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62|回覆: 0

[成語典故] 比四書五經多了一經,儒家常說的六經是怎麼來的?

  [複製連結]
國家人文歷史 發表於 2020-7-4 14: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要談經書的形成與演變,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經』。【說文解字】中說:『經,織也。從系,坙聲。』段玉裁注云:『織之縱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段玉裁的這個解釋,前半段說的還是『經』的本義,後半段就明顯是在說『經』作為『常理』、『常道』這個後起的衍生義。東漢劉熙【釋名】則云『經,徑也』,意即經如同路徑一樣,無所不達,無所不通,可以看做是『常道』說的另一種表述形式。

從現有的古文字材料來看,甲骨文中無論是『經』字,還是作為其本字的『坙』字,都還沒有被發現。西周金文中發現了一些,如大盂鼎『敬雍德坙』、大克鼎『坙念氒保相師華父』、虢季子白盤『肇坙先王令』、叔夷鍾『余經乃先祖』等,但在這些銘文中的『經』或『坙』都是當做經緯,或是經維也就是經營的意思講。迄今,我們尚未在金文中發現將『經』或『坙』當做典籍、經典或是書籍這個涵義來使用的例子。

我們現在所能見到,最早將『經』用作經典或典籍這個涵義的,是戰國時期的【管子】和【莊子】。【管子·戒】云:『澤其四經』,這裏的四經即是四術,也就是詩書禮樂。【莊子·天運】中說:『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

關於『經』如何演變出典籍、經典這個涵義,章太炎先生有一個解釋可供參考:先秦書籍寫於簡牘之上,牘一板最多只能寫一百字左右,因此【儀禮·聘禮】上說『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策即竹簡,方即木牘。書於竹簡之上,便需要用絲線將其編連在一起,因而便用『經』來稱呼這些典冊,猶如後世將古書統稱為『線裝書』一樣。

與圖中的木牘相比,竹簡可以串起來

與圖中的木牘相比,竹簡可以串起來

與圖中的木牘相比,竹簡可以串起來

章太炎的解釋頗有說服力,但有一點尚未解釋清楚,『經』本指紡織中的縱線,而竹簡在編連時均是橫向穿繩,為何稱經而不稱緯?【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引【夏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這裏的『經』已經有法則、原則、義理的涵義了,因此我們似乎也不應把『經』訓為『常』的這個解釋推的太靠後。至少不能將之歸結為漢代以後的儒家獨尊。

那麼,我們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那就是戰國早期文獻中出現的經一般都不出六經範圍之外,而到了戰國後期,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經』,墨家有【墨經】,李悝有【法經】,地理有【山海經】,醫家有【內經】,【國語·吳語】中『挾經秉枹』中的經又是指的兵書。仿佛早期的經還是專指,而到了後來反而成了泛指。

這個現象並不奇怪,因為在漢武帝置五經博士之前,並不存在一部或幾部至高無上的經,當時的『經』只是各學派關鍵性書籍的泛稱。儒家的經不一定是墨家的經,法家的經也不一定是道家的經。那為什麼戰國早期提到的經基本不出六經範圍之外呢?這就要提到宗周王官學了。

自從胡適1917年發表【論九流出於王官說之謬】後,不少學者在談到諸子百家時都不再提王官學的問題。然而胡適在寫這篇文章時並沒有清楚王官學的實質,王官學與後世單純的思想學術不同,而是周室百官在長期任職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經過不斷修訂、不斷條理化,最後匯集起來,即成為宗周王官學。

簡而言之,王官學是一種包羅了西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軍事、科學為一體的,『國家在當時所能涉及(廣度)和所能達到(深度)的百科之學』(沈文倬先生語)。其特點就在於學在官府,其學的傳承往往是通過上一任對下一任的培養與交接來實現,而周代又實行世卿世祿的制度,因此,王官之學往往是家傳的,而且長期是在貴族中流傳,民間不得與聞。

但隨着王綱解紐,禮樂崩壞,王官失其守,王官學也逐漸向民間流傳,王官所藏的典籍也逐漸在民間傳播開來。因為百官任職的經驗,往往是在父子祖孫間傳授的(金文中也有王官升遷的記載,升遷後如何傳授,舊官如何安置等問題,因為史料不足,無法討論),未必形成文字,王官所藏的典籍,主體還是周室或各諸侯國的檔案——詩書禮樂易春秋,也就是後來六經的雛形。所以【莊子·天運】中說『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到後來清代章學誠所說的『六經皆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沒錯的。

那麼這些檔案又自何而來呢?我們分開來看。

傳說伏羲氏作八卦以類物情,而後人更三聖,事歷三古,遂有【周易】,為太卜所掌。此前夏易叫【連山】,商易叫【歸藏】,均已失傳,這是【易經】之由來。

【漢書·藝文志】說『上古之君,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記言者為【尚書】;記事者為【春秋】。上古唐堯虞舜夏商周均有書,這個從現存29篇中也能看出來。而【竹書紀年】作為魏國國史,上溯至上古,則【春秋】原本應該也是如此。現在【史記】尚有伯禽之後歷代魯國國君在位年數,可證。這是【尚書】【春秋】之由來。

謠諺之興甚早,【吳越春秋】記載有號稱黃帝時的詩『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雖不可信,但也必是古歌之孑遺。【詩·大雅序】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自虞夏以後,三代均有采詩之官。夏有遒人,商有太師。【王制】說其『采之民間,陳於天子,以觀民風。』這就是【詩經】的開始。

采詩之官去四處諸侯之國采及民風——通過民間的歌唱聲音,可以得出一個邦國的治理水平與百姓的生活狀況,從而最後匯報給天子。孟子所謂:『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古人通過音調、音律可以判斷一個地方、一個人的狀態如何。明代名醫張景岳在遼東的時候,聽到老百姓在田野裏唱歌,一聽那種悲涼的聲音,就知道將要亡國,可謂得古之遺風。

【呂氏春秋·古樂篇】說,樂舞始於葛天氏,而伏羲神農都有樂名,至黃帝時,發明了六律五音之用。以後凡帝王改朝易姓、受命、都要作樂以表示功成。而日常祭祀、宴饗、朝覲、婚冠無一不用樂,聖王更要以樂教化百姓,故音樂之技,代有興作,這就是【樂經】的開始。當然,【樂經】是否有文本寫成,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古之貴族宴飲必奏樂,以與神溝通

古之貴族宴飲必奏樂,以與神溝通

古之貴族宴飲必奏樂,以與神溝通

上古之時社會蒙昧,聖王既作,本習俗以定禮文。所以唐虞之時,以天、地、人為『三禮』;以吉、凶、軍、賓、嘉為『五禮』。夏、商,都有所損益。而到了西周,周公制禮作樂,由是而鬱郁乎文哉,這是【禮經】的開始。但【禮經】最初是沒有文本的,它不像【詩】【書】【易】【春秋】均有寫成的文本,以便隨時查閱。禮最開始是在禮官的不斷演習中傳承的,直到平王東遷,禮崩樂壞之後,恐有失傳之虞,才寫成文本,以便流傳。

以上所述六經,【易】掌於太卜;【書】與【春秋】掌於太史、外史;【詩】掌於太師;【禮】掌於宗伯;【樂】掌於大司樂。如此看來,六經無一不是王官舊典,而當時學術自然也不會有超出六經之外的可能。

宗周禮樂文明賴周公而開,他不僅將遠古至殷商的文化精髓加以總結和發展,形成系統化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以『禮』為社會秩序的基礎和核心,同時並注入『敬德保民』等德治思想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倫理的深刻內涵,這也是中華文明耀眼的地方。

周公制禮作樂的大旨,其實正是要從制度上追慕堯舜之治,以建設道德禮制為主要目的,而這在春秋戰國之際遭遇了最大的危機。規範被踐踏,秩序被破壞,德治被拋棄,禮樂失去了舊日的尊嚴與力量,成為了當權者誇示與享樂的工具,文武之道,禮樂之制此時已瀕臨消亡,而在這樣一個嚴峻的時刻,一個存亡繼絕的偉大人物出現了,那便是先師孔子。

孔子推動了王官之學普及社會

孔子推動了王官之學普及社會

孔子推動了王官之學普及社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