的問題,估計在近期內仍會對此進行研究。另外,雙賓語的詞序問題也仍將是研究的熱點之一。*
  參考文獻:
  1.王冠軍【古漢語雙賓結構再認識】,【天津師大學報】1986.1
  2.張古學【古漢語雙賓語結構的特點】,【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86.2
  3.張軍【試論古漢語雙賓語句】,【遼寧大學學報】1986.3
  4.(法)貝羅貝【雙賓語結構從漢代至唐代的歷史發展】,【中國語文】1986.3
  5.管燮初【殷虛甲骨刻辭中的雙賓語問題】,【中國語文】1986.5
  6.蔡銳浩【談古漢語中的使動雙賓語句】,【南充師院學報(哲)】1986.增
  7.張傳忠【試論古漢語的雙賓語句】,【學術交流】1987.3
  8.李義琳【試析古漢語的雙賓語】,【廣西大學學報】1989.2
  9.陳裕民【雙賓語結構(V+N(,1)+N(,2))及其特點】,【鞍山師專學院】1989.2
  10.張明修【談『又獻玉斗范增』是否雙賓語及其它】,【鞍山師專學報】1989.2
  11.梁國勤【談古漢語雙賓語句式的轉換問題】,【遼寧教院學報】(社)1989.4
  12.喻方葵【古今漢語雙賓結構之我見】,【松遼學刊】1990.2
  13.郝志倫【古漢語雙賓結構辨析】,【成都大學學報】(社)1990.4
  14.姜漢椿【談〖左傳〗的雙賓語句】,【華東師大學報】1990.6
  15.姚英【古漢語『介動式雙賓語』淺說】,【蒲峪學刊】1991.1
  16.劉恆志【古代漢語的雙賓語結構】,【濰坊教院學報】1991.1
  17.楊佐【古代漢語的雙賓語及其變式】,【語文教學之友】1994.7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上『田』加下『丌』
    作者:戴長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