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5|回覆: 0

[其他] 【晏子春秋】卷5內篇雜(上)詩解21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大不踰閑小出入可)22晏子之魯進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23曾子將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君子慎擇汩常移質習俗移性)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22 20:3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卷5內篇雜(上)詩解21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大不踰閑小出入可)22晏子之魯進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23曾子將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君子慎擇汩常移質習俗移性)題文詩: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子貢返曰:
孰謂晏子,習於禮乎?夫禮記曰:登階不歷,
堂上不趨,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謂,
習於禮者?晏子既已,有事魯君,退見仲尼,
仲尼曰禮,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子反此乎?晏子曰嬰,聞兩楹間,君臣有位,
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來速,是以登階,
歷堂上趨,以及位也.君授玉卑,跪以下之.
且吾聞之,大不踰閑,小出入可.及晏子出,
仲尼送以,賓客之禮,不計之義,惟晏子也,
為能行之.晏子之魯,朝食進饋,膳有豚焉.
晏子謂曰:去其二肩.晝者進膳,豚肩不具.
侍者乃曰;膳豚肩亡.晏子之曰:釋去之矣.
侍者曰我,能得其人.晏子曰止.吾聞量功,
而不量力,則民力盡;藏余不分,則使民盜.
子之教我,所以改之,而無教我,求其人也.
曾子將行,晏子送曰: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吾請以言,之以軒乎?曾子曰言.晏子乃曰:
今夫車輪,山之直木,良匠揉之,其圓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故,君子檃栝,不可不慎.
和氏之璧,井裏之困,良工修之,為存國寶,
君子慎修.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
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賈匹馬矣.
非蘭本美,所湛然子,必求所湛.嬰聞君子,
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求士,求士避患.
嬰亦聞之,汩常移質,習俗移性,不可不慎.
【原文】

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第二十一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子貢反,報曰:『孰謂晏子習於禮乎?夫禮曰:'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習於禮者?』
晏子既已有事於魯君,退見仲尼,仲尼曰:『夫禮,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
晏子曰:『 嬰聞兩檻之閒,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來遬,是以登階歷堂上趨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聞之,大者不踰閑,小者出入可也。』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不計之義,維晏子為能行之。
21【譯文】
晏子出使魯國,孔子命令及門弟子前去觀看,子貢回來,報告說:『誰說晏子熟習於禮?【禮】中說: '上台階不能越級,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給玉器不能下跪。」現在晏子全部與此相反,誰說晏子是熟習禮的人呢?』晏子結束了對魯君的拜謁後,離開宮廷去見孔子。孔子說:『禮儀的規則,上台階不能越級,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給玉器不能下跪。先生違反了這些嗎?』晏子說:『我聽說兩堂之間,君臣各有其位,君王走一步,臣子走兩步。魯君走來得快,所以我上台階跨越而行,在堂上快步走以按規定的時間到達我的位置。君王授受玉時身子低伏,所以跪下以比他更低。而且我聽說,大的方面不超越禮的規則,小的方面有些出入是可以的。』晏子出去了,孔子以賓客之禮相送,(返回後對及門弟子說):『不合常規的禮,只有晏子能夠實行。』
【原文】
晏子之魯進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晏子之魯,朝食進饋膳,有豚焉。
晏子曰:『去其二肩。』
晝者進膳,則豚肩不具。
侍者曰:『膳豚肩亡。』
晏子曰:『釋之矣。』
侍者曰:『我能得其人。
晏子曰:『止。吾聞之,量功而不量力,則民盡;藏余不分,則民盜。子教我所以改之,無教我求其人也。』
22【譯文】

    晏子到魯國去,早晨送來的飯食有小豬。晏子說:『把它的兩個前腿藏起來。』白天送來飯食,小豬的前腿就沒有了。侍者說:『食用的小豬沒了前腿。』晏子說:『算了吧。』侍者說:『我能找到偷豬腿的人。』晏子說:『別去。我聽說,凡事只考慮成效而不考慮民力,就會使民力竭盡;藏起剩餘之物不分給百姓,就會使百姓偷盜。先生教我如何改變這種事的方法,而不要教我怎樣找到那個偷盜之人。』

【原文】

曾子將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第二十三

曾子將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吾請以言之,以軒乎? 』
曾子曰:『請以言。』晏子曰:『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雖有槁暴,不復嬴矣(1),故君子慎隱揉(2)。和氏之璧,井裏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賈匹馬矣。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願子之必求所湛。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游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嬰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23【譯文】
曾子將要遠行,晏子為他送行,說:『君子送給人車子,不如送給人話語。我是送給你話語呢,還是車子呢?』曾子說:『請給我話語。』晏子說:『現在那些車輪,本是山中筆直的樹木,靈巧的工匠使它彎曲,讓它同規那樣圓,即使再加曬乾,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小心那種隱形的彎曲。和氏璧本是鄉裏的門檻,靈巧的工匠修治它,就成了收藏在國都中的寶物,所以君子用心修治自身。現在那蘭草,三年長成,用苦酒浸泡過後,君子不親近它,百姓也不佩帶。若用麋肉醬浸泡它,則相當於一匹馬的價格。不是蘭草好,浸泡它的東西使它這樣啊。希望您一定要找合適的浸泡物。我聽說,君子居住一定選擇鄰居,出遊一定靠近賢士。選擇居住地是為了尋求賢士,尋求賢士是為了避開禍患。我聽說,外界的干擾能改變人的本質,習慣風俗會改變人的性情,不能不小心呀。』
(1)孫星衍云:「楊倞註:『嬴。』荀子勸學篇:『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按『嬴』、『挺』聲相近。」◎則虞案:荀子勸學、大略篇兩注引皆作「贏」。「不復贏者」指革轂而言,考工記輪人「轂雖敝不藃」,鄭玄云:「藃,藃暴,即槁暴也。」疏:「革不着木必有暴起。」又「幬必負干」,註:「革轂相應,無贏不足。」「槁暴」者,木不足而革有贏也;「贏」者,革有贏而木不足也。槁暴為其因,贏不足為其果,獨言「贏」者,省詞耳。作「嬴」者,借字。

  〔2〕孫星衍云:「荀子大略篇:『君子之檃括,不可不謹也,慎之。』『隱』與『檃』通,謂檃括。荀子性惡篇:『枸木必將待檃括蒸矯然後直。』」
【荀子】卷27大略篇:
【原文】
  曾子行,晏子從於郊<1>,曰:『嬰聞之: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嬰貧無財請假於君子<2>,贈吾子以言:乘輿之輪<3>,太山之木也,示諸檃栝<4>,三月五月,為幬采敝<5>,而不反其常<6>。君子之檃栝<7>,不可不謹也。慎之!蘭茞稿本<8>,漸於蜜醴<9>,一佩易之。正君漸於香酒,可讒而得也。君子之所漸,不可不慎也。』
  〔注釋〕
  <1>晏子:見 27.63 注<2>。據【史記·齊太公世家】,晏嬰死於齊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而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即出生於公元前505年。所以此文所述當為古代傳說,並非實事。 <2>假:不真。假於君子:冒充君子。這是謙虛之辭,謙稱自己無德,但因為無財,所以姑且冒充君子贈言而不贈財。 <3>乘[shèng 音剩]輿:天子、諸侯乘坐的馬車。 <4>示:通『寘』[zhí 音置],置。 檃栝:見第二十三篇注。 <5>為:猶『則』。 幬[dào 音到]:覆蓋。 采:當為『革』字之誤。幬革:指纏束於車轂周圍的皮革。參見【周禮·考工記·輪人】。 (采:菑,車輻插入轂中的部分)<6>反:通『返』,回覆。常:平常。指木材未加工時的筆直形狀。 <7>檃栝:喻指正身的工具——禮制。 <8>茞[chái 音柴]上聲,一讀[zhǐ 音紙]:同『芷』。 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藥。 <9>漸[jiān 音尖]:浸。

  〔譯文〕
  曾子要走了,晏子跟着送到郊外,說:『晏嬰聽說過這樣的話:'君子用言語贈送人,百姓用財物贈送人。」我晏嬰貧窮沒有財物,請讓我冒充君子,拿話來贈送給您:馬車的輪子,原是泰山上的木頭,把它放置在整形器中,經過三五個月就做成了,那麼就是裹住車轂的皮革壞了,也不會恢復到它原來的形狀了。君子對於正身的工具,不能不謹慎地對待啊,要慎重地對待它!蘭芷、稿本等香草,如果浸在蜂蜜和甜酒中,一經佩帶就要更換它。正直的君主如果泡在香酒似的甜言蜜語中,也會被讒言俘虜。君子對於所漸染的環境,不能不謹慎地對待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