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29|回覆: 0

[論史] 北宋經制西北民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4)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1-12-9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北宋在西北民族地區的屯田、營田、持續時間長,從太宗至道二年(99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分佈地址廣泛,幾乎遍及北宋的陝西路。屯墾面積大,動輒成萬公頃。如熙寧七年(1074年)『以(鄭)民憲根括熙河、岷州地萬二百六頃。』熙寧五年(1072年),趙知延州,鑑於『時陝西曠土多未耕』,兩次上疏請求括地,『遂包括地得萬五千餘頃,募漢蕃兵幾五千人。』徽宗政和(1111――1118年)年間,北宋在西寧、湟州、廊州一帶修復漢唐故渠,引水灌溉,『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那麼,宋政府是如何獲得這些屯墾土地的呢?  


    西北民族地區,地廣人稀,秦漢以前,基本屬純牧業地區,以後隨着歷代中原王朝的不斷移民屯墾,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草場相應逐漸縮小。但唐末五代,在以牧業為主的吐蕃、党項等民族的自由發展下,這些地區植被恢復較為完好,因而這些大面積的川原山谷草場,入宋後成為以農業經濟為傳統的宋統治者眼中的『閒田』、『隱地』、『棄地』、『荒地』而被大規模墾殖。如張守約在秦鳳境內『括生羌隱土千頃以募射手』,哲宗元礻右八年(1093年)劉昌祚知渭州時,括隴山閒田一萬九百九十頃,招募弓箭手五千二百六十人進行屯田。熙寧三年(1073年)蔡挺始知渭州,在他擔任渭州知州期間,『括並邊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頃,募人佃種,以益邊儲。取邊民闌市蕃部田八千頃,以給弓箭手。又築成定戎軍為熙寧寨,開地二千弼,募率三千人耕守之。』共墾田一萬一千八百頃。征宗政和末年,王思知渭州,『括隱地二萬三千頃分弓箭士耕屯』。有時甚至發生因強行括地而引起少數民族反抗的事件,如仁宗時范祥在秦州『括熟戶田,諸先斫之,相率叛。』  


    其次,北宋利用吐蕃等民族『賤土貴貨』的價值觀念及其政治、經濟上對中原王朝的強烈依賴性,或用錢物交換蕃部土地,如元礻右六年(1086年)七月,秦鳳經略司為貧不能自給的秦州緣邊弓箭手『乞許市屬戶按漢界土田以資瞻』。北宋後期,隨着熙河鄯之地的收復,這種方式更為盛行。『熙、河、鄯、湟自開拓以來,疆土雖廣而利悉歸羌,官兵吏祿仰給縣官,不可為後計。』『仰本路帥臣相度,以錢糧茶彩或以羌人所嗜之物,與之貿易田土。』熙寧五年(1072年)十月,宋政府令秦鳳路沿邊安撫司『支官錢收買鎮洮軍蕃部田土』。或以政治、經濟上恩惠來誘使蕃部獻田。如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隴山外籠竿川熟戶蕃部以閒田輸官。』元豐三年(1079年)三月,『階州漢蕃戶獻納並根據田地五百二十頃。』治平三年(1066年),郭逵經營渭州時,因捺吳川、青雞川『二川形勝相恃,新附降羌萬餘帳,地數百裏,』因而先『置酒召諸酋犒燕』,酒酣語之曰:『諸羌利牧養而拙耕稼,故二川沃壤鞠為荒萊,汝等可近山畜牧,以閒田獻。』於是『得良田千餘頃』。

  
    再次,北宋以相對強大的武力為後盾,拘收反叛蕃部的土地以作屯種。如英宗治平(1064年――1067年)初年,知秦州李參平定了吐蕃藥家族作亂後,『得良田五百頃,招募弓箭手屯種。』征宗崇寧(1102――1106年)年間,宋『收復鄯、廓等州,拓疆幅員萬餘裏』,將『廓州管下東西川及結羅城、來川等處』,『因與官抗敵殺逐心黑之人所營田土,並元糸西蕃王子董氈、瞎氈、溫溪沁等田土,『盡行拘收入官。』北宋後期,宋廷一方面為解決『遣將用兵,無歲無之』所帶來的巨大軍需,一方面為改變新疆內『官吏祿仰給縣官』的狀況,在新收復土地上大規模包占良田,劃定公田、官地、官員職田以作屯墾土地。如崇寧(1102――1106年)中,錢即知慶時,『築安邊城、歸德堡,包地萬頃,縱耕其中,歲得粟數十萬斛』。政和五年(1115年)二月,宋廷詔令『陝西、河東諸路,自紹聖開拓邊疆以來,及西寧、湟、廓、洮洲、積石等處新邊,各有包占良田,並各招置弓箭手,以為邊防籬落。元豐二年(1079年)二月,經制熙河邊防財用司要求『收熙、河、岷州、通遠軍官員職田以募弓箭手。』熙寧五年(1072年)十月、六年(1073年)十月,宋廷相繼下詔熙河路『以公田募弓箭手』、『以官地招弓箭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