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92|回覆: 0

[醫藥臨床] 三仁湯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5-27 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三仁湯載於清代醫家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辯】。方由杏仁、白蔻仁、薏米仁、半夏、厚朴、竹葉、通草、滑石、甘草9味藥物組成。本方原為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的代表方劑。該方具有疏利氣機,宣暢三焦,上下分消,清熱利濕之功效。臨床廣泛應用於,與濕邪相關的各科多種病症,舉驗案三則如下:

濕熱中阻案

劉某,男,56歲,漢族。2018年7月9日初診。訴口黏膩、有異味、納呆、胸悶腹脹、身睏乏力、胃時作痛、口乾、口渴、喜冷飲、大便不爽等。曾服中、西藥多種,收效甚微。刻診:症如所述,診見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辨證屬濕熱中阻,治宜分消走泄、清熱利濕為法,方予三仁湯加味:杏仁15g,白蔻仁15g,薏米40g,半夏10g,黃芩10g,藿香15g,佩蘭15g,梔子8g,石膏30g(先煎),五靈脂15g,蒲黃15g(包煎),元胡15g,枳實15g,厚朴20g,炒麥芽30g,滑石20g(包煎),甘草10g。5劑。每劑水煎早晚服。並囑其飲食宜清淡、切忌辛辣厚味。

五日後二診:服藥後疼痛消失。口黏膩、口乾、口渴等以及腹脹均大減。黃膩苔減退,脈滑數。上方去五靈脂、蒲黃、元胡,繼進5劑。

上劑藥味略有增減,共用藥15劑,諸症消失。

水腫案

王某,女,46歲,朝鮮族。2018年9月16日初診。訴不明原因雙下肢水腫1周,繼而近3天眼瞼水腫,身睏乏力。刻診:顏面浮腫,眼瞼如臥蠶狀。雙下肢水腫,按之凹陷,伴口乾、口渴、口苦、口黏膩,大便日行二三次、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舌前部佈滿紅點,脈滑數。證屬濕邪瀰漫三焦,治宜分消走泄,清熱利濕為法,方予三仁湯加味。藥予杏仁15g,白蔻仁15克,薏米40g,半夏10g,黃芩10g,藿香15g,佩蘭15g,茵陳10g,梔子8g,石膏30g(先煎),厚朴20g,大腹皮30g,牛膝20g,木通10g,車前子15g(包煎),甘草10g。每劑水煎早晚服。

五日後二診:藥盡5劑,顏面浮腫消退,口乾、口渴、口苦、口黏膩大減,大便如常。黃膩苔及舌前部紅點減退,雙下肢腫脹消失,僅於晚間雙下肢微有腫脹,脈滑數。遵效不更方之訓,繼予原方7劑,每劑水煎早晚服。

上劑先後服用12劑,諸症消失,囑其服丸劑,以善其後。

痤瘡案

金某,男,21歲。2018年9月28日初診。該患喜食辛辣之品,近月余面部出現散在、大小不等的紅色痤痱瘡,依前額為多。曾在某醫院皮膚科就診,診為痤瘡,服藥後療效不顯。刻診:面部及前胸、背部,佈滿散在紅色、大小不等的痤瘡,部分相連成片,皮膚有油膩感。舌體略胖、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證屬濕熱內蘊,不得汗利、濕熱蘊於肌表。治宜清熱利濕為法,藥予三仁湯加味。杏仁15g,白豆蔻15g,薏米40g,半夏10g,黃芩10g,廣藿香15g,佩蘭15g,茯苓25g,澤瀉20g,厚朴20g,連翹15g,蟬蛻15g,牛膝20g,木通10g,車前子15g(包煎),甘草10g。5劑,每劑水煎早晚服。囑其忌辛辣厚味及海鮮。

五日後二診:藥後面部,胸、背部分紅色痤瘡消退,顏色已轉淡紅,瘡面縮小,痛癢大減。黃膩苔退減,脈滑數。藥已中的,上方加蟬蛻15g,龍衣5g,繼進5劑。

上劑藥味略有加減,前後共用藥15劑,面部及前胸,後背,全部紅色痤瘡消失。囑其禁忌辛辣之品及膏粱厚味,調其膳食,以善其後。

三仁湯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白豆蔻入脾胃,芳香化濕,行氣寬中,薏米淡滲利濕,半夏、厚朴行氣化濕;滑石、通草清熱利濕。諸藥相伍,疏利氣機,宣暢三焦,上下分消,清熱利濕,隨症又增其藥味,其效更顯昭彰。『脾虛生濕』,濕從熱化,而致濕熱中阻,治宜清熱化濕。方加藿香、佩蘭以增其芳香化濕之功,梔子、石膏清其邪熱,枳實、厚朴行氣化濕。三焦氣化失司,而致濕邪瀰漫,故方增厚朴、大腹皮行其氣,以促濕隨氣化,牛膝、木通、車前子引藥下行,通利水道。方增連翹清熱解毒,透疹散結,蟬蛻、龍衣宣散透疹,清熱散結,更有以皮達皮之功效。上例三案,雖症狀不同,病名各異,而病機皆為濕邪為患,方用三仁湯隨症加減用藥,可收異曲同工之效,此即異病同治之謂也。(付衍利 邵愛華 李善玲 劉寶恆 吉林省延邊朝鮮自治州汪清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