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0|回覆: 0

[史學] 軍史:粟裕為何沒能做成元帥?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1-5-7 09: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網 作者:張雄文

1950年,對粟裕而言,的確有些流年不利。
先是攻台作戰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山姆大叔在台外海峽橫插一槓,使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準備之功,瞬間毀於一旦。
隨後,毛澤東將他調往東北,還把攻台的戰略預備隊十三兵團、全軍機動力量十九兵團以及他的老部隊九兵團組成東北邊防軍(計劃轄十一個軍約七十萬人,與粟裕十二個軍的攻台部隊差別不大),繼續讓他統領,還給他配備了東北野戰軍林彪的副司令員蕭勁光、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副主任蕭華做副手,準備出兵朝鮮和老美大幹一場。
不想,多年的戰傷卻早不發晚不發,偏偏這時候出來湊熱鬧,特別是頭顱裏的三塊殘碎彈片,弄得他頭痛難忍,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還得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
沙場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人,當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何況軍人生來為戰勝,有仗可打,有兵可帶,正是『大丈夫立功異域,以建功業(班超語)』之時,粟裕何曾不想效法東漢定遠侯班超,與讓自己攻台半途而廢的美國佬,痛痛快快拼殺一場?
但病來如山倒,縱是英雄如粟裕,也只能仰天長嘆,徒喚奈何。他托羅瑞卿給毛澤東帶信說:『新任務在即,而自己病症未見轉好,心中甚是焦慮。』
中央蘇區時期就是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的羅瑞卿,這時候是國家公安部部長、公安軍司令員兼政委,自稱毛澤東的『大警衛員』。
每當毛澤東離京外出或在京參加社會活動,他總是親自部署警衛事宜,大部分時間還親自陪同。
凡毛澤東出入的活動場所、行走路線、所乘汽車狀況,他都不敢絲毫懈怠,總親臨現場檢查。毛澤東要走的路線他要自己先走一走;要坐的椅子,他也要事先坐一坐,做到縝密周詳,確保萬無一失。
毛澤東將自己的安全託付給羅瑞卿,自然也是基於對他莫大的信任。
正源於這種信任,在『國難思良將』,急需粟裕掛帥出征之時,毛澤東派羅瑞卿專程前往青島探望粟裕,看看他病情的嚴重程度到底如何。
羅瑞卿回來,如實以告。
毛澤東無奈,只得走馬換將,讓兩個『候補隊員』上場,先是林彪,這又是一根『病秧子』,最後只好讓彭德懷去了。
多年後,垂垂老矣的粟裕回首往事,感慨賦詩說:『將軍只合裹屍還,何其生入玉門關。』
一般人以為粟裕只是在為自己蒙冤與賦閒吐露不平之氣,其實更多的應該是嘆息當年未能『統兵提銳旅』,攻克台灣或者征戰朝鮮。
以粟裕大兵團作戰的超一流表現,毛澤東攻台作戰、抗美援朝都將其作為首選,當然是深思熟慮後的謹慎之舉。
而粟裕也只要左右成功一個,他的功勳在軍事統帥裏,則幾乎可稱『國士無雙』,後來的蒙冤或許不至於好像小媳婦一般的狼狽,平反或許也就順利得多。
但正如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歷史留給每個風流人物的最後結局,總是一種遺憾。粟裕也不例外,後人只有慨嘆『收台抗美囊中事,天意可憐不屬公』了。
不過,即便沒有這兩仗,他的赫赫戰功與軍界地位也早已躋身統帥人物行列了。
他麾下如雲的戰將以及他的『粟總』之稱,就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陳賡曾說:『我雖然是個大將軍銜,但是當年卻是當元帥般神氣,統帥過兩位上將和一位大將。』
他指的是1931年做紅四方面軍十二師師長期間,手下兩個團長許世友與徐海東,後來分別授銜上將和大將;另外還有一位小班長陳錫聯,後來授銜上將。
陳賡是個極詼諧的傳奇人物,這個說法自然是玩笑。他所說的當年,還無所謂大將上將,他統領的那幾個人,還只是初出茅廬的中下級幹部而已。
而後來同為大將軍銜的粟裕則不同。他作為一個方面軍的統帥,完全可以『牛』氣十足地說,1955年授銜之前,曾直接指揮或毛澤東計劃令其指揮過三個大將和二十六員上將。
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牛』人,人人有兩把『刷子』,指揮過數萬乃至上十萬人馬。
第一個大將是陳賡。1947年12月,粟裕奉毛澤東『由粟親率(華野部隊)南下與陳(賡)謝(富治)會合,並歸粟統一指揮,沿平漢向南直迫武漢』的電令,指揮陳賡打過平漢路戰役。
1948年1月,毛澤東又多次明示粟裕,令其指揮陳賡兵團作戰:『粟裕及陳謝兩軍統一由粟指揮,由現地向豫鄂陝邊行動。』
因為陳賡兵團屬於劉鄧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建制,與華野是兄弟部隊,而且陳賡資格比粟裕老,南昌起義就是營長,粟裕不過是警衛班長,因此毛澤東特意交代粟裕:『陳謝及十縱、十二縱受你們指揮,你們應當放膽指揮。』
1954年10月,粟裕被任命為總參謀長,陳賡也做了副總參謀長,又成為粟裕的副手,在其直接領導下工作。
第二位大將是張雲逸。這是一個比許多元帥資格還老的『元老』級人物,曾做過兩年的新四軍代軍長,是粟裕的老上級。直到解放戰爭快結束的時候,粟裕才在指揮體系與職務上超過他。
當然,如果粟裕1948年5月不謙讓陳毅,擔任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那麼這種超越就可提前一年。
1949年6月,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機關合併後,粟裕是華東局分管軍事的常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主持華東軍區及三野總部工作的副司令員、三野前委書記。張雲逸為華東軍區及三野副司令員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實際負責山東軍區工作,成為粟裕事實上的下級。
這年6月27日,粟裕收到張雲逸、許世友等人攻打長山列島的請示電後,電示他們攻奪時應注意的事項。不久,長山列島被攻克,成為跨海作戰第一個成功的先例。
第三員大將是蕭勁光。這位林彪東北野戰軍裏的副手,紅軍時期也是粟裕的上級,在1950年6月以海軍司令員的身份配屬粟裕指揮,準備攻台。
攻台計劃取消後,他又被毛澤東特意安排為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員,準備協助粟裕抗美援朝。
粟裕指揮過的上將,華東野戰軍裏就有王建安、葉飛、許世友、陳士榘、鍾期光、唐亮、宋時輪、韋國清、張愛萍、傅秋濤、宋任窮等人。
這些令國軍聞風喪膽的將領,除張愛萍、宋任窮時間較短外,其餘均長期在粟裕麾下南征北戰。
1947年12月至次年1月,粟裕又一度指揮過中原野戰軍將領蘇振華、謝富治、楊勇、王宏坤。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時,蕭華、李聚奎、鄧華、賴傳珠、洪學智、韓先楚等原林彪麾下的戰將,均被毛澤東安排為粟裕的部將,有幾位後來做了副總參謀長,直接歸總參謀長粟裕統領。
1954年總參謀部時期,歸粟裕統領的副總參謀長還有西北野戰軍彭德懷麾下的戰將張宗遜、彭紹輝、王震、華北軍區聶榮臻的戰將楊成武以及紅色『特務』頭子李克農等人。
以上將領共二十九人,占正式授銜的九名大將、五十七名上將的百分之四十四。
粟裕統領的大將、上將如此之眾,中將級別及其以下的將領則更不消說。他統率的三野最強盛時有八十萬之眾,兵多將廣,僅次於林彪的四野,中將級別的將領原本就『人多勢眾』。
這自然是陳賡所說的『元帥般神氣』了。不過,有些元帥因為未能直接統兵的緣故,還不曾指揮過如此眾多的戰將作戰。
事實雖如此,但與陳賡性格迥異,又十分低調的粟裕,當然不會說『比元帥神氣』,哪怕只是閒聊間的玩笑。
正因為粟裕如此『風光』過,他和其他七位元帥一樣,也獲得了『粟總』或『粟老總』的雅號。
解放軍總部以及各個方面軍裏,有八位統帥級人物常常被部下或同仁稱為『某老總』或『某總』,並一直沿用至建國後,成為比他們的職務或軍銜更令世人景仰的稱號。
朱德:紅軍總司令、解放軍總司令,被稱為『朱老總』。
賀龍: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被稱為『賀老總』。
徐向前:紅四方面軍總指揮,被稱為『徐總』或『徐老總』。
彭德懷: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野戰軍(一野)司令員,被稱為『彭總』或『彭老總』。
林彪:東北野戰軍(四野)司令員,被稱為『林總』。
陳毅:華東野戰軍(三野)司令員(實際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中野做副司令員),被稱為『陳總』或『陳老總』。
聶榮臻:華北軍區司令員,被稱為『聶總』或『聶老總』。
粟裕:華東野戰軍(三野)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被稱為『粟總』。
在方面軍級的軍事主官中,只有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是例外,未被稱為『劉老總』。原因是他出于謙遜,不允許部下稱『劉老總』,大家也就習慣於稱『劉司令員』了。
因此建國後,與羅榮桓被稱為『羅帥』、葉劍英被稱為『葉帥』一樣,劉伯承常常只被尊稱為『劉帥』。
粟裕與林彪因為最年輕,統率千軍萬馬時屬『少壯派』,很少有人稱之為『粟老總』及『林老總』。
張震回憶說:『我到(總參)作戰部時,在總參工作的首長只有聶榮臻和粟裕兩位。我還是按照解放戰爭時期的習慣,分別稱他們為聶總、粟總。』
張震是粟裕的老部下,稱呼『粟總』不奇怪,有元帥軍銜的葉劍英,出於對粟裕打仗本領的欽佩,在1958年9月歡迎被『貶』到軍事科學院當自己副手的粟裕時,竟也不叫粟裕同志或粟副院長,而是叫『粟總』,並且一直保持着這一稱呼。
『文革』中,江青處處飛揚跋扈,對許多元帥頤指氣使,大為不敬是家常便飯,但對解放戰爭常給毛澤東和自己帶來驚喜的粟裕,一點也不敢小視,常常以『粟總』稱呼他。
1984年2月粟裕辭世後,老部下王必成得悉,嘆息說:『粟總是被浪費的人才!』
華東野戰軍二十四軍老戰士,北京軍區師級離休幹部呂韌敏老人也回憶說,戰爭年代,將士們有稱粟裕為『粟總』的,也有稱『粟司令』的。
當然,也有稱呼『粟老總』的例外,原華野十三縱司令員周志堅回憶一次攻擊失利時說:『粟老總嚴厲地批評了我們。我拿着話筒,一句話也沒有說。首長的批評是對的,我從心裏接受。』
『粟老總』指的即是粟裕,儘管他批評嚴厲,多年後的周志堅還是對自己的統帥心服口服,充滿了敬意。
顯然,『某老總』或『某總』這一稱呼,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們在軍中的統帥地位,與後來的元帥地位是相當的,只是粟裕因為又一次謙讓,失去了元帥這一軍銜而已。
也正因為此,僅為大將銜的粟裕,在和平年代漸漸被淡忘了『粟總』的稱呼。加上1958年挨整,平反又最晚,囿於宣傳力度與級別的緣故,與其他七位『老總』逐漸拉開了距離,成為方面軍統帥人物裏的畸零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