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6|回覆: 0

[家庭教育引導] 完整而獨特地看待每一個孩子

[複製連結]
瞭望智庫 發表於 2022-8-28 0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開學已經進入倒計時,很快,孩子們就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去了。實際上,很多孩子在新學期開始時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情況,甚至心理問題。

一般來說,孩子的心理問題可能來自家長、家庭,也可能來自同學、學校。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有的是因為同學關係處理不好,甚至有些年齡較小的孩子是因為學校的伙食不好,等等。還有一些學習成績突出的孩子,往往會給自己背負更多壓力,期望自己會成為最好的,以至於出現焦慮情緒。

家長首先要給予孩子信心,提供相對輕鬆的環境。要耐心詢問及傾聽孩子訴說的痛苦和困難,對孩子表達出真誠的關心和理解,並進行反覆疏導、鼓勵。

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和成人的教育問題都可以歸結為自我認知和自我引導,但又略有不同:對成人教育而言,引導只是基礎手段,但孩子還未發展成熟,所以對其引導至關重要。

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及正確引導孩子?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編輯 |蒲海燕 瞭望智庫,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孩子的教育】(光塵文化2022年7月出版)
原標題為【完整而獨特地看待每一個孩子】,原文有刪減,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一、人格統一性激發和指導着個人行為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很難了解自身情緒起伏、愛憎喜惡等心理狀態。對於孩子,即使有相關專業知識,想要了解和引導他們也是難上加難。

兒童心理狀態

兒童心理狀態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特別關注孩子心理相關的問題。不同於其他心理學體系,個體心理學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強調人格的統一性,研究人格的發展動態和表現形式的變化。

個體心理學是科學的知識,從錯誤和失敗的經驗中總結而得,是實踐的智慧。無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本身,只要掌握了個體心理學內容,都可以進行實際應用,對相關個體給予引導。

個體心理學認為人格的統一性激發和指導着個人行為,人類的行為與其心理活動同樣反映了這樣一種關係。對內心目標鍥而不捨的追求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現象。

從嬰兒期開始,孩子就無意中形成了他們的人生目標,他們朝着這個目標奮力成長,追求偉大、完美、優越。制定目標、為此奮鬥的行為體現了我們作為人類而獨有的思考和想像能力。這個目標是我們的人生指南,指導着我們的行為,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根據既定目標和生活方式而思考,而非客觀地思考。

人格具有統一性。每個個體的行為既反映着人格,又受人格的約束和塑造。如果把個體人格比作一幅畫,那我們恰恰就是這幅畫的創作者,我們是塑造自身人格的藝術家。藝術家不是完美無瑕的,也難以了解自己的內心和身體,他像普通人一樣,有弱點、會犯錯。

要知道個體在建構自身人格時是有局限性的,個體不會依據客觀事實來構建統一的人格,而是依靠對生活的主觀認識。因此,個體人格有獨特的風格和目標。

人對某一現象或事件的認識並不能客觀地反映現象或事件本身。正因如此,生活在相同世界的人類個體會千差萬別。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對身邊事物產生各種各樣的看法,這些看法有的對、有的錯,但它們都是我們塑造自我的依據。人類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遭遇失敗,我們需要謹慎處理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特別是童年早期的認知偏差,因為它們會影響成年後的生活。

以一位患者的童年經歷為例,該患者為52歲的女性,臨床表現為喜歡詆毀年長於自己的女性。她從小就生活在姐姐的光芒之下,得不到大家的關心,一直感覺很自卑。

如果我們用個體心理學中的『縱向』理論來看待這一案例,就會發現女人從幼年到生命的後期階段都存在着相同的心理機制和動因:她總是害怕自己受到輕視,也會因他人受到優待或偏愛而變得憤怒、煩躁。

即使不了解這位患者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不了解她自身人格的統一性,我們也可以利用心理學知識將她的童年經歷和成年後的表現聯繫起來。

此時,心理學家就好像是一位小說家,他需要根據特定的行動、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來構建小說人物,還要保留人物自身人格的統一性。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不僅能夠預測這位患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還可以清晰描述她獨特人格下的行動、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特徵。

二、自卑感是一把雙刃劍

人類心理活動中存在着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自卑感。

兒童自卑感

兒童自卑感

在自卑感的催化下,尋求發展和設立目標的行為參與構建了個體的人格。孩子的自卑感是與生俱來的,自卑會激發他們的想像能力,通過改善處境能夠逐漸緩解或消除自卑的心理狀態,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補償理論。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導致犯錯的可能性變大。自卑感是一把雙刃劍,它會幫助我們實現個人目標,也會讓我們對自己進行心理調整,進而導致感受和客觀現實之間的差距擴大。在自卑感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只有通過發展心理補償機制才能克服,即使最後沒能改變自卑狀態,這也是我們心理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歷。

假設有三組孩子,他們身上都明確顯現出了補償特徵。第一組孩子,患有先天殘疾;第二組孩子,在缺愛環境下成長;第三組孩子,在溺愛環境下成長。

上述三組分別代表了問題孩子的三種基本情況,通過對比分析這三種情況,我們可以了解相對正常狀態下的孩子的發展情況。

孩子先天殘疾的情況並不常見,但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大多數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了與先天殘疾的孩子類似的心理特徵。缺愛環境和溺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有相似的心理特徵。

在這三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都會有不足感和自卑感,作為補償,他們會產生一種超越常人的強烈野心。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總是相伴產生,在同一個節奏上波動,二者是在同一基本現象下產生的兩種心理感受。所以,心理狀態出現問題時,很難判斷究竟是嚴重的自卑感還是瘋狂追求優越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在案例中,我們發現,過度自卑會讓孩子為自己制定偏執的目標,這種行為會毒害他的心靈,讓他永遠得不到滿足。

這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益處,因為它是由不正常的野心所驅使的。這種野心就好像是被強行塞進了性格特徵和個人風格的外殼裏。它就像一個隨時存在的警示器,個體因此變得異常敏感,而且時刻處於警惕狀態,害怕自己受到傷害或被人超過。

個體心理學中有很多關於孩子過度自卑的案例。

長期處於這種心理狀態下的人會精神緊張,甚至舉止怪異。發展到極端狀態時,他們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負責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無論是道德層面還是心理層面,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者。

我們還發現,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選擇逃避現實和客觀事實,重新為自己構建新世界。這些人靠着白日夢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構築了內心的平靜。他們在腦海中虛構現實世界,以此來平衡現實和想像。

三、在學校受挫是一個危險信號

我們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過度自卑的心理狀態呢?

心理學家和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或個體表現出的社會情感水平。

兒童社會情感

兒童社會情感

社會情感是孩子正常成長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判斷孩子正常成長的標準。任何降低社會情感或集體情感的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帶來嚴重影響。圍繞社會情感的原則,個體心理學形成了相應的教育方法。

作為父母或監護人,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只依賴於某一個人,否則長此以往,他會很難適應未來生活。

校園生活是孩子最早要面對的嚴峻考驗之一。通過觀察孩子剛進入校園生活時的適應程度,我們可以判斷他們的社會情感水平。對於他們而言,學校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因此,校園生活,特別是和老師、同學的相處情況,真實反映了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程度。

如何讓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數人在回憶自己初入學的情景時,感覺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但如果我們在孩子開啟學校生活這件事情上給予正確引導,那麼學校生活就可以彌補孩子在嬰幼兒期形成的缺陷。

理想狀態下的學校應該是家庭和現實世界之間的協調者,它不僅僅要向孩子傳授理論知識,還應該指導他們進行實踐,教會他們生活的藝術。

目前,學校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在幫助孩子克服由父母教育造成的缺陷這個問題上,學校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所以,我們同時還需要從家庭入手,找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學校的作用有限,但它恰好可以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沒有接受過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那他們在進入學校時很可能感覺孤單。他們會受到同學們的孤立,被認為是性格古怪,隨着他們的成長,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他們的正常成長,他們逐漸成了問題孩子。

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人們往往歸咎於學校教育,而事實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的性格存在潛在缺陷,當他們開啟學校生活時,這些缺陷便逐漸顯現了出來。

行為存在問題的孩子是否能夠在學校取得進步,在個體心理學中屬於開放性問題。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學校受挫是一個危險信號。這個信號並非特指學業失敗,而是預示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它意味着這個孩子開始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有些人在童年時期遭遇挫折時,他們會繞開正常的途徑和任務,轉而尋求通往肆意而為和不勞而獲的道路。他們放棄了被社會認可的常規道路,選擇了一條小路,在這條小路上,他們可以通過獲取優越感來補償自身的自卑感。同大多數受到挫折的人們一樣,他會選擇能夠讓自己快速在心理上獲得成就感的途徑。

與遵守社會規範相比,無視社會責任、道德責任以及違反法律,更容易讓一個人立於他人之上,體會勝利者的感覺。這種選擇捷徑來獲取優越感的行為體現了內心的懦弱和無能,不管表面上看起來有多勇敢。這種類型的人只有在他篤定成功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做某件事,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四、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心理疾病

我們可以在孩子的行為中捕捉到各種跡象,這些跡象告訴我們被觀察者存在性格缺陷。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總是站不直,想找物體依靠(成人也會出現同樣的行為)。我們在訓練這類孩子時,總是急於『對症下藥』,沒有認真思考隱藏在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

經常被責罵的孩子容易存在性格缺陷

經常被責罵的孩子容易存在性格缺陷

經常會有人對這樣的孩子說:『站直,不要總是靠着東西。』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關注點不應該是他總想要靠着什麼物體的外在表現,而是他內心存在的過度依賴感。我們可以用懲罰或者獎勵的方式改變他的這個行為,但他內心存在的過度依賴感並不能因此而消失,這種依賴感會一直伴隨着他。

優秀的教育者能夠讀懂這些行為傳遞出來的信息,並且能夠感同身受,用自己的同情心治癒隱藏在行為背後的心理疾病。根據孩子的某個行為表現,我們能夠總結出多種性格特徵。

例如,從孩子站立時總想要靠着什麼物體這個行為中我們可以快速得出他具有焦慮和依賴的性格特徵。將他的情況與過往案例做對比分析,然後再重新構建此類型孩子的人格,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被溺愛的孩子。

現在我們來看另一組在缺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的性格特徵。在研究這類孩子的性格特徵時,我們可以參照反社會者這一群體的案例。

在這個群體的檔案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在童年時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虐待。所以,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冷酷、嫉妒和憎恨的性格,無法忍受他人幸福。

嫉妒型人格不僅僅存在於罪犯當中,看似正常的普通人也可能會有嫉妒型人格。這種類型的人在看管孩子時,不允許孩子比自己童年時更快樂。不僅一些父母會有這樣的態度,甚至負責照顧孩子的其他監護人也會有。

其實他們的嫉妒並不帶有惡意,只是受虐待孩子成年後自然流露出的心態。從嫉妒型人格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很多伴隨着他們成長的『至理名言』,例如『孩子不打不成器』。

我們有無數的證據和實例來證明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死板、專制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拉大了教育者與孩子的距離。

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研究不同症狀,找出症狀之間的聯繫,進而建立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幫助我們找出內在的心理過程。心理的每一個方面都反映了人格,只有我們在所有方面都發現了相同的特徵時,研究才算成功。

因此,個體心理學不僅是科學知識,還是一門藝術。我們不能將個體心理學的概念系統、死板、機械化地應用到個體身上。個體是研究的核心,不能僅通過個體的一兩種表現就得出最終結論,我們需要找出所有能夠支撐假設的潛在表現。

例如,在證實預先假設前,我們需要在個體行為的各個方面都找出了相同的固執和悲觀特徵,才能確定他具有固執和悲觀的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個體並不理解自己的行為表現,因此無法隱藏真正的自我。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對待自我的態度並不能幫助我們準確地解讀他的人格,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這個人的行為以及結合他自身情況對這些行為做出解釋。

雖然患者不會有意說謊,但我們還是應該知道他們有意識的思維和無意識的動機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而縮小這個差距的最佳人選就是客觀且具有同情心的旁觀者。不管這位旁觀者是心理學家、父母還是教師,都應該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解讀。由此可以發現,人們無意中的行為也都帶有目的

五、用社會化程度來衡量成長情況

在人類個體和社會生活中存在三個基本問題,個體對這三個基本問題的態度反映了他最真實的自我。

兒童真實的性格培養

兒童真實的性格培養

第一個基本問題是社會關係。

社會關係可以體現在具體任務上,比如說,交朋友、與他人友好相處。個體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認為朋友、社會關係完全與他無關,他也不需要解決這些社交問題,那麼『不在乎』就是他的答案。通過他的答案,我們可以總結出這個人的人格方向和結構。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社會關係並不局限於交朋友、與他人見面,它還涉及友誼、合作、真誠和忠誠等抽象概念,這些都屬於對社會關係的理解。

第二個基本問題是如何度過人生。

具體而言,就是我們想在社會分工中承擔什麼角色。如果這個社會問題是由多個個體來決定,由我和你之間的關係來決定,那麼本質上可以看作人類和地球的基本關係。我們可以把全人類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和地球建立相互關係。人類想從地球上得到什麼?

跟第一個問題一樣,第二個問題即職業問題的答案也並不是單方面的。它不屬於個人問題,而是關乎人與地球的相互關係,人們無法完全靠自己解決。成功不是由個人意志決定的,而是與客觀現實有關。所以,個體對於職業問題的回答,以及他的思考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展現了他的人格和對生活的態度。

第三個基本問題來自人類被分為兩性的事實。

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不是主觀的,也不屬於個人範疇,需要根據關係內在的客觀邏輯來尋找答案。『我對異性的看法是什麼?』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都不是完全正確的,只有考慮了所有與性別關係相關的問題後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愛情和婚姻中的問題,需要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任何偏離的方式都意味着人格存在缺陷。不恰當地處理愛情和婚姻問題會引發各種不良後果,我們可以根據個體潛在的人格缺陷來解讀這些不良後果。

根據對上述三個基本問題的回答,可以確定個體的生活方式和具體目標。這個目標對人們來說意義重大,目標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所有行動也都會反映出這個目標。

例如,某個人的目標是成為一名研究人員,這個目標在生活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那麼這個人解決所有問題的方式都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出這個目標。

在所有的解決方法都具有建設性作用時,他就會感覺很快樂,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也是有能力的,這些感受都源自有意義的建設性活動。當目標消極,僅能體現個人利益,在生活中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時,那他會發現自己連那些基本問題都解決不了。他也會因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而悶悶不樂。

上述三個基本問題相互聯系。在社會生活中,這些基本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具體任務,而這些任務只有在社會或公共環境下才能實現,也就是在社會情感的基礎上實現。

任務最早出現於童年早期,隨着社會生活的刺激,孩子的感官會逐漸發展成熟。在孩子看、說、聽的過程中,以及與兄弟姐妹、父母、親戚、同事、朋友和老師的交往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任務。這些任務總是在與他人或社會的互動中產生,所以,逃避社交的人是迷茫的。

個體心理學堅持認為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才是『正確的』。不符合社會標準的方法是不正確的,它們違反了法律法規和客觀現實。

對於錯誤行為實施者來說,錯誤行為會讓他毫無價值感;對於錯誤行為承受者來說,他們若進行報復,則會產生更加強烈的無價值感。違反社會標準的行為會破壞內心固有的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存在於內心深處。

個體心理學強調用孩子的社會化程度來衡量他們的成長情況,藉此能更加容易地了解和評估孩子的生活方式。通過觀察孩子的生活問題可以看出他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正確的』準備,即是否具有社會情感,比如是否有勇氣、是否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否有積極的目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