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5|回覆: 0

[中醫養生] 『陽消陰長』之際養身心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2-9-10 1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近日,氣候環境變化很大,對人體健康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立秋』後三候節令分別是一候涼風急,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直至霜降的『草木黃落』,『蟄蟲咸俯』。
  季節轉換對人體的影響很多。如『春困秋乏』:秋季來臨,氣候涼爽舒適,為何仍感睏乏?原因是人體經高溫酷暑的消耗,氣陰均有較大損減,因而需要調、補、養。『多事之秋』:秋季是人體免疫力相對低下的季節,因此人們易患感冒、腹瀉等疾病,慢阻肺、高血壓、冠心病等都可因天氣較涼、氣溫下降而有加重趨勢。皮炎、流行病多發:由於很多昆蟲為過冬儲備能量而活動猖獗,野外旅遊者要防止蚊蟲叮咬,發生皮炎,注意飲食衛生。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也在秋季多發。情緒變化:美國神經病專家研究指出,秋後白天變短會影響人體生化過程,干擾生物鐘調節機制,使人的情緒發生變化,甚至於引發精神性疾病。加之秋風蕭瑟、落葉滿階,寒蟬衰鳴等景象,都容易引起人們的消極情緒、灰色心理,怪不得古人碰上下雨都要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
  在這個『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秋季中醫保健的要點就是要保養內守之陰氣,而保養措施則從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多方面着手。
  首先,在起居衣着方面,為解除秋乏,宜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保養和補充消耗的陰氣。至於衣着,民間有『秋凍』的說法,意在秋風雖涼,不忙添衣。事實上,秋凍要適度,過度加衣會使汗液蒸發、陰津耗傷、陽氣外泄,但過度秋凍,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則可致風寒外襲,致感冒咳嗽、肺炎等疾病發生。
  飲食是補充人體陰氣主要手段。秋燥傷津,補充津液氣陰為第一要務。秋天人們易感覺唇乾舌燥、乾咳無痰,這是肺胃之陰不足,可選用生地、沙參、麥冬、玉竹、百合、雪梨等進補。症狀不明顯的,選以上中藥1~2味泡當茶飲或蒸(燉)雪梨均可。如有症狀,需請醫師辨證配方,則可事半功倍。飲食調節也是養陰有效方法,有條件不妨多食用梨、獼猴桃、西瓜,蔬菜中的綠葉菜、冬瓜、藕、芝麻等也是養陰佳品。肉食海鮮有助補陰,但要適量,不可食用過多。
  調節情志,防止『悲秋』是秋季老年保健的重要內容。宋代養生家陳直說過:『秋天淒風慘雨,老人多動傷感。』為什麼老人容易『悲秋』?這符合中醫『天人相應』說,秋季寒氣逼人,秋風蕭殺,草木凋零,最易引起人們的情緒變化,尤其對於那些空巢老人,更易傷感。解決這問題的辦法是多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只要不違背保健原則,動比靜好。當然,凝精斂神、靜心悅志也是保健的好方法。常見的戶外活動,舒展筋骨,登高賞景可使人心曠神怡,太極拳、氣功都是傳統的保健項目。
  適當運動是四時保健的內容。不管年齡大小、體質強弱、興趣愛好如何,都可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項目進行運動鍛煉,但有幾點季節性的注意點必須重視:秋天多霧,霧天不適宜戶外運動。清晨不適宜在林木茂密處運動,因夜間樹木釋放二氧化碳很多,氧氣含量少,對健康不利。防止過勞。過勞可使汗液外泄,津氣流失。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不宜劇烈運動,避免引起血壓突然升高和誘發心絞痛、心衰。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古人將養生之道授於今人,寄希望今人領悟養生精髓,並將養生之道完美地詮釋到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能做到頤養身心,達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進而延年益壽的養生境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