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海外版 『綱』、『紀』、『常』這3個字都與『糸』、『巾』有關,同時,又與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三綱』、『五常』有關。
綱,繁體寫作『V』,與『網』字的繁體『W』大體相同,只是『V』從『山』,『W』從『亡』。其實,二者都是指網。網,是總的名稱;綱,則專指拉網的繩子。這根繩子的一端繫着一張網。網是由一個個網眼縱橫交錯地交織在一起的,這種交織叫作『紀』,交織之間的網眼叫作『目』。有詞曰『綱舉目張』,意思是說,綱(總繩)一拉,所有的網眼就張開了。這種『綱舉目張』的形態,又叫綱紀,或曰紀綱。
綱,有時也代指網。【論語】曰:『子釣而不綱。』意思是說,孔子只釣魚,而不用網捕魚。也就是說,綱,既專指拉網的那根繩子,又能代指整體的網。這是漢字在漢語運用中的靈活性。
常,本義是指裙子。所謂裙子,是指原始社會的人圍在腰間用以蔽體的一條布巾,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的,所以稱為『常』。後來,『常』又變成為『裳』,古人上衣稱為衣,下裙(或褲)稱為裳,合稱為衣裳。開始的『常』從巾,後來的『裳』從衣,說明人類衣着開始進步了:下身穿的,由裙(巾)子改為褲子,代表一種文明的進步。
認一認,比一比
V(綱)、W(網),常、裳,系、紀,裙、褲。
紀綱、綱紀,綱舉目張。(殷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