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師羊毅,男,副主任中醫師,三台縣首屆名中醫,從醫40餘年,擅長肺、脾胃、肝膽等系疾病的診治。筆者有幸隨師診治一例人體感覺縮小症,現介紹如下:
劉某,男,53歲,2013年1月11日初診。患者1月前在礦上澡堂洗澡後,回到家中突然感覺全身緊縮,發作時意識清楚,持續2~3分鐘,然後全身放鬆,每日發作3~4次。在村醫處服用中藥2劑,無效。其弟接至某市醫院住院治療20天,入院時檢查血糖高,診斷為『抑鬱症、糖尿病』。治療用藥不詳,未見好轉。住院期間曾發生頭昏欲仆地。出院後服用鹽酸丁螺環酮片、氫溴酸西酞普蘭片、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等藥,不效。望其形體壯實,聲音洪亮。自述全身緊縮感時有發生,發作時心裏緊張,但周身、骨節無疼痛,無蟲蟻咬、爬感,手腳不麻木。平素性情急躁,有時悶悶不樂,對事物不感興趣,耳鳴,口乾苦。出院後發生一次昏倒,其母呼之不應,見手指僵硬,口角流涎,雙腳不抽搐,持續兩分鐘醒來後,不知何故躺在地上。舌兩邊紫暗,苔薄膩微黃,脈沉細。師曰:此為郁證、癇症、消渴,為肝鬱化火傷陰,風痰瘀阻脈絡,心神失靈所致。方選四逆散合黃連溫膽湯加減:柴胡10g,白芍20g,枳殼15g,鬱金10g,合歡皮15g,雞血藤15g,葛根15g,陳皮10g,茯苓15g,法夏10g,丹參15g,黃連6g,天花粉10g,熟地10g,甘草5g。上方水煎服,2日1劑,暫服1劑。
1月14日二診:服藥後,未有身體縮小感和昏倒發生,舌兩邊紫暗,苔薄膩微黃,脈沉細。用藥取得初步效果,上方略作加減,水煎服2劑,再診。
1月18日三診:自述未發生縮小感和昏倒。上方去枳殼、熟地,加當歸12g,生麥芽15g,薄荷10g,白朮10g,天麻12g,白芍增至30g。3劑,水煎服。
2月14日四診:自述無不適。柴胡10g,白芍20g,枳殼15g,鬱金10g,合歡皮15g,黃芩10g,丹參15g,白朮15,茯苓15g,麥芽15g,龍骨30g,甘草5g。2劑,水煎服。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筆者自所能查閱的文獻,均見於【名醫類案】所記載的病例,言其身軀均漸漸縮小如嬰兒,但未述病因、病機。清·俞震在【古今醫案按】中認為:『是即其人死亡之兆也』。本例身體未發生實際縮小,僅感覺障礙,與之不同。患者平素情志不舒,肝氣抑鬱,疏泄不及,氣血津液阻滯,所藏之血不能供養心神,則出現全身縮小的異常感覺。肝主一身之筋膜,氣血津液不能滋養筋膜、經脈,則筋膜痙攣,如【素問·痿論】云:『肝氣熱則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也會出現身體縮小的感覺。肝鬱化火傷陰,水不涵木,致手指僵硬、昏倒。故用柴胡、枳殼、鬱金、生麥芽疏肝解郁;黃連、薄荷、黃芩清肝火;白芍、甘草、葛根、天花粉生津滋液、解肌,柔潤舒緩筋脈;當歸、熟地、雞血藤、丹參、合歡皮、龍骨養血安神;二陳湯祛除痰濁阻滯;天麻祛內外之風。諸藥合用,則一身氣血津液再無滯礙,筋脈、經筋得以舒展,病症自解。(龔鵬 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中醫骨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