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2|回覆: 0

[史學] 【史記貨殖列傳】詩解5漢開關梁馳山澤禁物莫不通關中要道富賈什居其六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4-14 09: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記貨殖列傳】詩解5漢開關梁馳山澤禁物莫不通關中要道富賈什居其六
題文詩:
猗頓也由,用盬鹽起.邯鄲郭縱,鐵冶成業,
與王埒富.烏倮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
間獻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畜,畜至用谷,
馬牛.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時與列,
臣朝請而,巴寡婦清,其先,丹穴而擅,
其利數世,家亦不訾.寡婦,能守其業,
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
客之為築,女懷清台.夫倮鄙人,牧長清者,
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
朝初,海內為一,開關梁馳,山澤之禁,
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物莫不通,
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也.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裏,
自虞夏貢,以為上田,公劉適邠,王季在岐,
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民猶有,先王遺風,
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邪為.及秦文孝,
德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多賈.獻孝公徙,
櫟邑櫟邑,北卻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
武孝昭,治咸陽,因以漢都,長安諸陵,
四方輻湊,並至而會,地小人眾,故其民益,
玩巧事末.南則巴蜀.巴蜀沃野,地饒卮姜,
丹沙石銅,鐵竹木器.南御滇僰,仆.
西近邛笮,笮馬旄牛.四塞,棧道千裏,
無所不通,唯褒斜道,綰轂其口,以多易鮮.
天水隴西,北地上郡,關中,西有羌中,
之利北有,戎翟畜牧,為天下饒,然地窮險,
唯京師要,其,關中地於,天下三分,
之一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原文】
猗頓用盬鹽起①。而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②,與王者埒富③。【注釋】①用:以,由於。盬:古鹽池名,在今山西臨猗縣南。起:起家,發家。②成業:成就家業。③埒(liè,列):相等,等同。
【譯文】
猗頓由於經營河東鹽池的鹽而發財,成為富甲天下的巨賈。而邯鄲的郭縱以冶鐵成就事業,與王者埒富。

【原文】

烏氏倮畜牧①,及眾②,斥賣③,求奇繒物④,間獻遺戎王⑤。戎王什倍其償⑥,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⑦。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⑧,以時與列臣朝請⑨。而巴(蜀)寡婦清⑩,其先得丹穴(11),而擅其利數世(12),家亦不訾(13)。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14)。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15),為築女懷清台(16)。夫倮鄙人牧長(17),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18),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19)?【注釋】
①倮:人名。秦時大畜牧主。②及眾:等到牲畜繁殖眾多時。③斥賣:變賣、拿去賣掉。④求奇繒物:尋求奇異之物和絲織品。繒:絲織品總稱。⑤間:秘密地、悄悄地。遺:贈送,給予。⑥什倍:十倍。償:償還。⑦至:以至,甚至。用谷量馬牛:以山谷為單位來計算馬牛的數量。意為給的馬牛過多,無法用『匹』、『頭』計算。⑧比封君:與封君並列,地位差不多。比:比照,並列,挨着。⑨以時,按規定時間。朝(cháo,潮)請:朝見。請,謁見。⑩巴:指寡婦清所在之邑。清:人名。(11)先:先人,祖上。丹穴:丹砂礦。(12)擅:獨攬、獨得。(13)家:家產。不訾:不計其數。訾:通『貲』。計量。(13)見:被。(14)以為貞婦:認為她是貞婦。客之:以賓客之禮待她。(15)女懷清台:在今四川長壽縣南。(16)鄙人:邊鄙之人,即邊民。鄙,邊遠之地。牧長:畜牧主。(17)禮抗萬乘:與皇帝分庭抗禮。萬乘:擁有萬輛兵車的統治者,此指皇帝。(18)豈非以富邪:難道不是因為有錢嗎?豈:難道。以:因為、憑藉。
【譯文】
烏氏倮經營畜牧業,等到牲畜繁殖眾多之時,便全部賣掉,再購求各種奇異之物和絲織品,暗中獻給戎王。戎王以十倍於所獻物品的東西償還給他,送他牲畜,牲畜多到以山谷為單位來計算牛馬的數量。秦始皇詔令烏氏倮位與封君同列,按規定時間同諸大臣進宮朝拜。而巴郡寡婦清的先祖自得到硃砂礦,竟獨攬其利達好幾代人,家產也多得不計其數。清是個寡婦,能守住先人的家業,用錢財來保護自己,不被別人侵犯。秦始皇認為她是個貞婦而以客禮對待她,還為她修築了女懷清台。烏氏倮不過是個邊鄙之人、畜牧主,巴郡寡婦清是個窮鄉僻壤的寡婦,卻能與皇帝分庭抗禮,名揚天下,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富有嗎?

【原文】
漢興①,海內為一,開關梁②,馳山澤之禁③,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④,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⑤。
【注釋】
①漢興:漢朝興起。即漢朝建立。②關梁:水陸交通要地。關:關口。梁:橋樑。③馳:放鬆,開放。山澤之禁:山澤中的出產為國家專利,嚴禁百姓開採。禁:禁令。⑤賈:商人。周流:通行,遍行。⑤徙:遷移。豪傑:豪強。諸侯:指戰國時舊諸侯。京師:國都。
【譯文】
漢朝興起,天下統一,便開放關卡要道,解除開採山澤的禁令,因此富商大賈得以通行天下,交易的貨物無不暢通,他們的欲望都能滿足,漢朝政府又遷徙豪傑、諸侯和大戶人家到京城。

【原文】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①,膏壤沃野千裏,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②,而公劉適邠③,大王、王季在岐④,文王作豐⑤,武王治鎬⑥,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⑦,殖五穀⑧,地重⑨,重為邪⑩。及秦文、(孝)〔德〕、繆居雍(11),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12)。獻(孝)公徙櫟邑(13),櫟邑北卻戎翟(14),東通三晉(15),亦多大賈。(武)〔孝〕、昭治咸陽(16),因以漢都(17),長安諸陵(18),四方輻湊並至而會(19),地小人眾,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20)。南則巴蜀(21)。巴蜀亦沃野,地饒卮、姜、丹沙、石、銅、鐵、竹、木之器(22)。南御滇僰(23),僰僮(24)。西近邛笮(25),笮馬、旄牛(26)。然四塞(27),棧道千裏(28),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29),以所多易所鮮(30)。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31),唯京師要其道(32)。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33),而人眾不過什三(34);然量其富,什居其六(35)。【注釋】
①河:黃河。華:華山。②貢:賦稅。傳說中夏代的租賦制度。上田:上等田地。③適:到……去。邠:同『豳』。④大王:即周太王,古公亶父。⑥作豐:興建豐邑。豐:豐京。⑥治鎬:治理鎬京。⑦好稼穡(sè,色):喜好農業生產。稼:種穀。穡:收谷。⑧殖:種植。⑨地重:以地為重,重視土地的價值。⑩重為邪:把做壞事看得很嚴重。即很難去做壞事。(11)及:等到。文:指秦文公。德:指秦德公。繆:通『穆』。指秦穆公。(12)隙隴蜀之貨物:地居隴蜀貨物交流的要道。隙:間孔、要道。(13)獻公:指秦獻公。(14)卻:退,御。翟:同『狄』。(15)三晉:戰國時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立國,故稱三晉。此指原三晉之地。(16)孝:指秦孝公。昭:指秦昭王。(17)因以漢都:漢朝藉此而做為都城。因:憑藉、沿襲。(18)長安諸陵:指長安附近諸皇陵所在地,亦即諸陵縣。(19)會:會聚,會合。(20)益:更加。事:做,從事。末:末業。指商業。(21)南:指秦嶺以南。(22)卮:梔子,可以入藥或制顏料。(23)御:抵禦。(24)僰僮:僰地多出僮僕。漢代僰人常被販賣為奴。(25)邛(qióng,窮)笮(zuó,昨):均古族名,國名。(26)笮馬、旄牛:笮地出產的馬和旄牛。(27)四塞:四周閉塞。(28)棧道:在險絕的山上用竹木架成的道路。(29)褒斜:即褒斜道。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兩河谷得名。兩水同出秦嶺太白山:褒水南注漢水,谷口在舊褒城縣北十裏;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湄縣西南三十裏。漢武帝時曾發數萬人治褒斜水道,欲使通漕運,未成;其陸道則自漢以後長期間為往來秦嶺南北重要通道之一。綰轂:挖扼,勾聯。比喻處於中樞地位,對各方面起聯絡、扼制的作用。(30)所多:多餘之物。易:交換。所鮮:缺少之物。鮮:少。(31)窮險:阻塞不通,地勢險要。(32)要:要約、約束。(33)於天下三分之一:占天三分之一。(34)人眾:人口。什三:十分之三。(35)什居其六:十份中佔有六份。即佔十分之六。
(卓註:櫟邑(Li yi),古都邑名,春秋時鄭國別都,在今河南省禹州市。
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亦稱狄人)入據櫟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陽,改稱陽翟(音狄))
【譯文】
關中地區從汧、雍二縣以東至黃河、華山,膏壤沃野方圓千裏。從有虞氏、夏后氏實行貢賦時起就把這裏作為上等田地,後來公劉遷居到邠,周太王、王季遷居岐山,文王興建豐邑,武王治理鎬京,因而這些地方的人民仍有先王的遺風,喜好農事,種植五穀,重視土地的價值,把做壞事看得很嚴重。直到秦文公、德公、穆公定都雍邑,這裏地處隴、蜀貨物交流的要道,商人很多。秦獻公遷居櫟邑,櫟邑北御戎狄,東通三晉,也有許多大商人。秦孝公和秦昭襄王治理咸陽,漢朝藉此做為都城;長安附近的諸陵,四方人、物輻湊集中於此,地方很小,人口又多,所以當地百姓越來越玩弄奇巧,從事商業。關中地區以南則有巴郡、蜀郡。巴蜀地區也是一片沃野,盛產梔子、生薑、硃砂、石材、銅、鐵和竹木之類的器具。南邊抵禦滇、僰,僰地多出僮僕。西邊鄰近邛、笮,笮地出產馬和旄牛。然而巴蜀地區四周閉塞,有千裏棧道,與關中無處不通,唯有褒斜通道控扼其口,勾聯四方道路,用多餘之物來交換短缺之物。天水、隴西、北地和上郡與關中風俗相同,而西面有羌中的地利,北面有戎狄的牲畜,畜牧業居天下首位。可是這裏地勢險要,只有京城長安要約其通道。所以,整個關中之地佔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也不過占天下十分之三;然而計算這裏的財富,卻占天下十分之六。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