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譚(東漢)【新論】卷4言體詩解1言是計當遭變用權常守正道見事不惑內有度量 題文詩: 人耳目所,聞見心意,所知識情,性所好惡, 利害去就,皆同務焉.若材能有,大小智略, 有深淺聽,明有暗照,質行薄厚,亦則異度. 非有大材,深智不能,見其大體.大體者皆, 是當之事.言是計當,遭變用權,常守正道, 見事不惑,內有度量,不可傾移,誑以譎異, 為知大體.如無大材,雖威權如,王翁察慧, 如公孫龍,敏給猶如,東方朔也,言災異如, 京君明及,博見多聞,書至萬篇,為儒教授, 數百千人,只益不知,大體焉維,王翁過絕, 世人有三,其智足以,飾非奪是,辨能窮詰, 說士威則,能震懼群,又數陰中,不快己者. 群臣莫能,抗答其論,莫敢干犯,匡諫故卒, 以致亡敗,其不知大,體之禍也.夫帝王之, 大體者則,高帝是矣.高帝有曰:張良蕭何, 韓信三子,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 此其知大,體之效也.王翁始秉,國政自以, 通明賢聖,而謂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故, 舉措興事,輒欲自任,不與諸明,者習通共, 苟直意發,得之而用,是以稀獲,其功效焉, 故卒遇破,亡此不知,大體者也.高帝懷大, 智略能自,揆度群臣,制事定法,常謂曰庳, 而勿高也,度慮吾所,能行為之.憲度內疏, 政合於時,民臣樂悅,為世所思,知大體者. 題解
本篇主要是通過漢高祖和王莽兩位歷史人物的對比,告訴我們為政者真正要識大體,必須要從當下的國情出發,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大體者,皆是當之事也)。
【原文】
凡人耳目所聞見,心意所知識,情性所好惡,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務焉。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淺,聽明有暗照[62],質行[63] 有薄厚,亦則異度焉。非有大材深智,則不能見其大體[64]。大體者,皆是當之事也。夫言是而計當,遭變而用權[65] ,常守正[66] ,見事不惑,內有度量,不可傾移,而誑以譎異[67] ,為知大體矣。如無大材,則雖威權如王翁,察慧[68] 如公孫龍[69] ,敏給[70] 如東方朔[71] ,言災異如京君明[72] ,及博見多聞,書至萬篇,為儒教授數百千人,只益不知大體焉。維王翁之過絕[73] 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飾非奪是,辨能窮詰說士,威則震懼群,又數陰中[74] 不快己者。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論,莫敢干犯匡諫,卒以致亡敗,其不知大體之禍也。 [62]聽明有暗照:明,視力。暗,晦暗、不亮。照,明亮。
[63] 質行:品德操行。
[64]大體:有關大局的道理。
[65]用權:採用權變的辦法。
[66] 守正:恪守正道。
[67] 譎異:怪誕奇異。
[68]察慧:聰明有智慧。
[69]公孫龍:戰國時期趙國人,名家代表人物,曾做過平原君的門客。他善於辯論,力倡『白馬非馬』之說, [70]敏給:猶敏捷。
[71] 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 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得重用。一生著述甚豐,後人匯有【東方太中集】。
[72] 京君明:京房(公元前77年一公元前37年),字君明,東郡頓丘(河南省清豐西南)人。西漢學者,易學『京氏學』的開創者。本姓李,字君明,史傳說他『推律自定為京氏』。曾就學於孟喜門人易學家焦延壽,詳於災異,開創了京氏易學,有【京氏易傳】存世。元帝時立為博士,有志於革除朝政弊端,因劾奏石顯之黨而被殺。
[73] 過絕:超越,超過。
[74] 中:陷害。 【譯文】 大凡人的耳目所聽到和見到的,心理和意識所認知的,性情所喜好或厭惡的,面對利益和禍害所棄所求的,每個人基本都是相同的。至於才能有大小,智慧和謀略有深淺,聽覺和視覺有暗明,品德操行有薄厚,那就有不同的程度了。沒有出眾的才能和深邃的智慧,就不能明見大體。所謂大體,都是恰當合適的事情。所說之言正確,所出之計得當,遭遇變故而能隨機應變,平常恪守正道,遇事不惑,內心有主見,不會因欺詐迷惑而動搖,這就是知大體者。 假如沒有傑出的才能,那麼即使有像王莽那樣的威勢和權力,有像公孫龍那樣的智慧辯才,有像東方朔那樣的機敏,預言災異具有像京房那樣的能力,以及博見多聞,著書萬篇,教授儒生百千人,也只是更不知大體而已。王莽超過世人的地方有三點:他的智謀足以顛倒是非,辯才能徹底詰難遊說之士,威勢則能震攝臣下。他又多次暗算不合自己心意之人。所以群臣沒有人能抗辯他的謬論,沒有人敢冒犯他而匡正規諫,最終導致他的失敗滅亡,這就是不懂得大體的禍患。
【原文】夫帝王之大體者,則高帝是矣。高帝日:『張良、 蕭何、韓信[75] ,此三子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故得天下。』此其知大體之效也。 【譯文】 帝王中稱得上識大體的,漢高帝是一個。高帝說:『張良、 蕭何、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豪傑。我能任用他們,所以能得天下。』這就是他識大體的證明。
【原文】
王翁始秉國政,自以通明[76] 賢聖,而謂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舉措興事,輒欲自信任,不肯與諸明習者通共,苟直意而發,得之而用,是以稀獲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此不知大體者也。高帝懷大智略,能自揆度[77] ,群臣制事定法,常謂日:『庳 [78]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為之。』憲度[79] 內疏,政合於時,故民臣樂悅,為世所思,此知大體者也。【譯文】 王莽初掌國政,自認為開通賢明、德才極高,而認為臣下們的才智沒有能超出其上的,因此言行舉動、興辦政事,都是那樣自信,不肯和各位明事理、有才智的人交流溝通,隨意地憑主觀想像發表意見,想出一個辦法就運用,所以很少能取得功效,因此終於遭到破敗滅亡,這就是不識大體的人。漢高帝胸有大智謀略,能夠自我估量,群臣處理事務、制定法度時,高帝常對他們說:『 標準不要定得太高,要考慮我所能做到的去做。』於是法度寬鬆,政令適合時宜。所以,百姓和臣下都歡樂喜悅,高祖亦被後世懷念,這就是識大體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