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3|回覆: 0

[醫藥臨床] 對【傷寒論講義】的幾點看法(下)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2-16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咽中傷』非咽部受到損傷 『不能語言』非失語之證
  講義說:『少陰病證見咽部受到損傷,局部潰爛,並波及會厭部則見語言不利,聲音不出。此邪熱與濁痰阻閉咽喉,熏蒸腐化所致。』
  據報導上海用『苦酒湯』治所謂『慢性咽炎』之效果很好。(見1991年5月20日【中國中醫藥報】第3版)。患者『咽中傷生瘡』,未言及疼痛,不必有『局部潰爛』,只是感咽喉不舒耳。【靈樞·經脈篇】說:『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腎少陰經脈動為屬邪所侵,致其咽部今之所謂濾泡增多增大,而為『咽中傷』者,即『咽中生創』也。古代無『瘡』字,只作『創』。其『瘡』字始見於【玉篇】,且『瘡』與『傷』為互訓,【說文·人部】說:『傷,創也。』【說文·刃部】則說:『刃,傷也,以刃,從一,創,或從刀,倉聲。』是『傷』、『創』二字互訓之—例也;【廣雅·釋詁】卷—上說:『傷,創也。』【廣雅·釋詁】卷四上則說:『創,傷也。』是『傷』、『創』二字互訓之又一例也。『傷』、『創』同義,古人必不復出,疑『生瘡』二字為『咽中傷』之古注語誤入正文所致。
  【靈柩·憂恚無言】篇說:『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人之運氣以為語言時,始則氣清而語音如常,稍多說話則氣濁痰附,發音難出,此所謂『不能語言』者,此『能』字當讀『耐』。古籍中多有以『能』作『耐』讀者,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而【針灸甲乙經】卷六第七載此文則作『耐冬不耐夏』,『耐夏不耐冬』;又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木形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火形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土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金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水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而【針灸甲乙經】卷—第十六載此文則作『木形之人……奈春夏不奈秋冬』,『火形之人……奈春夏不奈秋冬』,『土形之人……奈秋冬不奈春夏』,『金形之人……奈秋冬不奈春夏』,『水形之人……奈秋冬不奈春夏』,『奈』與『耐』同。再如【淮南子·地形訓】說:『食水者,善游能寒。』莊逵吉註:『唐馬總【意林】引此云「食水者善浮而耐寒」。』【漢書·晁錯傳】說:『其性能寒。』顏師古註:『能,讀曰耐。』其實,【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中『酸削不能行』之『能』,字讀『耐』。據此,則此文『不能語言』者,非失語之證,乃謂其有似『失音』也,失音為『聲散』,而此則為痰濁附着而聲難於揚越也,故仲景下文特申之曰『聲不出者』,主之以『苦酒湯』也。
  『宜先治水』的『茯苓甘草湯』 非『治水就是治厥』之方
  講義說:『既然厥與悸皆為水飲內停所致,張仲景提出「宜先治水」的法則,用茯苓甘草湯溫胃陽以散水飲,水飲去則陽氣布達,悸動止而手足溫,不治厥而厥自回,這是治病求本的又—範例。』
  【傷寒論】『辨厥陰病』篇說:『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是凡手足逆冷者皆為厥也。【論】中有『四逆湯類』之『手足厥冷』者,有『四逆散』之『手足厥冷』者,有『當歸建中湯』之『手足厥冷』者,有『白虎湯』之『手中厥冷』者,有講義所求的『水飲厥冷』者,還有【素問·五藏生成篇】『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足者為厥』,王冰註:『厥,謂足逆冷也。』等等。仲景於此文未言及『厥』的屬性,而講義中說其是『水飲之厥』則殊為無據。實際上,此條病候,既有『陰陽氣不相順接』的『手足逆冷』,又有『水氣凌心』的『心下悸』。於此,仲景特分病勢之緩急,先用茯苓甘草湯以去『凌心』之水氣,消除其欲漬入胃中而致下利之患,然後再調其『陰陽』使之『順接』而愈『手足逆冷』之『厥』,是所謂『卻治其厥』也。『卻治其厥』者,『後治其厥』也,是『卻』字之為義『後』也、『退』也,與上『先』字為對文,上曰『宜先治水』,此曰『卻治其厥』。『先』、『卻』二字為對,乃仲景書中行文之常例。前『辨太陽病』篇中有『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之文,【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並治第十七】篇中則有『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和『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皆是其例。且【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篇中載其後者之文『卻』字正作『後』,說『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則是一個十分明顯而確切的例證,足以證實此文『卻治其厥』的『卻』,當訓為『後』字之義。何今之學者不究仲景書中行文之例,竟說『卻』為無義之副詞,致使『宜先治水』的『茯苓甘草湯』成為用於『治水就是治厥』之方。這種曲為之釋的注經,使文中『宜先治水』的『先』字自然也成為—個無義之副詞,並使仲景先師諄諄告誡人們留心病機趨勢的話『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變得毫無意義。我們知道,這是不符合仲景著作原意的。仲景著作的特點是『文字精煉,經驗可靠』,是不可能有什麼廢話的。而且也使[詞解]中『卻』字『表示繼續,相當於再』的解釋沒有了着落。
  厥陰病無熱結旁流證
  講義說:『此證屬陽明裏實,故曰「有燥屎也」。然而,燥屎內結何以反見下利?乃因腸中燥屎阻結,邪熱逼迫津液從其旁而下,於是結者自結,下者自下,後世稱為熱結旁流證。』
  胃中有燥屎屬陽明裏實,然仲景為何未將其列入陽明病,而歸入厥陰病,自有其歸入厥陰病的臨床證候特徵。足厥陰經屬肝,肝主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厥陰之至為裏急。』腹裏筋脈拘急,在『下利』則必為『裏急後重』,是乃『痢疾』而非『下水』也,謂『邪熱逼迫津液從其旁而下,於是結者自結,下者自下』誤也。【溫疫論補註·上卷·大便篇】首創『熱結旁流證』,說『熱結旁流者,以胃家實,內熱壅閉,大便閉結,續得下利,純臭水,全然無糞,日三四度』,而厥陰病無這些症狀。
  『必郁冒汗出而解』乃誤衍之句
  講義說:『其人脈見沉遲而非沉微或沉微欲絕,肢冷僅僅是微厥,加之面赤較少,身熱又微,說明本證陽氣雖虛,假熱已見,但虛之不甚,病勢較輕。』『虛陽尚能與陰寒相爭,乃見郁冒,若能正勝邪卻則汗出而解。』
  患者下利而脈象沉遲,沉遲為裏寒之象,其陰寒內盛,格陽於外,則虛陽上浮,故『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以其為『浮陽』,則面不得為『正赤』而身不得『熱甚』也,陽浮於外,則裏無陽熱之化,故下利之物,則為『清水完谷』,此所謂『假熱已見』也。凡見假象者,病必沉重,病輕則無假象,唯有病極,才見假象,此言『虛之不甚,病勢較輕』者,誤也。虛陽在外,陰寒內盛,則必通脈四逆輩以返陽歸根,始有生機,切忌汗出。說『虛陽尚能與陰寒相爭,乃見郁冒,若能正勝邪卻則汗出而解』,有詭辯之嫌。陰盛格陽,陽已外浮,尚能冀其『汗出而解』?汗出則『陽』亦遂之而『亡』矣!郁冒汗出而解,是治陰虛的一個『損陽和陰法』,見【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篇】。此條『必郁冒汗出而解』七字,乃他篇錯簡之文誤衍於此,當刪之,則文通理順矣。
  最後談一下有關引文,第一,儘量引用第一手資料,這是尊重學者的首創;第二,首創的學者也應擔當社會的責任;第三,這是個道德問題,作者都應該遵守。萬一要用第二手資料,也應說清楚。否則,就有剽竊之嫌。D4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