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9|回覆: 0

[史學] 唐代的名片與唐朝人的自我宣傳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0-11-16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名紙、名刺相當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名片,古代多用於啟事拜謁。【太平御覽】『刺』條【釋名】曰:『畫姓字於奏上曰畫刺,作再拜起居,字皆達其體,使書盡邊,徐引筆書之如畫者也。下官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也,又有爵裏,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裏也。』秦漢時期人們拜訪謁見時就開始用其通報姓名了。【史記】多有記載,如【張儀列傳】曰:『張儀之趙,上謁求見蘇秦。』在紙張尚未發明之前,人們用竹木製成名刺刻上自己的姓名。西漢時稱為謁,東漢則稱為刺。隨着紙的發明及廣泛使用,紙逐漸代替竹木曰名紙,刺的名稱仍沿襲使用。
投刺作為一種常禮,在唐代極為普遍。【全唐文】【全唐詩】中提到名紙、名刺、投刺的很多。『絕方朔之上書,罷禰衡之投刺』(李商隱【為某先輩獻集賢相公啟】)和『禰生投刺游,王粲吟詩謁』(孟郊【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用的就是漢代彌衡投刺的典故。唐代名刺由唐人自己書寫,既可書官職、郡裏,也可寫姓名、字號,形狀呈卷式。如『雖未執手,惜虧前意。謹封名紙,以抒末分,書用直敘,拙而不文。』(李觀【貽先輩孟簡書】)和『最笑近來黃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元稹【重酬樂天】)
投刺是獲得賞識的一種途徑。【新唐書・文藝中】記載李白投刺益州長史蘇F的情景,蘇F見李白而驚異其才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云:『又前禮部尚書蘇公出為益州長史,白於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因謂群僚曰:』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識,且知此談。『(【全唐文】卷348)可見這件事令大詩人自豪終生。
投刺獲賞鼓勵後繼,令來者充滿對成功的嚮往和自信。章孝標【送進士陳i往睦州謁馮郎中】云:『孤帆幾日程,投刺水邊城。倚棹逢春老,登筵見月生。飲酣杯有浪,棋散漏無聲。太守憐才者,從容禮不輕。』詩人描寫的是對投刺成功的想像;宋之問【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遙樓】:『晦節高樓望,山川一半春。意隨q葉盡,愁共柳條新。投刺登龍日,開懷納鳥晨。兀然心似醉,不覺有吾身。』詩人以『投刺登龍日』傳達一種喜悅和自信。
投刺的對象一般是達官要員,當然,這些人中有知人善任者,善於獎勵後進,如張說、顧況等;也有飛揚跋扈者,排擠賢良。齊己【勉吟僧】云:『千途萬轍亂真源,白晝勞形夜斷魂。忍着袈裟把名紙,學他低折五侯門。』齊己,姓胡氏,名得生,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又棲衡岳東林。後欲入蜀,經江陵,高從誨留為僧正,居之龍興寺,自號衡岳沙門。詩歌表現的就是他向權貴折腰投刺的無奈。【唐語林】(卷五補遺)記載李白在開元年間拜謁當朝宰相時,拿的就是自己書寫的木板,上題『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問他:『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鈎線?』李白答曰:『風波逸其情,乾坤縱其志。以虹霓為線,明月為鈎。』又問:『何物為餌?』李白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為餌。』宰相既驚異於李白的奇思,又不由表現出恭畏的神情。顯然,李白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追求功名,而是要表現自己蔑視權貴、平交王侯的思想與傲骨。
並非所有投刺者均能成功,所以,有時名刺就成為一種意象,表達失落的心態。高適【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中『飄泊懷書客,遲回此路隅。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表現的就是投刺者內心的猶疑不定,實際上是對投刺效果的懷疑。劉魯風的【江西投謁所知為典客所阻因賦】更以誇張的手法,通過名紙久放生毛,都無人通報的實際情況,表達了投刺者惆悵失意的內心世界:『萬卷書生劉魯風,煙波萬裏謁文翁。無錢乞與韓知客,名紙毛生不肯通。』表達同一思想內容的還有盧延讓的【旅舍言懷】:『名紙毛生五門下,家僮骨立六街中。』
再看韓愈的【上考功崔虞部書】:『欲事干謁,則患不能小書,困於投刺;欲學為佞,則患言訥詞直,卒事不成,徒使其躬а啥不終日。』和李觀的【與房武支使書】:『恨天下丈夫,不可投刺;碌碌之類,雖投奚為?』其中的詩句『困於投刺』和『雖投奚為?』實際上都是描寫投刺失敗後的心態。
對於投刺持否定意見,並且大膽批判當時岌岌功名人士的是楊綰的【條奏貢舉疏】:『投刺干謁,驅馳於要津;露才揚已,喧勝於當代。古之賢良方正,豈有如此者乎!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之長老,以此垂訓。欲其返淳樸,懷禮讓,守忠信,識廉隅,何可得也?譬之於水,其流已濁,若不澄本,何當復清?方今聖德御天,再寧寰宇,四海之內,喁喁向化,皆延頸舉踵,思聖朝之理也。不以此時而理之,則太平之政又乖矣。』文章以犀利的言辭抨擊了當時人們投刺干謁、露才揚已的現象。
唐人的自我宣傳意識強烈,他們善於通過各種途徑、方式來推薦自己,而名刺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但是,並非所有的投刺均能成功,失敗者也不在少數。但無論如何,投刺總是令人充滿希望的,而且名刺在當時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葛曉音先生在【論初盛唐文人的干謁方式】中所言:『干謁作為向先達者自炫才能的一種方式,往往要進獻詩賦。特別是在唐初到神龍年間,進士不試詩賦的相當長時期內,干謁成為文人最重要的詩歌社交活動,對於詩歌發展的刺激作用,甚至超過了進士試。』正因如此,唐人的文學活動更具特色,文學傳播活動也更為活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