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經濟網 在今天,家有嬌女稱為『千金』。『千金小姐』特指未婚女子,女子結婚之後,身價立馬縮水,不能再被稱為『千金』了。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古代,『千金』最早卻是指男孩兒。
『金』是古代的貨幣單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統一了幣制,規定貨幣分為兩種:黃金為上幣,計量單位為『鎰』,一鎰等於二十兩或者二十四兩;銅為下幣。但是古人卻不用鎰或兩來稱呼貨幣,而是用『金』稱呼,比如『馬一匹百金』之類。漢代以一斤黃金為一金。【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項羽的頭值一千斤黃金,可見有多貴重。後來『千金』就引申為貴重的意思,並誕生了諸如『一字千金』、『一諾千金』、『春宵一刻值千金』、『五花馬,千金裘』等等許多典故。
第一次把『千金』用來比喻人,出自【南史・謝弘微傳】。南朝梁的著名文學家謝月出(fěi),字敬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莊的兒子。謝月出小時候非常聰明,謝莊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讓他跟隨左右,外出遊玩的時候也帶上他。謝月出十歲就能寫一手好文章,有一次謝莊帶着他去土山遊玩,讓謝月出寫一篇命題作文,謝月出拿過筆來一氣呵成,謝莊看了之後,不由得大喜過望。謝莊的朋友對謝莊說:『你這個兒子真是神童,將來一定發達。』謝莊撫着兒子的後背,心花怒放地說:『真吾家千金。』真是我家的千金啊!
那時南朝的宋代還沒有被齊、梁兩個朝代取代,謝月出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眼裏,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蘇(蘇州)遊玩,特意命謝莊帶上謝月出一起前往,並讓謝月出寫了一篇【洞井贊】的命題作文,謝月出隨隨便便就寫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後感嘆道:『雖小,奇童也。』後來,謝月出果然成為了著名文學家,官至尚書令,『千金』這個比喻也流傳了下來,但是專指男孩兒。
到了元朝,張國賓所作【薛仁貴榮歸故裏】一劇中才把『千金』和女孩兒聯繫起來:『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顯然,在張國賓寫作此劇之前,民間已經改換了『千金』一詞的原始含義,而用來指稱女孩兒了,張國賓只是在劇中使用了『千金小姐』這一稱謂而已。一直到今天,『千金』一詞的含義早已固定下來,專指未婚女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