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7|回覆: 1

[婚慶禮儀] 古代婚禮是這樣的

  [複製連結]
漢文堂 發表於 2019-12-4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提到婚禮,你會想到什麼場景呢?是這樣的場景?

f2454e8669cc8e9eebbf4ac20214839d.jpg

網絡配圖,非原創

a0682c41fb637bfaac4b50249b46e1e5.jpg

不過,現在開始流行漢婚了。

ec5887a947d4036dcf5369ceae3c9167.jpg

網絡配圖,非原創

所以你可以想到的是這樣的婚禮場景,即傳統,又喜慶。你也可能想到一場盛大、莊重、肅穆的周制婚禮。比如這樣:

f3bd60725893675d38a162c69c9e2588.jpg

網絡配圖,非原創

但實際上,你若穿越到古代,是找不到這樣的婚禮場景的。不僅如此,假使你突然穿越到先秦婚禮中,可能會以為自己走錯片場了。

首先,我們找到一台時光機,輸入時代『先秦』,輸入場景『婚禮』,系統大概會提示,『輸入錯誤』,『查找不到』。因為先秦時,你所認為的婚禮,實際上稱為『昏禮』。好吧。那我們就穿越到『昏禮』現場。

到了先秦,你可能會問其他人:『為何你們娶媳婦叫昏禮,而不是婚禮?』(我們先忽略口音的不通,全當古人和我們的口音一樣,不然這故事編不下去了。)他會反問你:『啥是婚?』沒錯,先秦人不認識『婚』字,那時還沒此字。他們只知道,男子娶婦之禮,是在黃昏時舉行,所以叫『昏禮』。

古人認為的昏禮,不僅僅是男女結合的儀式,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其實就是從介紹對象開始,再經過下聘禮等一系列程序,最後才是迎親。前面五禮一定要由媒人在中間溝通: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詩經·豳風·伐柯】


自由戀愛那種,也可以在一起,但地位不同。

聘則為妻,奔則為妾。

【禮記·內則】


也就是說,私奔的女子。只能算是男子的妾。


(台大復原士昏禮——納采)

(台大復原士昏禮——問名)

我們先去新郎家觀禮。新郎家沒什麼佈置,甚至一點代表喜慶的紅色都找不到。至於敲鑼打鼓,也找不到。你壓根就找不到樂師。

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

【禮記·郊特牲】

不但沒人吹吹打打,也沒人來慶賀。

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禮記·郊特牲】

所以,這場婚禮註定是冷冷清清的。

你可能感興趣的是,在新郎住的東房門外,有三個鼎,都煮着肉,分別是乳豬,魚,臘兔。這戶人家是高級別的『士』,若是低級別的,就只有一個鼎煮臘兔。

5990bf30cb809fabd1056a9a822dd621.jpg

只見新郎的父親鄭重其事的在正堂祭拜祖先,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教導新郎:『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聽不通是吧?咱還是翻譯一下吧。前往迎接你婦,來繼承我宗廟祭祀之事。你要以恭敬之德努力帥導婦,使她繼承先妣的德行。你對婦的帥導要堅持有常。』然後,新郎拜別父親,起身準備去迎親。這時,你才注意到,新郎頭戴黑色的冠,穿着黑色大袖的上衣,下裳是暗黃色的,但邊緣是黑色。新郎出了大門,準備好的迎親馬車,也是全黑色的。而且整個車隊都死氣沉沉的。新郎上車,車隊要啟程了,雖然天還沒有黑,但隊前有人點起了火把,然後整個車隊出發。

到了新娘家附近。新郎遠遠的下車,端着一隻雁,由兩人執火把做前導,走進新娘家的大門。老丈人出門相迎,寒暄進入院中,這裏,每個門口和台階前,老丈人和新郎都彼此行三次禮,這禮節多的,我們現代人一般受不了。新郎從西階上堂,然後向北跪下,把雁放在地上,有侍從接過地上的雁。新郎拜過新娘家的祖先神位,那神位是一個正方體,上面有洞的木塊。

新娘頭上裝飾了假髮,穿着素色,深紅衣緣的衣服,站在東房門口,旁邊是負責教導新娘禮儀的傅母,穿着黑色衣服,後面站着隨嫁的侍女,也統一黑色衣服。新郎行完禮,就可以引着新娘走了。到了門外,新郎請新娘上馬車,新郎把上馬車用的扶手繩子遞給新娘,傅姆先伸手接了過來,說:『未教,不足與為禮也。』(我們家閨女沒受過什麼教育,不用跟她講禮儀。)然後傅姆將繩子遞給新娘,新娘上車。新郎也上這輛車,但坐在駕駛位,策動馬鞭,只走了大概幾米的距離,就下來換馬車夫了,新郎也上自己的馬車,車隊出發。

這一路,沒有吹吹打打,沒有喧囂的『看新媳婦』的人,一切都顯的十分冷清。不僅如此,新娘還一副難過的表情,甚至隨時會哭的樣子。從此,再見父母就不易了。

而老丈人在家,將會三天不熄燭火,因為以後很難見到女兒了,傷心呀!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禮記·曾子問】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新郎帶新娘到家,迎到正室。是的,直接到正室了。同樣,依然冷冷清清的,而且連父母高堂都沒有在場。只是一幫傭人張羅着將三個鼎抬到正室,分別將鼎中的乳豬、魚、臘兔,用爼盛出來,擺在席前。新郎揖請新娘就席,兩人先用食物遙祭祖先,然後開吃。不過這時千萬不能多吃,今天新郎的身份是士,吃三口就行了。若是天子,吃一口,諸侯,吃兩口。

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

【禮記·曾子問】

所以,此時若是放開肚皮吃,可能會被人當成體力勞動者。

吃完後,會有人送上酒。前兩次送來的酒,千萬別飲下,而是用來漱口的。到第三次用卺送上的酒,才飲下。

之後,婚禮結束,新郎新娘就可以準備入洞房了。至於見高堂,那是第二天的事。

5ae2dbace76097cff9554c6cd78f5073.jpg

這是先秦禮儀的主色調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跟今天的漢服婚禮完全不一樣?

幾千年來,沒有什麼傳統的形式是一成不變的。先秦時期人們最注重的是喪祭祀之禮,其次是各種外交、宴飲之禮,再次是成人禮,婚禮等。

禮儀的格調與時代密不可分。先秦重喪祭,喪祭的基礎是孝道,並且由於列國林立,有些公主遠嫁至『外國』,以後很難再見父母,在這種背景下,與父母分別的哀傷大於與新郎相聚的歡喜。因此婚禮的格調是嚴肅而略帶哀傷。至漢代,隨着天下一統,人際交流方便多了,在民間婚禮中才出現音樂。但官方還不認可。

直至宋代,宋仁宗大婚,大臣問劉太后是否要有『鼓吹』,出身民間的劉太后說:『平常人家辦喜事還熱熱鬧鬧的,我們皇帝大婚,哪能這麼冷清?』從此,皇家婚禮才接受音樂。同時,也是在宋代,人們將新人三月後回門,改為成婚日後回門。

至元代,才發展出將拜天地,拜高堂都合在夫婦交拜前的婚禮。也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古裝劇中的婚禮流程。

元以前,中國婚禮與西方婚禮一樣,沒有特定的婚服,都只是新郎新娘將最隆重的禮服在婚禮中穿出來。至明代,官方欽定新郎即使沒功名,也可以成婚當天穿七品官服,新娘鳳冠霞帔。從此,才有了『新郎官』這個稱呼。

從婚禮的發展,我們看到,禮儀的形式幾乎每個時代都有所改變。但也並不是隨意改變的,否則,幾千年下來,恐怕連周禮的一點影子都找不到了。

禮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

【禮記·禮運】

形式不斷變化的背後,有一套千古不變的『義』。禮,就是將義實際的體現出來。在形式上,講究『考後而甄先』,考究是否與『後』相適應,因為『後』離今天更近;斟酌是否符合先王之道。今天,我們所謂的『復原』傳統禮儀,實際是恢復禮的義,即人文精神。

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年輕年魯哀公曾問政於孔子。

孔子告訴他: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婚)為大。

【禮記·哀公問】

想治理好你的國家,先給自己隆重的辦一場婚禮吧。因為:

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禮記·昏義】

婚禮的目的在於立夫婦之義,從而明確夫婦不同的責任,以此穩定夫妻關係。將來,子女就能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而子女身心都較健康,知書達禮。這樣,將來國家自然就治理好了。這,就是婚禮之義。

漢文堂長期開展傳統禮儀培訓課程,國學經典課程,傳統成人禮、婚禮、祭禮等策劃與主持等。可與相應平台合作,共同發展。

若有需求,請諮詢:15323832598(微信同號)。

知秋 發表於 2020-8-4 16:2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但實際上,你若穿越到古代,是找不到這樣的婚禮場景的。

這是胡夷柒化華人的陋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