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9|回覆: 0

崇禎究竟死在哪兒(圖)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0-6-2 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2491190598891.jpg

' s# a, }/ R" V' |: Q1 z3 N% s; E7 `

$ ?7 ?$ x9 U, m9 k0 @2 t6 L4 S4 [
崇禎
# K% o" w2 B( y3 Y! \& ^
. c/ I2 O8 z* l9 J
W020100602491192437005.jpg

+ A' r, \: R6 U  O" H
4 L( d% {) @: m5 [, v  S" B
熊仔/供圖

0 E# J# f  ~2 _8 d) G" t

: S) ~9 }6 x) C9 ?0 M* f
    崇禎自縊於景山,遺址至今猶存,且有石碑為證,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已是常識。但事實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5 N% u; a9 e9 B( W8 Q! }' e
9 P6 A  d" r( T1 ^8 E/ i
    1644年,李自成兵臨城下,一場突發的瘟疫嚴重削弱了守城明軍的戰鬥力,據史料記載,20萬大軍能登城的不過6000,且多為羸弱之卒。明北京內城牆12公裏,外城牆14公裏,就算皇城不佈防,每名士兵平均也要守50米左右,絕無堅持的可能。
8 n9 B. _1 E: ~+ u. v' R; M$ V: w/ X. M0 O6 m: Q& q
    3月18日夜,農民軍攻破外城,崇禎帶十幾名太監逃離皇宮,到齊化門,守軍不認識他,以為有詐,將其射回,轉安定門,沒想到門閂沉重,太監們無法抬起,正是這根沉重的門閂,徹底改變了明朝歷史。 8 V. Z% U7 C. \

4 S% [! ?9 q7 n4 d; G    19日,農民軍入城,遍搜皇宮無果,直到22日才在煤山(即景山)發現一具屍體,左手寫『天子』二字,經太監辨認,系崇禎無疑。然而,對此說法,史家一直有爭議,比如黃雲眉先生認為崇禎自縊於北海公園,俞平伯先生則認為崇禎死於管園人的小屋。 5 n9 _& z  K4 y& {3 D" b4 @
3 X1 @: f0 k& u1 r  f( L6 z
    『巍巍萬歲山,密密接煙樹,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處。』這是清人哀悼崇禎的詩作,其中透露了兩點疑問,首先,北海公園瓊島上也有一座『萬歲山』,第二,自縊遺址,當時的人已經『不知處』。 4 H  t9 i8 q+ b. Y" ~

2 }. U+ q% b9 x    至於『找到』自縊遺址,並『指出』究竟是哪棵樹,甚至繪聲繪色地稱這棵樹為『罪槐』,這是清政府為籠絡人心幹的事。清軍以『為崇禎報仇』的名義入關,當然要做做樣子,但並沒有勒石立碑。
: b; o/ d( x1 C' ^3 J6 P/ W, X3 L
. E; b* ?; e; u9 F2 I% b    1931年,故宮博物院始立『明思宗殉國處』碑,沈尹默先生題寫碑文,正值抗戰前夜,故將『明』左半邊故意寫成『目』,以示對『日』不屑。此碑『文革』時被砸成兩段,拉到原北京少年宮當井蓋,北京少年宮即原景山壽皇殿,也有說法崇禎自縊於此。2003年,此碑回到原地。 # a0 M4 w6 @  v5 b* Z2 D

$ `7 i6 w( i) n    1931年時『罪槐』已非原樹,此時距崇禎自殺已280多年,從照片上看,那棵槐樹胸徑不過一尺,怎可能生長得如此緩慢?60年代中期,『罪槐』枯死,1971年伐去,1981年,栽了一棵小樹,1996年,為渲染氣氛,公園找了一棵樹齡150年的歪脖老樹,移栽於此,原本是建國門一帶的道邊樹,就此成了『罪槐』。
) o+ S2 X; J/ ?# T! n+ S& K0 `8 t! Y+ G. K1 D
    1944年,甲申三百年祭,此處又立一碑,傅增湘撰文。傅是著名的教育家、藏書家,北洋政府時出任教育總長,在他的維護下,蔡元培得以施展『兼容並包』的教學理念,蔡元培辭職後,他也辭職了。1938年,傅參加日本人操縱的東亞文化協議會,並任會長等職,為時人所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周恩來派陳毅持親筆函,專程拜訪。陳毅未到,傅已抱憾長逝。傅增湘撰文的石碑曾於1955年被移走,後又在原地復立。 4 [/ I. R/ E/ W4 Q1 T

+ y; y" J6 A7 z, G    總之,『崇禎自縊處』不過是個象徵,以表達後人對歷史的一份敬畏而已,如果信以為真,未免貽笑大方。 9 A7 y" Y2 |; z, R4 q

' e- H' T3 |- O! d    本文資料引自【北京志・故宮志】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