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15|回覆: 0

[中醫針灸] 耳針操作方法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09-9-19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1.毫針法是利用毫針針刺耳穴,治療疾病的一種常用方法。其操作程序如下:

  (1)定穴和消毒:診斷明確後,用探棒或耳穴探測儀將所測得的敏感點或耳穴作為針刺點。行針刺之前耳穴必須嚴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的乙醇脫碘,待乙醇干後施術。

  (2)體位和進針 一般採用坐位,如年老體弱、病重或精神緊張者宜採用臥位,針具選用26―30號粗細的0.5--1寸長的不鏽鋼針。進針時,醫者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針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針刺的深度,又可以減輕針刺疼痛。然後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針,在刺激點針刺即可,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進針也可。刺入深度應視患者耳廓局部的厚薄靈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膚2―3分,達軟骨後毫針站立不搖晃為準。刺入耳穴後,如局部感應強烈,患者症狀往往有即刻減輕感;如局部無針感,應調整針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強度和手法依病情、體質、證型、耐受度等綜合考慮。

  (3)留針和出針:留針時間一般約15―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針時間適當延長,兒童、年老者不宜多留。留針期間為提高療效,可每隔10min運針1次。出針是一次治療的結束動作,醫者左手托住耳廓,右手迅速將毫針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壓迫針眼,以免出血。

  2.電針法    是毫針法與脈衝電流刺激相結合的一種療法,臨床上更適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內臟痙攣、哮喘諸證。
  針刺獲得針感後,接上電針機兩個極,具體操作參照電針法。電針器旋扭要慢慢旋動,逐步調至所需刺激量,切忌突然增強刺激,以防發生意外。通電時間一般以l0一20min為宜。

  3. 埋針法    是將皮內針埋入耳皮治療疾病的方法,適用於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續刺激、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的目的。
  使用時,左手固定常規消毒後的耳廓,右手用鑷子挾住皮內針柄,輕輕刺入所選耳穴,再用膠布固定。一般埋患側耳廓,必要時埋雙耳,每日自行按壓3次,每次留針3―5日,5次為一療程。

  4.壓丸法    即在耳穴表面貼敷壓丸替代埋針的一種簡易療法,又安全無痛,無副作用,目前廣泛應用於臨床。
  壓丸所選材料可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油菜籽、小米、綠豆、白芥子等。臨床現多用王不留行和磁珠,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適宜。
  應用時將王不留行或磁珠貼附在0.6cm×0.6cm大小膠布中央,用鑷子挾住貼敷在選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每穴按壓30-60秒,3―7日更換1次,雙耳交替。刺激強度以患者情況而定,一般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衰弱者用輕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證宜用強刺激法。

  5.穴位注射法    用微量藥物注入耳穴,通過注射針對穴位的刺激和藥物的藥理作用,協同調整機體功能,促進疾病恢復,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般使用結核菌素注射器配26號針頭,依病情吸取選用的藥物,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耳穴的皮內或皮下,行常規皮試的操作,緩緩推入0.1-0.3ml藥物,使皮膚成小皮丘,耳廓有痛、脹、紅、熱等反應,完畢後用消毒干棉球輕輕壓迫針孔,隔日1次。

  6. 注意事項
  ①嚴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結構特殊,針刺前必須嚴格消毒,有傷面和炎症部位禁針。針刺後如針孔發紅、腫脹,應及時塗2. 5%碘酒,防止化膿性軟骨膜炎的發生。
  ②對扭傷和有運動障礙的患者,進針後宜適當活動患部,有助於提高療效。
  ③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應禁針。
  ④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和伴有高度貧血者不宜針刺,對嚴重心臟病、高血壓者不宜強刺激法。
  ⑤耳針治療時亦應注意防止發生暈針,萬一發生應及時處理。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