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1|回覆: 0

[中醫養生] 足跟痛並非皆因『骨刺』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2-8-31 08: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病例:王婧(化名),女,38歲,中學老師,近一年反覆右足跟下疼痛,久站和行走後頻發,休息後減輕,患者懷疑跟骨長了骨刺,來醫院就診,經臨床查體,壓痛點局限於跖腱膜附着處,影像學檢查未見跟骨骨質增生(骨刺),診斷為足底跖腱膜炎。
  足跟痛很常見,多為久站和長時間走路人群好發,如王靖這樣的教師、IT行業、走路健身的中老年人、理髮師等,此外少數嚴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也會出現。大多數人認為,足跟痛是足底長了『骨刺』,其實不然,足跟疼痛並不完全都由於跟骨長『骨刺』所致。
  足跟痛,臨床稱之為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伴站立、行走受限為主要變現的疾病統稱,是一種由於跟骨退行性變及跟骨周圍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慢性勞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包括跟骨退行性改變導致的骨質增生(跟骨骨刺)、足跖腱膜炎、足弓結構異常、跟骨下脂肪墊炎、跟骨高壓症、跟腱止點滑囊炎和腎虛性跟痛症等。
  足底跖腱膜炎,是青壯年足跟痛患者中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多由職業特點,站立工作時間長,且長年累月缺乏有效休息,致使足底肌肉腱膜『疲勞』而產生勞損,勞損的腱膜由於長期處於緊繃狀態,而致張力增高,並在腱膜起點處反覆摩擦和牽拉,由此發生局部充血腫脹及無菌性炎性滲出的改變,致使組織胺類致痛因子釋放,引發疼痛。
  足底跖腱膜炎本多見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及肥胖人群,但近年伴隨生活環境和職業的多元化改變,發病人群趨於年輕化。像王婧這樣每天長時間站立工作,足底肌肉腱膜承受過大壓力導致足跟痛的患者在門診很多見。
  跟骨退行性改變導致的骨質增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骨刺』,也是導致足跟痛的常見原因之一。跟骨長『骨刺』,與頸腰椎及膝關節長『骨刺』的性質一樣,都是骨頭的退行性改變,『骨刺』本身不會引起疼痛,只有當『骨刺』長期存在,且長『骨刺』的跟骨長期負重或負重過大,引起局部充血和發生無菌性炎症時,刺激病變部神經,足跟才會痛,此時『骨刺』才成為致病的元兇。
  此外,如果足弓結構發育異常,也可以引起足跟痛。足分內、外二個縱弓和一個橫弓,內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第一、二、三跖骨組成,外縱弓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組成,內外縱弓的組成中都包括跟骨,可見跟骨是足弓負重的主要部分,人體在站立位時,跟骨與距骨承擔了約50%的體重。由上述解剖學所見,足弓本身的構造是為了人行走時候吸收震盪,如果您有高弓足、扁平足或內翻足等發育異常情況,更需避免久站、長期走路和減輕體重,適宜穿平底軟底鞋,女性更應儘早避免久穿高跟鞋,為足跟減負,防止足跟痛發生。
  足跟痛屬中醫『痹證』範疇,中醫學認為『肝藏血養筋,腎主骨生髓,肝血不足則筋失所養,腎精虧虛則骨失所立,日久則致骨軟形變』,因此腎精虧虛也可導致足跟痛,稱為腎虛性跟痛症。平時注意調節飲食和生活方式,調節情志,應用補肝腎、壯骨舒筋的中藥,對跟痛症預防治療都有一定幫助,也可用如下中藥外洗方:
  桃仁15克紅花10克川牛膝15克枳殼12克制草烏10克制川烏10克防風12克桂枝15克骨碎補10克伸筋草15克路路通10克甘草6克
  足跟痛雖在疼痛的表現形式上大致相同,但病因卻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需辨證,所以當出現足跟疼痛時,不要一味認為是跟骨『骨刺』造成,需到專科醫院查清病因後對症治療,也有很多患者是在治療足部其他疾病時,拍攝X線片才發現跟骨長了『骨刺』,如沒有症狀,不用緊張,也不需過度治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