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說苑】卷13權謀詩解9害在吳國莊王取陳國將亡者不知其過 題文詩:
晉人已勝,智伯氏歸,繕甲砥兵.楚王恐召, 梁公弘曰:晉人已勝,智氏歸而,繕甲兵其, 以我為事?弘曰不患,害其在吳,吳君恤民, 而同其勞,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輕其死, 以從上使,如虜之戰,臣登山以,望見其用, 百姓之信,必勿已乎?備之若何?不聽明年, 闔廬襲郢.楚莊王也,昔欲伐陳,使人視之. 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問故.使者對曰: 其城郭高,溝壑亦深,且蓄積多,其國寧也. 王曰可伐,夫陳小國,而蓄積多,蓄積多其, 則賦斂重,賦斂重則,民怨上矣;城郭高且, 溝壑深則,民力疲矣.興兵伐之,遂取陳國. 石益謂曰:吳將亡矣!子知之乎?孫伯對曰: 晚矣子之,知之也吾,何為不知?石益曰然, 何不以諫?孫伯曰昔,桀罪諫者,紂焚聖人, 而剖王子,比干之心;袁氏之婦,絡而失紀, 其妾告之,怒而棄之;國之將亡,者豈斯人, 知其過哉?良言苦口,賢臣難遇,去賢必亡. 【原文】 晉人已勝智氏,歸而繕甲砥兵。楚王恐,召梁公弘曰:『晉人已勝智氏矣。歸而繕甲兵,其以我為事乎?』梁公曰:『不患,害其在吳乎?夫吳君恤民而同其勞,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輕其死以從上,使如虜之戰,臣登山以望之,見其用百姓之信,必也勿已乎?其備之若何?』不聽,明年,闔廬襲郢。 【譯文】害在吳國
晉國人打敗智伯以後,班師回朝。回去後他們修治武器,整頓軍備。楚王感到驚恐,召見梁公弘說:『晉人已經打敗智氏,回去又整治軍備,是否在打我們的主意呢?』梁公說:『不要擔心,禍害恐怕會來自吳國吧?吳國國君體恤百姓,並和他們同甘共苦。使人民尊重長官的命令,人民不惜犧牲生命來服從上級,使他們好像奴隸一般地上戰場。我曾經爬到山_上觀望他們,看見他們的國家獲得百姓的信賴,長此以往,其野心必然不會中止的,我們要防備他們,君上以為如何?』
楚王不聽,隔了一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擊郢都。 【原文】 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壑深,蓄積多,其國寧也。』王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蓄積多則賦斂重,賦斂重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壑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遂取陳。 【注釋】 楚莊王想攻打陳國,派人去偵察。偵察的人說:『陳國不能攻打。』莊王說:『為什麼?』回答說:『城牆十分高,溝很深,儲備非常充足。』莊王說:『陳國可以攻打。那陳國,是一個小國,但儲備多,賦稅嚴重,國民就埋怨的上面。城牆高,溝深,那是百姓的力氣就疲憊不堪。起兵攻打它,能奪取陳國。』莊王聽了,後來奪取了陳國。【原文】 石益謂孫伯曰:『吳將亡矣!吾子亦知之乎?』孫伯曰:『晚矣,子之知之也。吾何為不知?』石益曰:『然則子何不以諫?』孫伯曰:『昔桀罪諫者,紂焚聖人,剖王子比干之心。袁氏之婦,絡而失其紀,其妾告之,怒棄之。夫亡者,豈斯人知其過哉?』 【譯文】亡者不知其過
石益告訴孫伯說:『吳國快要滅亡了。你知道嗎?』孫伯說:『太遲了,你現在才知道,我怎麼會不知道呢?』石益說:『那你怎麼不勸諫呢?』孫伯說:『從 前夏桀加罪於勸諫他的人。紂王焚燒聖人,剖出王子比干的心。袁氏的太太繅絲時失了頭緒,小妾告訴她,竟被她趕走了。一個將要滅亡的人怎麼會知道他的過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