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晨報
忠縣洋渡鎮發掘出距今500多年的冶鋅遺址。 重慶晨報記者 許恢毅 攝
昨日,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介紹,考古人員在忠縣洋渡鎮發現了明代冶鋅遺址,距今有500年的歷史。這也是三峽庫區目前考古發掘出的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冶鋅遺址。
考古專家介紹,這個冶鋅遺址是繼豐都、石柱冶鋅遺址發掘出土之後,我市出土的第三處大型冶鋅遺址。發掘現場佔地1萬餘平方米,初步推斷有十餘個大型的冶鋅爐存在。
遺址內還發現一座保存完整的冶鋅爐,也讓專家們從實物上看到了明代典籍【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冶鋅工具。
這個遺址與此前在豐都、石柱發現的冶鋅遺址,共同構成了三峽冶鋅遺址群。今年,豐都、石柱冶鋅遺址群已經獲批成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專家分析,這些冶鋅遺址相繼發掘出土,進一步表明中國冶鋅技術並非從國外傳播進來,而是有自己獨立的發展軌跡。在世界其他區域的冶鋅技術發展的時候,中國古代的冶鋅技術也已成熟。
同時,三峽冶鋅遺址群對探尋三峽地區,乃至我國的冶鋅技術的產生、發展、工藝特徵,以及產生的自然及社會環境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時,透過對冶鋅行業的生產力規模狀況的揭示,也為了解三峽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中國古人冶煉出的鋅,不僅僅被用在了國內,還曾經遠銷歐洲。
史料記載,1745年,東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海岸沉沒,船上運載的貨物就是中國的鋅,其純度達到了98%。
揭秘>
每到退水時,河灘上總會撿到『藥罐子』,那是什麼?
那是明代人用來冶鋅的
忠縣洋渡鎮冶鋅遺址的發掘現場,每到退水的時候,河灘上總是會拾到一些『藥罐子』,這些肚子大、兩頭尖的黑罐子裏坑坑窪窪掛滿石渣。
現場有一堵一人高,數米長的蜂窩狀土牆。好好的土牆上為什麼會密密麻麻地『長滿』了黑洞。仔細看去,原來這堵牆是由數百個罐口朝外的空罐堆積而成。
『它們就是500多年前古人煉鋅時廢棄的罐子,一層層疊起來,就成了現在的樣子。』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楊愛民說。
距離這堵罐牆兩米的地方,我國目前為止考古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冶鋅爐窯已經被完整地發掘出土。『在附近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這樣的爐子還有十幾個,這塊台地成為了我國目前考古出土的面積最大的冶鋅遺址。』楊愛民說。
明代冶鋅爐究竟像什麼樣?他們如何冶煉出鋅錠?
一個大罐子煉薄薄一層鋅
上個月之前,完整的明代冶鋅爐究竟長什麼樣,考古專家們只能根據發掘出土的殘存爐窯和史料推論。而現在,明代爐窯第一次完整地出現在了全國考古專家們的面前。
指着僅僅有半米多高的一排石柵欄,楊愛民說,這就是明代人用於冶鋅的爐子。這麼不起眼的石柵欄就能生產出被稱為最難冶煉的鋅?為什麼鋅最難冶煉?考古專家說,在古代金屬狀鋅的獲得比銅、鐵、錫、鉛要晚得多。這是由於炭和鋅礦共熱時,溫度很快高達1000℃以上,而金屬鋅的沸點是906℃,很快成為蒸氣狀態,隨煙散失,不易察覺。只有當人們掌握了冷凝氣體的方法後,鋅錠才有可能被獲得。
根據考古發掘時發現的遺物,專家們復原了先民們冶鋅的全過程(詳見製圖)。
『別看冶鋅罐子大,一個罐子能冶煉出的鋅,也只有薄薄的一層而已。』楊愛民說。
冶鋅遺址中,為什麼找不到一塊冶煉出的鋅錠?
鋅錠一出產就用小船運走
楊愛民說,在明代,鋅錠和鹽鐵一樣,被作為嚴控產品,牢牢控制在官府手中。為了保證冶煉順利,每一個冶鋅爐,都配有專門的冶鋅技術工人,他們不僅要負責照看爐火,還要按照掌握的知識,給每個冶煉罐內按照比例放進礦石和媒介物。
為了保證冶煉出的鋅錠安全,當時的官府還配備有專門的官兵,日夜守護冶鋅的作坊。『這些鋅錠只要一出產,就會被搬上江邊的小船,被專人押運至官府指定的地點存放。』
雖然冶鋅遺址在我市陸續出土,但在這些冶鋅遺址中,專家們卻沒有找到一塊冶煉出的鋅錠。
為什麼有原料,有工具,卻偏偏沒有成品呢?楊愛民說,初步推測一方面可能是時隔久遠,鋅錠在漫長的歲月裏流失不見;但最大的可能還是作坊在廢棄之時,工人們已經將所有的成品全部運走,一個沒剩下。
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將作坊建在距離鋅礦較遠的河灘上?
便於產品運輸,利用江風冷卻
除了沒有發現鋅錠,考古工作者們在這個遺址附近也沒有發現鋅礦。楊愛民說,距離這裏最近的鋅礦,在如今豐都和石柱交界的七曜山上。
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將作坊建在距離鋅礦如此之遠的河灘上?楊愛民說,這與當時作坊主的考量有關,『當時的作坊選址和現在我們工廠選址差不多,都要考慮運輸、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作坊離江這麼近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方便冶煉用的原材料和礦石,能夠便捷地沿江運送到作坊之中。煉出的產品,也能通過水路運往周邊地區。』除此之外,長江上的江風也能減少工人的勞動,江風成了作坊的免費『鼓風機』。
冶煉出來的鋅錠,用來做什麼?
很可能是用來生產銅錢
古人如此大規模冶煉鋅錠,而且把控如此嚴格,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楊愛民說,這些鋅錠極有可能是被運往當時的制錢作坊,用於生產銅錢。
原來,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而在明代,黃銅是制錢的主要原材料。『明代人使用的銅錢主要由黃銅製成。』
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我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於明嘉靖年間。
通過對明代銅錢成分的分析,發現【明會典】中所說的黃銅鑄錢出現較其它幾種銅合金晚很多,這是因為黃銅中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
但是,鋅錠僅僅是為了鑄錢而生產的嗎?這個謎底,只有留待未來新的考古發掘來揭開。
古人煉鋅過程
裝料 首先將脫硫後的氧化鋅礦砂、媒介物按一定比例盛入反應罐內。從罐肩部上接冷凝室,再加蓋密封。
燒煉 將反應罐放於爐柵內,用泥加固,在四周放置煤餅,最後在爐柵內放入柴薪、木炭進行燒煉。
冷凝 當爐內溫度達到一定時候,反應罐內的鋅礦與煤發生化學反應,還原出氣態鋅,鋅蒸氣通過冷凝窩的小孔上升至冷凝區冷卻,冷凝窩盛接液態單質鋅。
成品 最後待液態單質鋅冷卻後打破反應罐,取出鋅塊。
新聞連結>
豐都石柱
明代冶鋅遺址群入選國保
2006年,豐都石柱明代冶鋅遺址群被發現,這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冶鋅遺址群。今年這個遺址群入選了第七批『國保』單位。
考古專家介紹,1994年,為配合三峽水庫淹沒區地下文物保護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豐都縣廟背後村進行了小面積試掘。試掘中,考古隊員們發現了冶煉罐、爐渣、爐灰等遺物,並確定它們為冶煉堆積物。
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廟背後村進行正式發掘。出土物經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檢測後,專家一致確認,廟背後村就是一處冶鋅遺址所在地。隨後通過一系列的考古發掘工作,專家們認定:豐都縣境內有着當時明代中晚期分佈密集、規模巨大的冶鋅遺址群。
根據發掘的遺物,專家們復原了豐都明代先民們冶鋅的全過程,並將它複製到三峽博物館進行展示。
本版文/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來源:重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