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26|回覆: 0

[中醫養生] 養生之道 順時為妙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3-8-10 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順時養生說奧妙
  中醫養生的根本理念就在『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人必順天,順應四時。』也就是說,明智之人講究養生,必須懂得順應天地大自然,順應春夏秋冬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與之適應,和諧相處。順應自然,順應四時,是養生之道的根本規律,是養生保健的最高境界。
  面對天地大自然,面對四季氣候變化,人要順應,要適應,還要防護。【理虛元鑒】說得明白:『一年之內,春防風,夏防暑,又防因暑取涼而致感寒,長夏防濕,秋防燥,冬防寒,更防非節之暖而致冬溫。』古人所總結的這『七防』包括三種情況:一種是面對春溫、夏暑、秋燥、冬寒這四季正常的氣候變化,加以防範。另一種是對反常氣候變化的防範,例如冬天本應寒冷,但有時會出現『暖冬』,人體不適應,就容易生病;又如,秋天本應涼爽,但有時反而出現酷熱,俗稱『秋老虎』,人不適應,也會生病,所以要特別注意防範,『氣候反常,更要早防』。第三種情況,氣候原本是正常的,但因人的生活起居不當而致病,例如暑天炎熱,但因過度貪涼而感寒生病,這就更應特別注意防範。
  中醫的順時養生,就是強調要順應天地陰陽寒熱消長變化的規律,注意建立與天地陰陽變化相適應的生活方式,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相處,從而達到養生防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與四季陽氣的盛衰密切相關,春季陽氣初升,夏季陽氣旺盛,秋季陽氣始收,冬季陽氣閉藏。面對這四季的氣候變化,人的生活起居和心態情緒也要與之適應,加以調整。【黃帝內經】專門寫道:春天適宜『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天又宜『夜臥早起,使志無怒』;秋天應該『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天又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前人的這些經驗總結,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借鑑。然而,畢竟時過境遷,更應面對當今的新情況,採取新的辦法來順時養生。8月7日恰逢立秋,我們就以秋季順時養生為例加以說明。
  適度秋凍
  民間素有『春捂秋凍』的養生之說。應當怎樣正確看待『秋凍『呢?
  秋凍,就是說秋天不要急於添加衣服,可以再凍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初秋天氣,餘熱還在,即使到了中秋,天氣漸涼,晚一點添加衣服,也可以鍛煉耐寒的能力。等到深秋來臨,氣溫明顯下降,再穿較厚的秋裝。【詩經】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子,就是說農曆七月的初秋,天氣仍然較熱,直到九月深秋,天氣才真正轉涼,才是添加秋衣的最佳時節。
  但是,『秋凍』也要適度。絕不能為了美觀,只要風度而不要溫度。秋季畢竟和夏季不同,秋天早晚涼,而且秋後每下一場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一次,衣服也應隨着氣溫的變化逐漸增加。特別是老人和病人,尤其不可拘於『秋凍』之說,該加的衣服還是要及時添加,以免受涼生病或使病情加重。
  滋潤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針對這個特點,秋天養生就應重在防秋燥,潤秋燥,所以養陰津、補水液就成為秋季養生的重要訣竅。通過滋陰補水,既可補充夏季熱蒸汗多引起的陰液消耗,又可消除秋天氣燥對人體的干擾。
  具體怎麼做呢?主動喝水,足量喝水最重要。25℃左右的白開水最適合人體生理的需要,淡淡的綠茶水、菊花水,口感清香,又能滋潤秋燥。多吃蔬菜水果也很重要,黃瓜、梨子營養豐富,含水量高,梨子生吃,黃瓜可涼拌,還可做成梨子粥、黃瓜粥。『秋藕最補人』,可以切片生吃,也可做藕粥,還可以將糯米灌入藕眼蒸熟食用,既能滋養潤燥,又能飽享美味。
  化解秋愁
  秋天氣候乾燥,有些人的心情也隨之煩躁。化解之法,還是養心才有效,就是要以平靜的心態,來消除氣候乾燥對心情的干擾。秋天不僅氣候乾燥,而且陽光照射也遠比夏天更少,中秋以後,特別是深秋之際,氣溫大降,涼風習習,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有些人觸景生情,引發淒涼之感,增添憂鬱焦慮的情緒,加之秋雨綿綿,天氣陰沉,進而產生『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感嘆。面對這種『秋愁』,又怎麼去化解呢?
  增添情趣,轉移排憂。明代名醫陳實功說得好:『觀花解悶,聽曲消愁。』你看那花兒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你的心神被花姿花色吸引,情緒隨花轉移,愁情即消。你聽那輕快的音樂,悠揚的樂調,你的心情也隨樂曲而轉移,自然而然就忘憂解愁了。參加文娛活動,也是解愁妙法,唱歌跳舞、下棋玩牌,情緒隨之舒暢。開展體育活動,打球、練拳、快走、慢跑,活動筋骨,心情也隨之輕快。出外旅遊,欣賞美景,品嘗美食,既動身形,又舒心情,更是化解憂愁的妙法。如果不能遠遊,近郊短游,也能放鬆身心,愉快心情。邀約三朋四友,到公園中的茶園去,一邊品茶,一邊聊天,盡享交友之樂,秋愁自然而然煙消雲散。
  心情全在心態,要想從根本上化解『秋愁』,變為『秋喜』,還須奮進排憂,把心思融入你喜愛的事業中,品嘗成功的樂趣,精神振奮,情緒舒暢,憂愁自消。你就不會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涼風落葉愁斷腸』,只會感到『秋高氣爽心舒暢,秋收成果喜洋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