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3|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文字的社會性質和漢字發展簡化論之謬(3)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5-10 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字網
『約易』並非成詞,所以二字必各有所指。小篆的作者都有名有姓,而隸書則不是什麼固定的人完成。以大篆與隸書相對照,則隸書頗有保留大篆直筆劃的地方。所以,此處的「約」有「約定俗成」之意。也就是隸書早已在吏、民間流行。故湯可敬先生解「趣」為「適應」就至為恰當(湯可敬著【說文解字今釋】)。至於『易』則指書寫容易便捷。具體說來,就是一改古文與篆書圖畫式的,圓彎曲筆,而為直筆劃,同時各種逆順倒筆如自左至右的筆劃改為「撇」,自下而上的筆劃改為「挑」等。總體上將雜亂多變的筆畫,規範為橫、豎、撇、點、捺、折等六種基本筆劃所組成的偏旁部首,完全改變了古文中圓曲和反手的筆划走勢,以適應毛筆發明後書寫快捷的需要。這從至今發現的南北兩方的二十餘萬塊秦漢及三國時代的簡牘中,可以看得至為明顯。從此結束了一千多年古文的漢字形走勢,開創了今後兩千多年漢字的基本字形。這才是「古文由此絕矣」的基本含義。具體說來如將一筆圓、橢圓、長圓、扁圓增為三筆的方框;將難寫的上曲線、下曲線增為兩筆的左撇右捺;將兩筆的U形口,增為三筆的方形口;將兩三筆的日、曰增為四筆的日、曰;將一筆的左右下彎,增為兩筆的折;將一長畫彎曲,截為兩三短直筆;將一兩筆的蛇形彎、迷宮彎、胎兒彎和蝌蚪彎分別增為三、兩筆的弓、厶、巳和已;將一筆的上、下、左、右開口框均增為兩直筆的框;將一、二、三筆的紐絲和絞絲增為三和六畫的紐絲和絞絲;將兩筆花瓣樣彎曲的蟲增為六筆;將三筆彎的木、禾增為四、五筆的木、禾,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恕不一一概述,有前列統計數字為證。筆畫雖然增加了,但卻好寫多了。這也就是『約易』而不是『簡化』的實情。此外,當然也有少數部首偏旁是減筆.如:水旁由五筆改為三點;皿旁由七筆減為五筆等,惟其數量不過十之一、二。


    對於小篆變隸書的隸變其性質如何?比(清)大文字學家段玉裁和現今的一些專講簡化的漢字學家對此作正確闡釋者大有人在。如【說文】夾注引班固的話說:『今之隸書而無點畫俯仰之勢』。這個無『點畫俯仰』之勢,實在是道出了隸書易寫的三昧。又如【晉書衛恆傳】稱:『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日隸字,漢因之,隸書者,篆之捷也。』將篆書的圓筆曲筆與彎筆的俯仰逆順說成『難成』,而將隸書的直筆順行用一『捷』字概括,也可說是一語中鵠。此外,如近人(清)趙翼的【陔余叢考】稱:『時以篆字難成,乃用隸字,以為隸人佐書,務趨便捷,故日隸書。』也不將隸變曲解為筆劃的簡化。所以,文字的發展,用簡化來概括是完全錯誤的。這不僅是漢字如此,就是世界任何一種文字的發展,也可以概括為以繁化為主。


  所以,中國漢字的簡化實在並不是一種正確的做法。其理論與實踐都是錯誤的。所造成的惡果已經無法挽救。是不是再改回到繁體?我以為這也不可能。因為半個世紀以來大陸的十幾億中國人就使用的是簡化字。再改回去就無形中造成十幾億半文盲。更何況半個世紀大量的簡化字文獻又如何處理?當初改簡化字的時候,主張者可以一言九鼎,簡化沒商量,如果有不同意見,政治帽子立刻飛來,永世不得翻身。但今天再考慮『簡化』的時候,我們只能指出當初的錯誤,卻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以,我認為本世紀頒行的【通用語言文字法】對傳統的繁體字,已經作了十分恰當的處理。這就是該法第十七條的有關規定。能夠完全貫徹執行就已經很不錯了。不久前蘭州開全國推廣普通話的會議,一位副市長就領着人上街捉繁體字。但是他捉的繁體字恰恰就是【語文法】允許使用的手書繁體字牌匾。所以,僅僅貫徹【語文法】也尚需時日,遑論其它。至於將來國人能做到如袁曉園女士所建議的「識繁寫簡」也就很不錯了。


  此外,我還同意北大蘇培成在【重新審視簡化字】一文中的意見。將過去簡化時,不是一對一的簡化,而是一對二,一對三的簡化字中只保留一對一的簡化字,而恢復那些一對二,一對三的一個或兩個已簡化的字。如:對干、干、直患蚧為「干」字,應恢復『乾、幀薄6園l、被簡化為「發」字,應恢復『』字等。這樣需恢復的字共約九十餘字。其主要作用在便於繁、簡兩體在電腦上的轉換。以有利於中華民族古今內外文字的統一。同時,今後不再簡化任何字。因為,正繁便簡或識繁寫簡,這是中國傳統的。為的是便於書寫而袢〗淖齜ā?墒竅衷誚入電腦時代,筆劃的多少對於用電腦打字或者排版印刷來說也已毫無意義。相反筆劃多一點反有利於減少重碼,如五筆的江與匯等。同時,為了貫徹【語文法】,今後對繁體字的使用和印刷應嚴格按【語文法】的有關規定行事。(作者:畢可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