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卷1圖國篇詩解1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題文詩: 吳起儒服,而以兵機,見魏文侯.文侯乃曰: 寡人不好,軍旅之事.起曰臣也,以見占隱, 以往察來,主君何以,言與心違?君四時使, 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 冬日衣之,則不溫也,夏日衣之,則不涼為, 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 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華麗,乘之以田, 則不輕便,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之備, 進戰退守,而不尋求,能用之者,譬猶伏雞, 之搏野狸,乳犬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 昔承桑氏,之國君也,修德廢武,以滅其國. 有扈氏君,恃眾好勇,以喪社稷.明主鑒必, 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文武兼備,禮義雙修, 修己治人,仁以愛民,義以利民,當敵不進, 無逮於義;殭屍而哀,無逮於仁.於是文侯, 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吳於廟,立為大將, 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回,勝六十四, 余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裏,皆起之功.
【原文】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軍旅之事。"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雞之搏狸,乳犬之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家。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矣;殭屍而哀之,無逮於仁矣。"於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觴,醮吳起於廟,立為大將,守西河。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余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裏,皆起之功也。
【譯文】 吳起穿着儒生的服裝,以兵法進見魏文侯。文侯說:"我不愛好軍事。"吳起說:"我從表面現象推測您的意圖,從您過去的言行觀察您將來的抱負,您為什麼要言不由衷呢?現在您一年到頭殺獸剝皮,在皮革上塗以紅漆,給以色彩,燙上犀牛和大象的圖案。[若用來做衣服,]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涼快。製造的長戟達二丈四尺,短戟達一丈二尺。用皮革把重車護起來,車輪車轂也加以覆蓋,這看在眼裏並不華麗,坐去打獵也不輕便,不知您要這些東西做什麼?如果說您準備用來作戰,卻又不去尋求會使用它們的人。這就好象孵雛的母雞去和野貓搏鬥,吃奶的小狗去進犯老虎,雖有戰鬥的決心,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死亡。從前承桑氏的國君,只許文德,廢馳武備,因而亡國。有扈氏的國君仗着兵多,恃勇好戰,[不修文德,]也喪失了國家。賢明的君主有鑑於此,必須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戰備。所以,面對敵人而不敢進戰,這說不上是義;看着陣亡將士的屍體而悲傷,這說不上是仁。"
於是文侯親自設席,夫人捧酒,宴請吳起於祖廟,任命他為大將,主持西河防務。後來,吳起與各諸侯國大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次,其餘十二次也來分勝負。魏國向四面擴張領土達千裏,都是吳起的功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