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68|回覆: 2

[人物簡介] 韋應物的詩及簡介

[複製連結]
菊齋 發表於 2019-5-26 1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元759年,因為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奔蜀,內侍團解散,其中有一名侍衛,人生軌跡因此全然改變。

↓這個人叫韋應物↓

韋應物簡介

韋應物簡介

他出身望族,從15歲起開始做玄宗的內侍,豪縱不羈,橫行鄉裏,『身作裏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提樗蒲局,暮竊東鄰姬』。

晚年,他卻從一個富貴無賴子弟一變而為忠厚仁愛的長者,"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這樣的拋物線人生,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得住的。

玄宗開元25年(737年)1歲

生於京兆。

玄宗開元28年(740年)4歲

張九齡卒,孟浩然卒。

玄宗天寶7年(748年)12歲

李益生。

玄宗天寶九年(750年)14歲

本年前後以門蔭補右千牛。

玄宗天寶十年(751年)15歲

成為唐玄宗的侍衛,同時入太學附讀。在此期間,他少年荒唐,並未認真讀書、做人。是年孟郊生。

玄宗天寶十一年(752年)16歲

正月玄宗從華清宮返京,10月又去華清宮,12月返京,韋應物作為玄宗侍衛隨行。

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17歲

護衛玄宗來往華清宮。

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18歲

護衛玄宗來往華清宮。

天寶十四年(755年)19歲

10月玄宗幸華清宮,11月安祿山在范陽造反,一個月後攻入東都。韋應物仍隨侍玄宗。

天寶十五年(756年)20歲

6月玄宗下詔親征,7月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即為肅宗,尊玄宗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韋應物護從玄宗奔蜀。本年8月在京兆府昭應縣成婚,夫人元苹16歲。

肅宗至德二年(757年)21歲

正月,安祿山被殺,9月,郭子儀收復兩京。10月,肅宗遣中使啖廷瑤入蜀奉迎玄宗。玄宗12月經咸陽入京。是年韋應物一起還京。

肅宗乾元元年(758年)22歲

10月,玄宗幸華清宮,11月還京師。是年韋應物游太學。

肅宗乾元二年(759年)23歲

安史亂後玄宗的侍衛撤銷,韋應物一度在太學讀書。

肅宗寶應元年(762年)26歲

4月,玄宗崩,13天後肅宗崩。李豫即位為代宗。韋應物失職流落,遷居武功寶意寺,從此痛改前非開始認真讀書,這是他從一個富貴無賴子弟一變而為忠厚仁愛儒者的轉折點,詩歌創作也從此開始。

代宗廣德元年(763年)27歲

本年秋冬間為洛陽丞。在乘船離開廣陵赴任洛陽的時候,韋應物對廣陵的好友元大校書非常懷念,於是寫下【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看詩就知道,韋應和元大的感情是非常的深了……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淒淒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代宗廣德二年(764年)28歲

是年從京都到洛陽,途徑驪山作【驪山行】、【經函谷關】等詩。

【經函谷關】
洪河絕山根,單軌出其側。萬古為要樞,往來何時息。
秦皇既恃險,海內被吞食。及嗣同覆顛,咽喉莫能塞。
炎靈詎西駕,婁子非經國。徒欲扼諸侯,不知恢至德。
聖朝及天寶,豺虎起東北。下沉戰死魂,上結窮冤色。
古今雖共守,成敗良可識。藩屏無俊賢,金湯獨何力。
馳車一登眺,感慨中自惻。

代宗永泰元年(765年)29歲

仍為洛陽丞,後為河南兵曹。永泰中因懲辦不法軍士被訟,後棄官閒居洛陽。是年有【登高望洛城作】。

【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雲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
河嶽出雲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貢,城背北邙原。
帝宅夾清洛,丹霞捧朝暾。蔥蘢瑤台榭,窈窕雙闕門。
十載構屯難,兵戈若雲屯。膏腴滿榛蕪,比屋空毀垣。
聖主乃東眷,俾賢拯元元。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損當受益,苦寒必生溫。平明四城開,稍見市井喧。
坐感理亂跡,永懷經濟言。吾生自不達,空鳥何翩翻。
天高水流遠,日晏城郭昏。裴回訖旦夕,聊用寫憂煩。

代宗大曆四年(769年)33歲

在洛陽任縣丞。是年前後有【贈李儋】、【送洛陽韓丞東遊】、【龍門游眺】、【游龍門香山泉】、【春中憶元二】、【金谷園歌】、【答李博士】、【贈王侍御】、【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等。

【贈李儋】
絲桐本異質,音響合自然。吾觀造化意,二物相因緣。
誤觸龍鳳嘯,靜聞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煩慮頓可捐。
何因知久要,絲白漆亦堅。
【送洛陽韓丞東遊】
仙鳥何飄颻,綠衣翠為襟。顧我差池羽,咬咬懷好音。
徘徊洛陽中,遊戲清川潯。神交不在結,歡愛自中心。
駕言忽徂征,雲路邈且深。朝游尚同啄,夕息當異林。
出餞宿東郊,列筵屬城陰。舉酒欲為樂,憂懷方沈沈。
【春中憶元二】
雨歇萬井春,柔條已含綠。徘徊洛陽陌,惆悵杜陵曲。
遊絲正高下,啼鳥還斷續。有酒今不同,思君瑩如玉。

代宗大曆八年(773年)37歲

秋冬之間,南下江淮,準備到廣陵(今江蘇揚州)去謀事。在廣陵盤桓了八九個月,一事無成。

代宗大曆九年(774年)38歲

從淮海北歸,在淮水邊上遇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的故人,感慨寫下【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後任京兆府功曹。是年還寫有【贈崔員外】、【答長寧令楊轍】、【游溪】、【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淮上遇洛陽李主簿】等。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贈崔員外】
一別十年事,相逢淮海濱。還思洛陽日,更話府中人。
且對清觴滿,寧知白髮新。匆匆何處去,車馬冒風塵。
【游溪】
野水煙鶴唳,楚天雲雨空。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緣源不可極,遠樹但青蔥。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
寒樹依微遠天外,夕陽明滅亂流中。
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結茅臨古渡,臥見長淮流。窗裏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游。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代宗大曆十年(775年)39歲

在京任京兆府功曹。是年有【寄馮著】、【石鼓歌】、【采玉行】等。

【寄馮著】
春雷起萌蟄,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裏閭。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儲。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
吾道亦自適,退身保玄虛。幸無職事牽,且覽案上書。
親友各馳騖,誰當訪敝廬。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廣除。

代宗大曆十一年(776年)40歲

任朝清郎。子韋慶復生。這年在長安遇到舊友馮著,寫下【長安遇馮著】,另外還寫有【長安道】、【酒肆行】、【仙人祠】等。

【長安遇馮著】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41歲

在京兆府任功曹。是年秋末夫人卒。有【傷逝】、【往富平傷懷】、【出還】、【送終】、【冬夜】、【除日】等詩文。

【傷逝】
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結髮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
柔素亮為表,禮章夙所該。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閨門,四屋滿塵埃。斯人既已矣,觸物但傷摧。
單居移時節,泣涕撫嬰孩。知妄謂當遣,臨感要難裁。
夢想忽如睹,驚起復徘徊。此心良無已,繞屋生蒿萊。
【出還】
昔出喜還家,今還獨傷意。入室掩無光,銜哀寫虛位。
淒淒動幽幔,寂寂驚寒吹。幼女復何知,時來庭下戲。
咨嗟日復老,錯莫身如寄。家人勸我餐,對案空垂淚。
【冬夜】
杳杳日雲夕,鬱結誰為開。單衾自不暖,霜霰已皚皚。
晚歲淪夙志,驚鴻感深哀。深哀當何為,桃李忽凋摧。
幃帳徒自設,冥寞豈復來。平生雖恩重,遷去托窮埃。
抱此女曹恨,顧非高世才。振衣中夜起,河漢尚裴回。
【除日】
思懷耿如昨,季月已雲暮。忽驚年復新,獨恨人成故。
冰池始泮綠,梅援還飄素。淑景方轉延,朝朝自難度。

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42歲

本年秋為鄠縣令。是年有多首悼念亡妻的詩作【對芳樹】、【月夜】、【嘆楊花】、【夏日】、【端居感懷】、【悲紈扇】、【秋夜二首】、【感夢】等。另有詩作【夜聞獨鳥啼】、【子規啼】、【送榆次林明府】、【雨夜宿清都觀】等。

【對芳樹】
迢迢芳園樹,列映清池曲。對此傷人心,還如故時綠。
風條灑餘靄,露葉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來躅。
【月夜】
皓月流春城,華露積芳草。
坐念綺窗空,翻傷清景好。
清景終若斯,傷多人自老。
【嘆楊花】
空濛不自定,況值暄風度。舊賞逐流年,新愁忽盈素。
才縈下苑曲,稍滿東城路。人意有悲歡,時芳獨如故。
【夏日】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積俗易為侵,愁來復難整。
【悲紈扇】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嚬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感夢】
歲月轉蕪漫,形影長寂寥。仿佛覯微夢,感嘆起中宵。
綿思靄流月,驚魂颯回飆。誰念茲夕永,坐令顏鬢凋。
【子規啼】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
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展轉何時明。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43歲

六月自鄠縣令轉為櫟陽縣令,七月以疾辭官。是年寫有【對雪贈徐秀才】、【西郊燕集】、【乘月過西郊渡】、【東郊】、【有所思】等詩作。

【對雪贈徐秀才】
靡靡寒欲收,靄靄陰還結。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無為掩扉臥,獨守袁生轍。
【東郊】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有所思】
借問江上柳,青青為誰春。空游昨日地,不見昨日人。
繚繞萬家井,往來車馬塵。莫道無相識,要非心所親。

德宗建中元年(780年)44歲

在長安閒居。是年有【閒居贈友】、【精舍納涼】、【答端】、【觀澧水漲】、【夏景園廬】、【獨游西齋寄崔主簿】、【秋郊作】、【答崔都水】等詩作。

【精舍納涼】
山景寂已晦,野寺變蒼蒼。夕風吹高殿,露葉散林光。
清鍾始戒夜,幽禽尚歸翔。誰復掩扉臥,不詠南軒涼。
【答端】
郊園夏雨歇,閒院綠陰生。職事方無效,幽賞獨違情。
物色坐如見,離抱悵多盈。況感夕涼氣,聞此亂蟬鳴。
【夏景園廬】
群木晝陰靜,北窗涼氣多。閒居逾時節,夏雲已嵯峨。
搴葉愛繁綠,緣澗弄驚波。豈為論夙志,對此青山阿。
【獨游西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別,昨事方成昔。幽徑還獨尋,綠苔見行跡。
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憂來結幾重,非君不可釋。
【秋郊作】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採菊行故墟。方願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答崔都水】
深夜竹亭雪,孤燈案上書。不遇無為化,誰復得閒居。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45歲

四月,遷尚書比部員外郎。是年有【幽居】、【答柳州韓司戶郎中】、【種瓜】、【晚出澧上贈崔都水】、【寄令狐侍郎】、【相逢行】、【送蘇評事】、【夏冰歌】等詩作。

【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種瓜】
率性方鹵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學種瓜,園圃多荒蕪。
眾草同雨露,新苗獨翳如。直以春窘迫,過時不得鋤。
田家笑枉費,日夕轉空虛。信非吾儕事,且讀古人書。
【相逢行】
二十登漢朝,英聲邁今古。適從東方來,又欲謁明主。
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邂逅兩相逢,別來間寒暑。
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忽聞長樂鍾,走馬東西去。
【夏冰歌】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銷鑠,閶闔初開賜貴人。
碎如墜瓊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
玉壺紈扇亦玲瓏,座有麗人色俱素。
咫尺炎涼變四時,出門焦灼君詎知。
肥羊甘醴心悶悶,飲此瑩然何所思。
當念闌干鑿者苦,臘月深井汗如雨。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46歲

仍任尚書比部員外郎。

是年有【送常侍御卻使西蕃】、【送郗詹事】、【貴遊行】、【話舊】、【逢楊開府】、【寄大梁諸友】、【秋夜一絕】、【樓中月夜】、【答重陽】、【滁城對雪】等。

【送常侍御卻使西蕃】
歸奏聖朝行萬裏,卻銜天詔報蕃臣。
本是諸生守文墨,今將匹馬靜煙塵。
旅宿關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識遺民。
此去多應收故地,寧辭沙塞往來頻。
【秋夜一絕】
高閣漸凝露,涼葉稍飄闈。憶在南宮直,夜長鐘漏稀。
【樓中月夜】
端令倚懸檻,長望抱沉憂。寧知故園月,今夕在茲樓。
衰蓮送餘馥,華露湛新秋。坐見蒼林變,清輝愴已休。
【滁城對雪】
晨起滿闈雪,憶朝閶闔時。
玉座分曙早,金爐上煙遲。
飄散雲台下,凌亂桂樹姿。
廁跡鴛鷺末,蹈舞豐年期。
今朝覆山郡,寂寞復何為。

德宗建中四年(783年)47歲

春夏領滁州刺史,秋天到任,抵滁州後不久他寫了【聞雁】,又常常思念與諸弟棲游長安的情景,寫下【新秋夜寄諸弟】。在滁州時,韋應物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他十分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滁州西澗】大約便寫於本年。是年還有【對春雪】、【游西山】、【移海榴】、【送王卿】等詩作。

【新秋夜寄諸弟】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聞雁】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對春雪】
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州貧人吏稀,雪滿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棲禽愁未去。開闈正亂流,寧辨花枝處。
【游西山】
時事方擾擾,幽賞獨悠悠。弄泉朝涉澗,採石夜歸州。
揮翰題蒼峭,下馬歷嵌丘。所愛唯山水,到此即淹留。
【移海榴】
葉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雖此蒙陽景,移根意如何。
【送王卿】
別酌春林啼鳥稀,雙旌背日晚風吹。
卻憶回來花已盡,東郊立馬望城池。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韋應物的詩

德宗興元元年(784年)48歲

仍在滁州刺史任上,看到春耕時節田家辛勤勞苦的場景,觸景生情,寫下【觀田家】詩。冬罷任。

上一年韋應物離開長安到滁州時,好友李儋、元錫曾托人問候。於是這年春天,韋應物寫了【寄李儋元錫】寄贈以答。是年還寫有【花徑】、【寄諸弟】、【登樓】、【寄別李儋】等。【寄全椒山中道士】應該也寫於滁州任上,大約是783或784年秋。

【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裏。
【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花徑】
山花夾徑幽,古甃生苔澀。胡床理事餘,玉琴承露濕。
朝與詩人賞,夜攜禪客入。自是塵外蹤,無令吏趨急。
【寄諸弟】
歲暮兵戈亂京國,帛書間道訪存亡。
還信忽從天上落,唯知彼此淚千行。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德宗貞元元年(785年)49歲

春夏閒居滁州西澗,秋加朝散大夫,遷江州刺史。是年有【示全真元常】、【野居】、【西塞山】等詩。

【西塞山】
勢從千裏奔,直入江中斷。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德宗貞元二年(786年)50歲

在江州刺史任。【寒食寄京師諸弟】可能就寫於此年,當時韋應物一人在江州,遇上了寒食節,孤獨思鄉之情無法排解。是年還寫有【夏夜憶盧嵩】、【酬盧嵩秋夜見寄】等。

【寒食寄京師諸弟】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夏夜憶盧嵩】
靄靄高館暮,開軒滌煩襟。不知湘雨來,瀟灑在幽林。
炎月得涼夜,芳樽誰與斟。故人南北居,累月間徽音。
人生無閒日,歡會當在今。反側候天旦,層城苦沉沉。

德宗貞元三年(787年)51歲

本年賜封扶風縣男,食邑300戶。入京為左司郎中。是年有【思春】、【送王校書】、【贈盧嵩】等。

【送王校書】
同宿高齋換時節,共看移石復裁杉。
送君江浦已惆悵,更上西樓看遠帆。

德宗貞元四年(788年)52歲

在左司郎中任上。是年有【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對韓少尹所贈硯有懷】、【答馮魯秀才】等。

【對韓少尹所贈硯有懷】
故人謫遐遠,留硯寵斯文。白水浮香墨,清池滿夏雲。
念離心已永,感物思徒紛。未有桂陽使,裁書一報君。

德宗貞元五年(789年)53歲

七月,任蘇州刺史。是年有【閶門懷古】、【夏至避暑北池】、【九日】、【贈舊識】、【答令狐侍郎】、【軍中冬雁】等。

【閶門懷古】
獨鳥下高樹,遙知吳苑園。
淒涼千古事,日暮倚閶門。
【九日】
今朝把酒復惆悵,憶在杜陵田舍時。
明年九日知何處,世難還家未有期。
【贈舊識】
少年游太學,負氣蔑諸生。
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

德宗貞元六年(790年)54歲

本年春仍在蘇州任上,後來刺史任滿,韋應物沒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貧如洗,居然無川資回京候選,於是寄居於蘇州無定寺。

韋應物在蘇州任期留有大量詩作,是年有【西亭】、【曉坐西齋】、【游靈岩寺】、【游開元精舍】、【擬古詩十二首】、【雜體五首】、【寒食】、【秋夜】、【七夕】、【感事】、【悲故交】、【詠春雪】、【對殘燈】、【暮相思】、【述園鹿】、【送崔叔清游越】等詩詞。

【西亭】
亭宇麗朝景,簾牖散暄風。小山初構石,珍樹正然紅。
弱藤已扶樹,幽蘭欲成叢。芳心幸如此,佳人時不同。
【曉坐西齋】
冬冬城鼓動,稍稍林鴉去。柳意不勝春,岩光已知曙。
寢齋有單祶,靈藥為朝茹。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慮。
公門自常事,道心寧易處。
【游靈岩寺】
始入松路永,獨忻山寺幽。不知臨絕檻,乃見西江流。
吳岫分煙景,楚甸散林丘。方悟關塞眇,重軫故園愁。
聞鍾戒歸騎,憩澗惜良游。地疏泉谷狹,春深草木稠。
茲焉賞未極,清景期杪秋。
【游開元精舍】
夏衣始輕體,游步愛僧居。果園新雨後,香台照日初。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餘。符竹方為累,形跡一來疏。
【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球度閣來。
長歌送落日,緩吹逐殘杯。非關無燭罷,良為羈思催。
【七夕】
人世拘形跡,別去間山川。豈意靈仙偶,相望亦彌年。
夕衣清露濕,晨駕秋風前。臨歡定不住,當為何所牽。
【對殘燈】
獨照碧窗久,欲隨寒燼滅。幽人將遽眠,解帶翻成結。
【送崔叔清游越】
忘茲適越意,愛我郡齋幽。野情豈好謁,詩興一相留。
遠水帶寒樹,閶門望去舟。方伯憐文士,無為成滯游。

德宗貞元七年(791年)55歲

卒於蘇州官舍。後運回長安,十一月歸葬少陵原祖塋。是年有【送秦系赴潤州】、【送鄭端公弟移院常州】、【酬張協律】、【答故人見諭】、【贈米嘉榮】、【寓居永定精舍】、【永定寺喜辟強夜至】等。

【送秦系赴潤州】
近作新婚鑷白髯,長懷舊卷映藍衫。
更欲攜君虎丘寺,不知方伯望征帆。
【寓居永定精舍】
政拙忻罷守,閒居初理生。家貧何由往,夢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農興羈旅情。聊租二頃田,方課子弟耕。
眼暗文字廢,身閒道心精。即與人群遠,豈謂是非嬰。
【永定寺喜辟強夜至】
子有新歲慶,獨此苦寒歸。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滿衣。
深爐正燃火,空齋共掩扉。還將一尊對,無言百事違。

韋應物出身唐朝望族——京兆韋氏逍遙公房。

逍遙公房出自北周名士韋夐,韋夐博學多才,數次謝絕入朝做官,過着逍遙自在的生活,北周明帝於是賜號封他為『逍遙公』,其子孫在唐因號『逍遙公房』,在唐代有三人先後拜登相位。

出身於這等富貴之家的韋應物,基本就是一個紈褲子弟。

他作惡,橫行,無賴,輕薄,二十六歲才開始發憤讀書——然而,立志讀書脫胎換骨後的他卻留下了這樣的句子: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他也寫詞。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就是他寫的。

【河漢】也是他寫的。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安史之亂啊,就是那道河漢分界線。他與少年的自己離別,從此再也回不去。秋深冬暮、流落江南之時,是否,他曾有片刻回憶起當年那輕裘肥馬又少不更事的錦衣少年?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5-26 16:3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無情不為詩
裏人 發表於 2019-5-27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發現韋大人的詩好意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