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五味子,中藥名。 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常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五味子簡介藥材名:五味子 別名:北五味子、遼五味子 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或蒸後曬乾,除去果梗及雜質。 性狀: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白霜』。果肉柔軟,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 化學成分:含五味子素 、脫氧五味子素、新一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酯等。 性味:酸、甘,溫。 歸經:歸肺,心、腎經。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霉。 禁忌:外有表邪,內有實熱,或咳嗽初起、痧疹初發者忌服。
五味子鮮果
五味子的功效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主咳嗽虛喘,夢遺滑精,尿頗遺尿,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心悸失眠。五味子的作用 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視力以及擴大視野;對聽力也有良好影響,述可提高皮膚感受器的辨別力。 五味子的用法內服: 1.5~6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中藥大辭典】 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中華本草】
五味子植株
五味子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治嗽大罌粟殼(去瓤擘破,用白餳少許入水,將殼浴過令淨,炒黃色)四兩,五味子(新鮮者,去梗,須北方者為妙)二兩。上為細末,白餳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捺破,煎六分,澄清,臨睡溫服,不拘時候。--【衛生家寶方】 2、治痰嗽並喘 五味子、白礬等分。為末。每服三錢,以生豬肺炙熟,蘸末細嚼,白湯下。--【普濟方】 3、治肺虛寒 五味子,方紅熟時,採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時時服。--【本草衍義】 4、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火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 人參五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三錢。水煎服。--【千金方】 5、治虛勞羸瘦,短氣,夜夢,骨肉煩痛,腰背痰痛,動輒微喘 五味子二兩,續斷二兩,地黃一兩,鹿茸一兩(切片,酥炙),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湯下。--【衛生家寶方】 6、治夢遺虛脫 北五味子一斤,洗淨,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溫水將核洗取餘味,通用布濾過,置砂鍋內,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鍋斤兩外,煮至二斤四兩成膏為度。待數日後,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滾湯調服。--【醫學入門】 五味子的臨床應用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治療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據102例觀察,有效率為85.3%,其中基本治癒(治癒、顯效)率佔76.4%。尤其對症狀隱匿、肝氣鬱結及肝脾不和三型效果較好。五味子粉對傳染性肝炎有較明顯的降低谷丙轉氨酶的作用,且奏效較快,無明顯副作用,適用類型較多。 2、治療急性腸道感染 取北五味子10斤,水煎2~4小時,去渣加紅糖3斤,濃縮成5000毫升。一般每日服兩次,重者3次,每次50毫升,小兒酌減。 3、治療神經衰弱 能使患者失眠、頭痛、頭暈、眼花,及心跳、遺精等症狀消失或改善,從而恢復健康。 4、治療潛在型克山病 40%五味子酊,日服三次,每次30滴或2毫升。10天為一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服藥後多次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