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曰:伯冏!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咸懷忠良。聰明,聽視遠也;齊通,無滯礙也。臣雖官有尊卑,無不忠良。 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給侍進御,僕從從官,官雖微,無不用中正之人。 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弗欽;小臣皆良,僕從皆正,以旦夕承輔其君,故君出入起居,無有不敬。 發號施令,罔有弗臧。下民祗若,萬邦咸休。言文武發號施令,無有不善,下民敬順其命,萬國皆美其化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古人選用人才的方法
伯冏,大臣的名字,周穆王命他做太僕正。齊聖,孔穎達疏:『齊,中也,每事得中。聖,通也,通知諸事。』侍御僕從,蔡沈【書集傳】:『侍,給侍左右者。御,車御之官。僕從,太僕群仆,凡從王者。』『侍』,在王的左右侍奉的人。『御』,為王駕車的人。『僕從』,包括太僕正,還有各種服務於王的人,種類非常多。 周穆王在任命伯冏時這樣說:『伯冏啊!昔日文王、武王,聽無不聞,視無不見,每事得中,凡事通達。大小臣子都懷有忠良之心。』聰明,聽視遠也;齊通,無滯礙也。臣雖官有尊卑,無不忠良。聰明,視聽能達到很遠的意思。齊通,沒有滯礙的意思。眾臣雖官位有尊卑之別,但沒有不忠誠良善的。那些侍奉左右的、駕駛車馬的以及僕從等,無不是品行端正之人。給侍進御,僕從從官,官雖微,無不用中正之人。從負責日常生活起居的近侍人員,到陪護外出的隨從人員,官職雖微,無不選用中正之人。他們朝夕侍奉、輔助其君主。君主出入起居,沒有不恭敬的。小臣皆良,僕從皆正,以旦夕承輔其君,故君出入起居,無有不敬。小臣及僕役都良善,不分晝夜地承侍輔佐自己的君主,所以君王的出入起居沒有不恭敬的。發號施令,沒有不善的。下民恭敬順從,萬國皆稱美君王的教化。言文武發號施令,無有不善,下民敬順其命,萬國皆美其化也。說的是文王、武王發佈各種號令,沒有不善的,下民恭敬承順,四方各國都讚美周王的教化。 古人特別重視選用身邊的人員,【韓子】中告訴人們,如果君主、領導者親近君子,遠離小人,事業就會昌達。相反,如果親近小人,遠離君子,事業就會衰敗。一般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怎樣辨別身邊的人是奸臣還是賢人?【韓子】中說:『凡奸臣者,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勢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 奸臣小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凡是奸臣小人,都願意順從君主的心思去做,目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寵幸。因此,君主認為好的事,他們一定跟着讚嘆;君主所憎惡的事,他們一定跟着詆毀,這就是奸臣。當然,如果君主說得對,跟着去讚嘆;所憎惡的也是正當的,跟着去詆毀,這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君主所憎惡的是不對的事,臣子也跟着詆毀,這就是一味順從、諂媚、巴結,這就是奸臣。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非常短命,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皇帝任用了奸佞之臣所致。 所以,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不會把阿諛奉承的人放在身邊,也不會任用結黨營私的人治理朝政,因為結黨營私的人會排除異己,真正德才兼備的人會因為他們的嫉妒心而被棄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