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晚報
近來讀到一些晏殊的軼事。晏殊14歲時,就受到張文節的推薦,隨着一批進士進行殿試。他一看試題,是自己剛剛做過的,就說明了原因,請求換成別的題目。他的誠實得到了真宗皇帝的賞識,破格賜其同進士出身。後來負責為皇帝起草文件,時值太平盛世,真宗皇帝政策寬鬆,允許秘書們到娛樂場所『放鬆放鬆』。大多數人都樂此不疲,在歌樓酒館流連忘返。唯獨晏殊因生活拮据,心有餘而錢不足,只得呆在家裏,整天與兄弟關門讀書。皇帝認為他謹厚,讓他入東宮輔佐太子。他又大冒傻氣,說自己並非不想去娛樂,之所以沒有去,是因為沒有錢。要是有錢,自己也一定會去的。真宗皇帝對他的傻氣大加讚賞,晏殊的仕途因而一帆風順,到了仁宗朝,竟做到了宰相。
粗讀過文學史,略知晏殊的生平,也讀過他的一些詞作,總的來說,不大喜歡,太華麗了,讓人不易於親近。他一生歷居顯宦,在政治上卻沒有多大建樹,是一個典型的太平官,遠不及同朝的范仲淹、歐陽修、蘇軾、王安石諸公有稜角,有品位。讀了上面兩則軼事,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這個人本質還是好的。政治上無所作為,是他的本領不濟,不是他的過錯,應該怪當政者的用人失當。這樣的人做了官,固然稱不上大忠大賢,但也決不會淪為大奸大惡。誠實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德以誠為先,一個人連說實話都做不到,很難相信他會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當然,要讓官們都說實話,還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晏殊敢說實話沒有吃虧,在於他遇到了一位愛聽實話,提倡說實話的皇帝。
來源:重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