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章按:人有清談者,不能立於世,國有空談者,不能久其運。學以致用,己欲達而達人;學而不習,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之學,以重己,故能威,以厚己,故能載物。 論語·憲問篇第二十五章古之學者為己原文簡體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正體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口語解釋孔子說:『古代的學者希望自己能學有所得,現在的學者希望自己被別人所知。』 延章疏: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出於實際需要,提高自己的才能修養;今天的人學習,是為了言辭服人,以為繩准約束他人。』學而為人者,未必以身作則,故不重而不威,好清談者,不能實用,故不知時勢而紙上談兵。 注釋為己:為己而學,希望自己學有所得,主乎內。為,去聲。 為人:為人而學,希望自己被別人知道,求乎外。孔安國:『為己,履而行之。為人,徒能言之。』【正義】:『己但能稱說,以求知於人也。』 先賢註疏【論語註疏】曰:此章言古今學者不同也。古人之學,則履而行之,是為己也;今人之學,空能為人言說之,己不能行,是為人也。 【論語義疏】曰:明今古有異也。古人所學,己未善,故學先王之道,欲以自己行之,成己而已也;今之世學,非復為補己之行闕,正是圖能勝人,欲為人言己之美,非為己行不足也。 【顏氏家訓】曰: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 程子曰:為己,欲得之於己也。為人,欲見知於人也。 程子曰:古之學者為己,其終至於成物;今之學者為人,其終至於喪己。(按:內外、本末,不可不知也。) 張栻曰:學以成己也。所謂『成物』者,特成己之推而已。故古之學者為己而已,己立而為人之道固亦在其中矣。若存為人之心,則是徇於外,而遺其本矣。本既不立,無以成身,而又將何以及人乎? 鄭汝諧曰:以為己之心先之,成己所以成物也;以為人之心先之,務外必至忘內也。 【四書辨疑】曰:若於正心修己以善自治之道不用力焉,而乃專學為師教人之藝、專學為官治人之能,不明己德,而務新民,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凡如此者,皆為人之學也。 劉宗周曰:古今之學一也,而學之用情則異。為己者學以成己也,學之道本如是也。若不求在己,而或以利,或以名,但從毀譽得喪起念,是為人也,學斯偽矣。為己、為人之微,判古今學術之辨,其成就不啻天壤,學者慎之。 【論語稽】曰:古者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人無不學也。其入學也,自灑掃應對而極於修齊治平,皆切於日用之事,故曰為己。三代以後,惟士入學,其他則否。而士之為學,每以見知於人,博取富貴為心,較古人之學,名同而實異。 朱子曰:聖賢論學者用心得失之際,其說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於此明辨而日省之,則庶乎其不昧於所從矣。 【強學錄】曰:知為己,始能立得志定,始能做慎獨功夫。不知為己,則毀譽榮辱俱足以為吾之累,而外物之加損於我者多矣。 錢穆曰:孔子非不主張學以為人,惟必有為己之本,乃可以達於為人之效。孟子特於古人中舉出伊尹、伯夷、柳下惠,此皆為己,而為人之效亦見,故三子者皆得預於聖人之列。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立己達是為己,立人達人是為人。孔門不薄為人之學,惟必以為己之學樹其本,未有不能為己而能為人者。 陳祥道曰:蓋為己者,未嘗不為人;為人者,必不能為己。楊朱第知為己而已,墨翟第知為人而已(按:一偏)。若孔子則為己而不忘人,為人而不忘己者也(按:中道),故曰:我學不厭,而教不倦。 唐文治曰:『成人』章【注】言學聖賢者,有義利、生死、誠偽之關。進而言之,則更有人己一關。【大學】言誠意必慎其獨,即所謂為己也;小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即所謂為人也。【中庸】言『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上而推及於天命之性,即自為己一念始;『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下而及於文過飾非,無所忌憚,即自為人一念始。若為人一關不破,則永無入道之望。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論學者用心之不同也。為人者,究未能有所得於己,騖(wù)末必喪本也。 雲門隱者按:為己、為人,本末懸殊也。舍本求末,未有不敗者也。而固本則濟於末,立己而立人,成己而成物者也。 附錄【後漢書】曰:為人者憑譽以顯揚,為己者因心以會道。 荀子曰: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荀子曰:君子之學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以為禽犢也。(楊倞註:禽犢,饋獻之物也。) 程石泉曰:【新序】云:『(墨子)對曰: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皆此章之意義。以東方之學者與西方之學者求學之目的言,東方學者為學重在『引歸身心,自我享受』;而西方學者務在張理知之用,滿足好奇之心,而以戡天役物為指歸。 朱子曰:以為己事之所當然而為之,則雖甲兵、錢穀、籩豆有司之事,皆為己也。以其可以求知於世而為之,則雖割股、廬墓、敝車羸馬,亦為人耳。 本章參考書目【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正義】【論語集說】【論語集釋】【論語學案】【論語新解】【論語讀訓】【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論語稽】【論語大義】【論語全解】【荀子】【四書辨疑】【強學錄】【後漢書】【四書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