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57|回覆: 0

[醫藥臨床] 枳術理中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章浩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龍巖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二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二五』國家重點中醫專科——脾胃病專科學科帶頭人、福建省名中醫。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30餘載,善用經方治療久利(潰瘍性結腸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腸疾病)、胃脘痛(胃潰瘍)、頑痹(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疑難雜症。主持並參與省、市科研課題8項,主編【傷寒心悟】【六經辨治脾胃病】等專著,並在國家級、省級公開發表60餘篇學術論文。

組成:乾薑10克,紅參10克,生白朮60克,枳實2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溫運脾陽,理氣通便。

主治:便秘病,證屬太陰『陰結』證。臨證多以大便干或不干、黏膩,便出不爽,排出困難,伴腹脹、腹痛,納呆,口淡喜溫飲或口乾不喜飲,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質淡、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等為主要表現。

用法:以上諸藥,加水浸過藥面,浸泡1小時,武火煎開,文火煎煮20~30分鐘,倒出藥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兩次藥液,分早晚飯後1小時溫服。

方解:張仲景【傷寒論】太陰病篇雖未提及『不大便』,但其在【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脈證治第十一條則有:『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考其便秘,當屬太陰脾陽虧虛、寒凝內結、阻滯腸腑氣機而致太陰『陰結』證。

本方由理中湯、枳術湯化裁而成。太陰病證治如【傷寒論】277條所言:『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方中以乾薑溫助太陰脾陽、扶陽抑陰,正如【本草思辨錄】謂:乾薑『為溫中之專藥,理中湯用之,正如其本量。』【金匱翼】云:『內生之寒,溫必以補。』故以紅參易仲景理中湯之人參,補益脾氣同時加強溫陽散寒之效;脾為濕土,喜燥惡濕,以白朮燥濕濁,運脾氣,復脾胃升降之職,大量用之可益氣通便,通下而傷正;【金匱要略】:『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本方雖是仲景為水飲病所作,然不拘於水飲病,但凡脾氣虧虛,氣機升降失常,均可用之,枳實可破結實,消脹滿,合白朮共奏益氣補脾,行氣通下之效,且祛邪而不傷正;炙甘草合乾薑辛甘化陽,以加強溫養散寒之效,合紅參補脾益氣,亦可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全方諸藥合用補而不滯,補中有通,理中焦,調升降,散陰結,共奏溫運脾陽,理氣通便之功,故太陰『陰結』便秘可自除。

臨證加減:若虛寒痛甚者可加附子10克、肉桂6克以增強溫陽散寒止痛之效;若伴腹中實痛加酒大黃10克、芍藥20克;若伴噁心、嘔吐者加生薑30克、姜半夏10克、桂枝10克;若伴胃脘脹滿、噯氣酸腐加雞內金10克、神曲15克;若伴口苦、性情急躁,可合四逆散化裁。

驗案:劉某,女性,65歲,2012年7月9日初診,訴大便乾結已2年,反覆不已。近兩月大便乾結,2~3日一行,腹脹滿,噁心,噯氣,納少,疲乏,夜寐欠佳,舌質淡紅、邊有齒印,脈細弱。證屬太陰『陰結』證,擬用枳術理中湯溫運脾陽、理氣通便,處方:乾薑10克,紅參10克,枳實20克,生白朮60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服3劑後大便得下,脘滿稍減,納食略增,守上方加生薑30克,再進服5劑,諸症皆除。(福建中醫藥大學 喻愛萍 整理 章浩軍指導)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