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廣州日報 重大歷史問題探討
美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說:『近代以前時期的各種文明中,沒有哪一種文明比中國文明更先進、更優越。』然而,自進入15世紀,中國日趨保守,在鄭和的艦隊第七次下西洋後,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遠洋帆船,主動放棄海上貿易,把自己和世界上其他地方隔絕起來。
從此以後,中國海軍幾乎一蹶不振,中國沿海甚至長江沿岸的城市都受到倭寇的襲擊,中國始終只在陸上進行防禦,甚至葡萄牙船隻一再在中國沿海出現,也沒迫使明政府重建一支強大的海軍。
對於明政府為何作出停止造大船和出海遠航的決定,有人認為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有人認為是因經濟壓力所致。事實上,中國明朝閉關自守與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有着更為直接的關係。
黃仁宇:終止艦隊遠航是因缺乏利潤
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西歐的海上霸權是在朱棣派出的艦隊耀武於南海縱橫無敵若干年之後才開始出現,朱棣攻打安南所留下來的不利後果,沒在他生前暴露出來,卻遺患他的子孫。朱棣的作為已超過他可以支付的能力,他的帝國承受了過重的負擔,已近乎破裂點,他的繼承人必須全面地緊縮,才能避免朝代之淪亡。
1424年朱棣逝世後,皇位由太子朱高熾繼承,但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就駕崩了,接位者為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雖未停止鄭和的遠航,但減少了遠航的次數,他在位期間只批准了一次。隨後的繼位者明英宗朱祈鎮在登基當年就終止了鄭和的遠航。
明政府為何作出這樣的決定?黃仁宇說:『現存的資料證實,鄭和準備航海時有權向沿海地區直接徵用人力與物資。這艦隊之出動雖也有商人參加,可是其被抨擊,仍是由於其缺乏利潤……海船的往返,找不到一種不可缺少的商品作大規模的載運,因之其勞師動眾,更為人指摘。這些船舶所載出口商品為綢緞、銅錢、瓷器和樟腦,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寶、刀剪、油膏、藥料及奇禽異獸,此類物品可以增加宮廷生活之色彩,卻不適用於大眾化市場。即使胡椒與蘇木被政府使用當作文武官員薪俸的一部分,其價格仍不值得建造和維持如此巨大艦隊。鄭和所率領的軍隊雖在海陸戰役裏獲勝,可是一次戰役也可能死傷數千。另外南京之龍江船廠曾造大小船隻數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間徵用,此更招民怨。』
事實上也是如此,明英宗『罷諸處採買及造下西洋船木諸冗費』後,民困才得以緩解。
甘迺迪:歐洲人用武力取得海上霸權
【大國的興衰】是美國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的一部歷史學巨著。該書探討近500年來世界各大國興亡盛衰的原因和規律。甘迺迪強調,國家力量的強弱,只有在與其他國家的對比中才能顯現出來,而一國的興衰,主要取決於由多種力量要素構成的綜合國力的強弱。
1500年的歐洲既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地方,也不是人口最多的地區。歐洲既沒有大片的平原,也沒有寬廣富饒的河流地區,發展農業先天不足。但歐洲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卻有利於商業貿易的發展。從政治地理來說,歐洲的地形並不有利,北部和西部被冰和水包圍,東部常有來自陸上的入侵,南部易受戰略包抄。為什麼歐洲會發生經濟發展和技術革新的不可阻止的過程,並迅速成為世界事務中的商業和軍事領袖?這個問題如同中國的明朝突然宣佈禁止遠航並停止造大船一樣令歷史學家難尋答案。
甘迺迪認為,是經濟上的自由主義、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多元化以及知識自由的結合,不斷互相起作用,造成了『歐洲的奇蹟』。而歐洲之所以出現政治上的多元化,主要是由於它的地理及氣候特徵。歐洲的自然環境是破碎的,山嶺和森林分隔了散佈在山谷裏的人口中心,從北到南,從西到東,氣候變化較大,它使建立統一的控制很困難,即使是強有力的軍閥也做不到。同時,又減少了歐洲大陸被外來力量如蒙古游牧民族佔領的可能性。另外,這種多樣化的環境鼓勵了地方分權的發展和繼續存在。在地方分權的情況下,商業、商人、港口和市場在基本上沒有監督的條件下發展,再加上擁有許多可以航行的河流,中世紀後期,波羅的海、北海、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已經有蓬勃發展的海上貿易。經常長距離交換商品,反過來又促進了證券交換、貸款制度和國際範圍銀行業務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