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7|回覆: 0

[快樂漢語] 蘇東坡的典故集錦(一)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7-13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網絡
一、蘇東坡與紅燒肉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他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對烹調菜餚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製作紅燒肉。
回贈肉便是蘇軾在徐州期間創製的紅燒肉,宋神宗熙寧十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製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礻右)四年七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礻右)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製,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二、蘇東坡與生薑
K|坡先生一次c友人姜至之酒。姜至之乘d{侃他是一味中『子K子』。|坡先生`C一櫻反唇相I道:先生也是一味中,不是『半夏』,就是『厚朴』。姜至之茫然不知其故。|坡先生f:不是『半夏』、『厚朴』,何以用姜制之。
古代t家J榘胂摹⒑衿佑卸荊需用姜炮製後才能入。K|坡指出:L吃生薑有延年益鄣淖饔謾【|坡s】所d:『予昔O郡X塘,游Q慈寺,中有僧王,年八十餘,面色t,目光迥然。』其健康L鄣W秘,答道:『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
生薑榻科植物姜的r根o,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a於四川、V|、山|、西等地。中tJ檣姜性味辛、兀有l表散寒、止I化痰的功效。
生薑既能生吃,又能用醋、u、糟、}、蜜加工食用,是居家^日子必不可少的{味品,又是物美r廉、唾手可得的保健品。研究,生薑含有姜醇等]l油,ξ杆帷⑽敢旱姆置謨須p向{作用,可增M食慾,促使c道蠕櫻消除c狻K以民g有VZf,『早上三片姜,龠^』,『每天三片姜,不卺t生_方』。我古代的S多名人,如孔子,素有食姜的T,常用它防病治病,受益匪\。
生薑在R床上用得十分V泛。取生薑25克,加水煎30分,每天服3次,χ委胃、十二指c有^好效果。生薑50克,加t糖50克,v楹睿每天3次分服,治急性菌痢疾,多禱頰吒雇礎⒘【駁戎鈳^快消失,大便恢駝常,而且未明@副作用。此外,生薑可用於半夏、天南星、躅^等的中毒症睢宋代洪~【夷災盡酚d:釒逞屎砑t[,血如注。有t家其食T,知他鄢扎p,便叫他嚼食生薑。待一斤生薑吃完,血u止,疾病痊癒。t家f,因p好吃半夏,半夏之毒e蓄於p肉中,人食肉後,其毒D入咽喉,而患此病,生薑能解半夏之毒,所以到病除
三、蘇東坡與成語
⑴雪泥鴻爪
蘇軾在任鳳翔府判官時,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雪泥鴻爪』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
⑵夜雨對床
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但一直未實現。『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⑶河東獅吼
蘇東坡在一首詩裏,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為這首詩,在文言裏用『河東獅吼』就表示懼內,而陳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這個名字也就千古流傳了
⑷不合時宜
朝雲乃蘇軾侍妾,一次蘇軾吃完飯,捫着肚皮問家人:『內裝何物?』有的說是文學才華,有的說是滿腹學問,唯朝雲說是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遂引為知己。
⑸胸有成竹
文同,字與可,是北宋畫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詩人蘇軾的至友,二人交情頗深。蘇軾也喜歡畫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點蘇軾畫竹時說:『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蘇軾對此說深以為然。宋人晁補之也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這一成語的出處。此後,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盤的成熟考慮。
⑹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在全國選拔進士的會考中,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獲得了歐陽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讚賞。歐陽修見卷子獨佔鰲頭,便想評為第一,點為狀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門生曾鞏所作,評為第一,點為狀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為第二名。等開了卷,才知是蘇軾的試卷,很是後悔。在禮部舉行的口試複試中,蘇軾以【春秋對義】獲得第一名。後來歐陽修在讀蘇東坡的感謝信時對老友梅堯臣說:『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迴避,放他出人頭地。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說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裏來的。後以『出人頭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籌。
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有『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後來,有人把『無禁』改為『不盡』。
⑻水落石出
蘇軾【後赤壁賦】『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⑼明日黃花
『明日黃花』出自蘇軾在重陽節所寫的一首詩和一首詞。他在【九日(按即重陽)次韻王鞏】詩中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又在【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中寫道:『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後人從這個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黃花』比喻種種過時的人或事物。
⑽堅忍不拔
蘇軾在【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堅忍不拔』這個成語由此得出。
⑾海屋籌添
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原謂長壽,後以『海屋籌添』為祝壽之詞。
⑿芳留玉帶
蘇軾曾在金山留玉帶鎮山,佛印回贈裙衲,成為千古佳話。
⒀琴操參宗
蘇軾在杭州時,攜琴操游西湖。一日戲曰:『我作長老,爾試參禪。』琴操問:『何謂湖中景?』蘇軾答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琴操曰:『何謂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瀟湘水,髻挽巫山一段雲。』『何謂人中意?』『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如此究竟如何?』『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琴操大悟,即日削髮為尼。
⒁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下【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其中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句,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相傳這首詞寫成後,當晚就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由於結尾表達了作者隱逸的想法,以致人們第二天紛紛傳說,蘇軾已將冠服掛於江邊,坐上小舟,長嘯而去。地方官得知,大吃一驚,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職,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卻發現他鼻息如雷,還沒有起床。
⒂天涯何處無芳草
據【林下詞談】說,蘇軾在惠州時,曾命朝雲唱【蝶戀花】一詞。朝雲還沒有開始唱,就已『淚滿衣襟』。蘇軾問何故,朝雲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
⒃山抹微雲秦學士
秦觀【滿庭芳】中有『山抹微雲,天粘衰草』一句,由於這首詞的風格近似柳永,所以蘇軾當面說秦觀是『學柳永作詞』,還戲稱『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陣樂】的首句。)
⒄東坡肉
馳名全國的『東坡肉』,這一楚鄉湖北特有的傳統名菜,素為人們所熟知,它是由蘇軾親手製作始創於黃州。蘇軾的煮食豬肉,確屬烹製得法,按他自己總結的烹飪要領是:『慢着火,少著水』。故而烹製出的東坡肉,味極鮮美。他還寫了一首【豬肉頌】:『洗淨鐺,少着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⒅東坡湯
蘇軾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叫做東坡湯。這根本是窮人吃的,他推薦給和尚吃。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下面的湯裏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姜。在中國古時,湯裏照例要放進些生米。在青菜已經煮得沒有生味道之後,蒸的米飯就放入另一個漏鍋裏,但要留心莫使湯碰到米飯,這樣蒸汽才能進得均勻。
19)滄海一粟
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滄海一粟』由此而得。
20)安步當車
【蘇、沈良方】中記載:蘇軾在杭州時,用自己的俸祿建了病坊,三年裏治療了近千人。由於他是個大書法家,有些人假裝生病,求他開藥方來獲取他的字。蘇軾也不拒絕。一次開了一個藥方:『主要有四味藥:一日無事以當貴;二日早寢以當富;三日安步以當車;四日晚食以當肉。』
21)逢場作戲
大通禪師是一個持法甚嚴,道行甚高的老僧,據說誰要到他的修道處所去見他,必須先依法齋戒。女人當然不能進他的禪堂。有一天,蘇東坡和一群人去逛廟,其中有一個妓女。因為知道那位高僧的習慣,大家就停在外面。蘇東坡與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種淘氣的衝動之下,他想把那個妓女帶進去破壞老和尚的清規。等他帶着那個妓女進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時,老方丈一見此年輕人如此荒唐,顯然是心中不悅。蘇東坡說,倘若老方丈肯把誦經時用來打木魚的木縋借給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寫一首詩向老方丈謝罪。結果蘇東坡作了下面的小調給那個妓女唱: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縋,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愁彌勒下生退,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
這正是戲台上小丑的獨白,甚至持法甚嚴的大通禪師也大笑起來。蘇東坡和那個妓女走出禪房向別人誇口,說他倆學了『密宗佛課』。
22)以詞代判
蘇東坡做杭州通判時,有一次,他曾判決一件與和尚有關的案子。靈隱寺有一個和尚,名叫瞭然。他常到勾欄院尋花問柳,迷上了一個妓女,名叫秀奴。最後錢財花盡,弄得衣衫襤樓,秀奴便不再見他。一夜,他喝得醉醒醒之下,又去找秀奴。吃了閉門羹,他闖了進去,把秀奴打了一頓之後,竟把她殺死。這個和尚乃因謀殺罪而受審。在檢查他時,官員見他的一支胳膊上刺有一副對聯:『但願同生極樂國,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調查完竣,證據呈給蘇東坡。蘇東坡不禁把判決辭寫成下面這個小調兒: 
這個禿奴,修行忒煞,雲山頂空持戒。只因迷戀玉樓人,鎢衣百結渾無奈。 
毒手傷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
和尚押赴刑場斬首示眾。像以上的這兩首小調兒,因為是用當日的口頭話寫的,大家自然口口相傳,對這位天才怪詩人的閒談趣語又加多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