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日報 又一種1.25億年前在遼西大地上綻放花朵的植物被發現。科學家把它命名為黃半吉溝白氏果。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等在剛剛出版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報道這一研究發現時稱,這是一種新的被子植物化石。
被子植物,又稱有花植物。被子植物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興衰密切相關。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難解的植物學謎團。十餘年來科學家先後在朝陽地區的義縣組地層中發現了7種被子植物化石。其中,梁氏朝陽序、遼寧古果、迪拉麗花、瓶狀遼寧果和黃半吉溝白氏果,都是在遼西北票地區黃半吉溝發現的。黃半吉溝白氏果的多個果實連接在一起,每個果實具有一個宿存花柱,果實中有一個種子,符合人們對於被子植物的定義。該化石屬名以首批標本的捐贈人、朝陽的化石收藏者白雪東命名,種名以化石出產地點黃半吉溝命名。化石產出的地層在地質學上稱為義縣組,時代上屬於早白堊世,形成於1.25億年前。
王鑫稱,義縣組特別是在黃半吉溝的同一地點產出的五種形態各異的被子植物化石表明,它們在義縣組的湧現應當是長期演化的結果,早白堊世不會是被子植物起源的時代,被子植物的歷史應當更長。因此,新化石的發現不但沒有解決被子植物的起源問題,相反,它只是把被子植物的起源推向更神秘、更古老的時代。 □張萬連/本報記者/張輝
來源:遼寧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