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說苑】卷7政理詩解11祿及親戚吊死問疾晏子治阿利民為本 題文詩: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與宓子賤,皆仕孔子, 往過孔蔑,而問之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 孔蔑對曰,未有所得,有所亡三:王事若襲, 學焉得習,學不得明;奉祿少鬻,不足及戚, 親戚益疏;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視病是以, 朋友益疏.孔子不悅,往見子賤,問如孔篾, 子賤對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所得者三: 始誦之文,今履行之,學日益明;奉祿雖少, 鬻得及親,親戚益親;公事雖急,而能夜勤, 吊死視病,朋友益親.孔子喟曰:君子子賤! 魯無君子,斯焉取斯?晏子昔治,東阿三年, 景公召而,數之曰吾,以子為可,使治東阿, 子治而亂,退而自察,寡人將加,大誅於子. 晏子對曰:臣請改道,易行而治,三年不治, 臣請死之.景公許之.於是明年,上計景公, 迎而賀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晏子對曰: 前臣之治,屬託不行,貨賂不至,陂池之魚, 以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飢者,君以罪臣. 今臣之治,屬託以行,貨賂乃至,並增賦斂, 倉庫少納,便事左右;陂池之魚,入於權家; 當此之時,飢者過半,君乃反迎,而賀臣也; 愚也不能,復治東阿,願乞骸骨,避賢者路, 再拜便辟.景公下席,謝曰子強,復治東阿; 東阿也者,子之東阿,吾無復與.晏子利民. 【原文】 孔子弟子有孔蔑者,與宓子賤皆仕,孔子往過孔蔑,問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襲,學焉得習,以是學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祿少鬻,鬻不足及親戚,親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視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說,而復往見子賤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也?』子賤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學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祿雖少鬻,鬻得及親戚,是以親戚益親也,所得者二也。公事雖急,夜勤,吊死視病,是以朋友益親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 【注釋】出自【孔子家語】卷19子路初見: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與宓子賤偕仕。孔子往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對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龍4,學焉得習5,是學不得明也;俸祿少饘粥,不及親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問疾,是朋友之道闕也。其所亡者三,即謂此也。』孔子不悅,往過子賤,問如孔篾。對曰:『自來仕者無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得而行之,是學益明也;俸祿所供,被及親戚,是骨肉益親也;雖有公事,而兼以吊死問疾,是朋友篤也。』孔子喟然,謂子賤曰:『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則子賤焉取此。』 【譯文】 孔子的哥哥有個兒子叫孔篾,與子賤一起都在做官。孔子去看他,問他說:『自從你當了官,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孔篾回答說:『沒得到什麼,而失去的東西有三件:政事一件接一件,學過的知識哪有時間溫習?因此學到的知識也記不清楚了;給的俸祿太少,連給親戚一些微薄的禮物都做不到,因此骨肉之間更加疏遠了;公事一般都很急迫,不能及時去哀悼死人慰問病人,這樣就失了朋友之道。我說失去的三種東西就是這些。』孔子聽了很不高興,又到子賤那裏去,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宓子賤回答說:『自從做官以來,沒有失去什麼,所得到的有三樣:以前誦讀的知識,現在能夠依照實行,因此對所學的知識認識得更加清楚了。所得的俸祿,能用來幫助親戚, 因此骨肉之間更加親密了。雖然有公事,還是能去弔唁死者 慰問病人,因此和朋友的關係更親密了。』
孔子聽了感慨地嘆息了一聲,對宓子賤說君子啊!就是你這樣的人。如果說魯國沒有君子的話,那麼宓子賤是從哪裏學來的呢?』 【原文】 晏子治東阿①,三年,景公召而數②之曰:『吾以子為可,而使子治東阿,今子治而亂,子退而自察 也,寡人將加③大誅④於子。』晏子對曰:『臣請改道 易行⑤,而治東阿,三年不治,臣請死⑥之。』景公許之。於是明年⑦上計,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晏子對曰:『前臣之治東阿也,屬託⑧不行,貨賂⑨不至;陂池之魚,以利⑩貧民。當此之時,民無飢者,而君反以罪(11)臣。今臣之治東阿 也,屬託行,貨賂至,並曾(12)賦斂(13),倉庫少內(14),便事左右(15);陂池之魚,入於權家。當此之時,飢者過半矣,君乃反迎而賀。臣愚不能復治東阿,願乞骸骨(16),避賢者之路。』再拜(17)便辟(18)。景公乃下席而謝(19)之曰:『子強復治東阿。東阿者,子之東阿也,寡人無復與(20)焉。』 【注釋】 ①東阿(ē):在今山東境內。②數:責備。③加:施加。④誅:責罰。⑤改道易行:改變治理的方法。行(háng),道路。⑥死:為動用法,為……而死。
⑦明年:第二年。⑧屬託:走後門,說情。屬(zhǔ),通『囑』。⑨貨賂:錢財。
⑩利:使動用法,使……受益。(11)罪:怪罪。(12)曾:通『增』。(13)賦斂:賦稅,稅收。(14)內:通『納』。(15)左右:近臣。(16)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常稱『乞骸骨』,意謂使骸骨得歸葬 故鄉。(17)再拜:拜了兩拜。
(18)辟:通『避』。(19)謝:道歉。(20)與:參與,干預。 【譯文】晏子治理東阿三年,齊景公召他來並責備他說:『我認為你還可以, 才讓你去治理東阿,如今誰知東阿卻被你治理得混亂不堪,你退下去 自己仔細反省吧,我要對你進行大大地責罰。』晏子回答說:『臣子我請求改變方針和辦法來治理東阿,如果三年後還治理不好,就讓我為此事而死。』景公答應了他。這樣,到了第二年年終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績進行表彰時,景公迎上來祝賀晏子說:『您治理東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說:『臣子我從前治理東阿,不聽從私人請託,不接受財物送禮;水澤池塘的魚,全用來使貧苦百姓受益。在這個時候,百姓沒有挨餓的,可是國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東阿,聽從私人請託,接受財物送禮, 加倍徵收賦稅,少上交給國庫,用花言巧語和錢財討好近臣;水澤池塘 的魚,交給權貴人家。在這時候,挨餓的百姓已超過半數了,國君您反 倒迎接我、祝賀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東阿了,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給有才能的人讓路。』晏子說罷,拜了兩拜就退下。景公於是離開座位向晏子道歉說:『您再去治理東阿吧。東阿,是您的東阿,我不再干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