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03|回覆: 0

[史學] 中國古代審計思想略論(2)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4-27 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審計機構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也反映出中國古代審計思想的發展。中國古代另一審計機構是『比部』。比部最初始於曹魏時期比部曹,後來發展為比部,是在尚書之下設置的掌管詔書、律令、勾檢、勾復等事項的官職,就是覆核、審查的意思,其職能很多都是具有審計性質的工作。『比部』一職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早建立的獨立審計機構,在審計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隋唐『比部』職責是稽核文賬,考核官吏政績。【宋史・職官志三】記載比部的職掌為:『比部郎中、員外郎、掌勾覆中外帳籍。凡場務、倉庫出納在官之物,皆月計、季考、歲會……』此外,南宋建炎元年設立了『審計院』,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審計命名的國家審計機關,其主要職責是稽核財政收支。

    二、從審計制度看中國古代審計思想

    中國古代最早的審計制度應該是產生於西周的九府出納制度,後來又出現了勾檢制度、上計制度,這些審計制度是中國古代審計思想的具體表現,隨着審計制度的不斷發展,中國古代審計思想體系逐漸形成。

    首先,西周『九府』出納及交互考核制度表現了交叉審計思想。『九府』是指西周為了掌管國家財產物資設立的九個財物保管出納部門。項俊波等所著【審計史】中稱:『所謂九府,即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職內、職外、天府和職金等九個財物保管出納部門』。實際上是將國家財物分別由九個職能部門保管和收付,各部門之間責任清楚,分工明確,各方既互相聯繫,又相互制約,既有財產收付,又有會計核算,同時具有審查監督功能,實質上就是當代管理上所說的不相容職務。交互考核制度是周朝一種控制財政活動的辦法。西周已經開始建立會計制度,據郭道揚先生考證『九府出納,統由司會監督』,會計工作都由『司會』來進行,同時開始對會計報告進行審核。【周禮・天官・司會】提到西周的交互考核制度表現為『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考歲成,以周知四國之治,以詔王及冢宰廢置』。鄭玄在【周禮註疏】中也講到『以參互考日成者,司會鈎考之官,以司書之等,相參交互,考一日之成,一日之中計算文書也。以月要考月成者,月計曰要,亦與諸職參互,考一月成事文書也,以歲會考歲成者,歲計曰會,以一歲工會計,考當歲成事文書』。這些都是參交互考的意思。另一層意思是司會下屬官職如司書、職內、職歲與職幣之間對『賦入』、『賦出』等進行參交互考。

    其次,上計制度體現了定期審計思想。上計制度是中國古代定期審計思想的突出表現。上計制度實際上始於西周,開始稱為『大計』,是三年一度所進行的國家財政經濟方面的全面、綜合的審核方式,又叫『大比』。【周禮・地官】上所說『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財,器械之數,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數,以知山林川澤之數,以逆群吏之徵令』。『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大計要對各項財政收支進行全面考核,後代帝王紛紛仿效,使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固定的制度,歷史上稱之為『上計』制度。秦始皇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制度,取消了皇帝直接檢查政績的方法,改由御史(御史大夫)審查各郡縣上報的有關財政收支情況,創立了專職官吏審查上計報告這一新的制度。

    第三,勾檢制度體現了逐級審計思想。勾檢又稱勾覆,在北齊時期已經存在。【隋書・百官下】稱:『始開皇下,署司唯典掌受納,至是署令為判首,取二卿判。丞唯知勾檢。令闕,丞判。』當時由比部掌管詔書、律令、勾檢等事務,比部在審核各項收支業務時,若發現有差錯、失職和不法事項,有權勾覆,給予行政處分;若遇到朝臣在經濟上發生貪污犯罪行為或重大問題時,亦由比部勾覆,轉交御史,由御史根據法律處治。勾檢制度至唐朝已經比較完善,方寶璋先生認為『勾檢制度在唐朝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官府一般事務和文書的審核稽察;二是有關對國家財政財務收支的審核稽察。』『唐朝勾覆的主要方法是採用查賬法,即複查和核對有關賬目、憑證、財物結存等是否正確無誤。除此之外,也輔以查詢法,這一般在勾覆出賬目差錯時,還要進一步通過調查或訪問的方式,查明差錯的原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