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92|回覆: 0

[中醫理論] 周仲瑛:復法辨治巨球蛋白血症案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2-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仲瑛注重多種方法聯合運用,着眼於以補腎為本,宗『腎為水火之髒』『藏真陰寓元陽』『陰陽之根』之理,採用陰陽並調之法。同時,結合『氣血互生』之道,採用複合制方『氣血互調』之法。

    •周仲瑛除採用陰陽並調、氣血互生之法外,還參入血肉有情之品補腎填精,稍加祛瘀之品活血生血,治療全程顧護脾胃,以助生化之源。

    •本案滋陰、溫陽、益氣、養血、化瘀、健脾、開胃等諸法並舉,協同奏效。雖為復法,但組合有序,制方妙法值得深思精研。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臨床精於辨證,擅長復法制方,診治疑難危重病證屢見奇效,其復法制方思路對中醫後學提升臨床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現舉周仲瑛教授辨治巨球蛋白血症效案一例,詳審細析原案,結合其復法醫論,初步探討,以饗同道。

    【案例介紹

    孫某,女,62歲。於 2009年12月11日初診。

    患者於2007年4月因面色蒼白無力,下肢腫脹,視物模糊,在某醫院行骨髓穿刺後診斷為巨球蛋白血症,曾住院化療6次,免疫球蛋白不降。現服馬法蘭、法欣、潑尼松等藥物。刻診:面色不華,目花視糊,腿軟,足掌心熱,納差。舌苔淡黃薄膩,舌質暗,脈細滑。近查IgM 35.1g/L,Kapp-LL 4320, BR+,WBC 2.2,L 0.7,RBC 3.0,PLT 9.5。有缺鐵性貧血史。擬從肝腎虧虛,氣陰兩傷治療。

    處方:炙鱉甲(先煎)15克,炙黃芪25克,當歸10克,生地15克,炙黃精10克,菟絲子10克,山萸肉10克,川石斛10克,生地榆15克,炙女貞子10克,旱蓮草10克,雞血藤2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2克,炙甘草5克,炒谷芽、炒麥芽各10克,腫節風20克,紅景天10克,靈芝5克,炮山甲(先煎)5克,藿香、佩蘭各10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2010年1月15日):巨球蛋白血症近3年,經治巨球蛋白不降,服用上方視物模糊減輕,足軟,腳心時熱,食納尚好。舌苔淡黃薄膩,舌質暗淡,脈細。辨為肝腎虧虛,氣陰兩傷,精血生化少源。

    處方:炙鱉甲(先煎)15克,鹿角片10克,當歸12克,生地、熟地各12克,制黃精10克,潞黨參15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2克,山萸肉10克,炙黃芪30克,生地榆15克,炙女貞10克,旱蓮草10克,雞血藤10克,地骨皮12克,腫節風20克,紅景天10克,仙靈脾10克,骨碎補10克,炒阿膠珠10克,靈芝5克,藿香、佩蘭各10克,炒谷芽、炒麥芽各10克,炙甘草5克,砂仁(後下)3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三診(2010年3月26日):自覺症狀尚平,可以操持家務,食納知味,面色萎黃不華,舌苔黃薄膩,舌質暗,脈細滑。2010年3月20日查血常規WBC 2.7,RBC 3.27,免疫球蛋白IgM 16.8 g/L。仍當補益肝腎,陰陽並調,益氣生血。

    處方:二診處方加仙鶴草15克,紅花3克,川石斛10克,穿山龍15克,麥冬10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去藿香、佩蘭,改紅景天15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四診(2010年5月7日):最近十天,右頭角痛,下頜部牙齦痛,足心灼熱未發。2010年5月4日查血常規:WBC 2.5,L 0.7,N 0.2,RBC 2.7,PLT 44,免疫球蛋白IgM 16.8g/L。

    處方:二診處方加川石斛10克,麥冬10克,玄參10克,白薇12克,穿山龍15克,仙鶴草15克;去鹿角、靈芝、藿香、佩蘭,改紅景天15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五診(2010年11月12日):2010年10月9日複查血常規:WBC上升至3.5,N 0.8。近來兩月牙痛未復發,稍有上感咳嗽,腰痛,食納知味,二便正常,面黃不華。舌苔淡黃,舌質暗,有齒印,脈細。

    處方:二診處方加補骨脂10克,南沙參、北沙參各10克,麥冬10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改炙女貞子15克,紅景天15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六診(2011年3月11日):2011年2月9日查血常規:WBC 3.73,RBC 3.75,HB 123,PLT 148,IgM 18.9g/L,K輕鏈1890,免疫分型:6.4%的幼稚細胞群,見0.4%的異常漿細胞。前有感冒咳嗽,面黃不華。舌苔薄黃,舌質略暗,脈細滑。

    處方:二診處方加南沙參、北沙參各10克,麥冬10克,補骨脂10克,川石斛10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去藿香、佩蘭、骨碎補;改炙女貞子15克,紅景天15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七診(2011年4月29日):最近因精神刺激情緒緊張,失眠,多思,有煩熱感,食量尚可,大便偏軟。舌苔淡黃薄膩,脈細滑。仍當補益肝腎,陰陽並調,益氣生血。

    處方:二診處方加功勞葉10克,熟棗仁20克,知母10克,南沙參、北沙參各10克,麥冬10克;去藿香、佩蘭;改女貞子15克,紅景天15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八診(2011年6月24日):近來睡眠好轉,煩熱減輕,食納二便正常。舌苔淡黃薄膩,脈細滑。複查血常規:WBC 3.4,L 0.9,余正常。守法調劑。

    處方:二診處方加功勞葉10克,熟棗仁20克,知母10克,南沙參、北沙參各10克,麥冬10克;去藿香、佩蘭;改女貞子15克,紅景天15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九診(2011年9月16日):經治以來複查血象,全部正常,精神良好,食納知味,二便正常,視物清楚,腳心不熱,口乾不顯。舌苔淡黃薄膩,舌質暗紫,脈細滑。仍當補益肝腎,陰陽並調,益氣生血 。

    處方:二診處方加麥冬10克,北沙參10克,紫河車粉(分吞)4克;改女貞子15克,紅景天15克,去藿香、佩蘭。28劑,每日1劑,水煎服。

    近期隨訪,患者病情緩解3年後中斷治療。

    【分析討論】

    巨球蛋白血症屬於血液系統疾病,是一種侵犯正常情況下合成和分泌IgM的B淋巴漿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以惡性細胞合成並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致血中IgM 增高為特徵的一種病症。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目前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病情隱匿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約3年,20%患者可生存10年以上。有嚴重高黏滯血症者,積極治療,如血漿置換術、使用抗凝藥,嚴重貧血者可輸血或人體白蛋白,化療有效者較無效者明顯延長。死亡的主要原因為疾病惡化、貧血、出血、感染,也有的患者因發展為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瘤、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而死亡。

    本例據其症狀辨證屬於『虛勞』範疇,面色不華、有缺鐵性貧血史多為氣血不足,目花視糊、腿軟是為肝腎虧虛,足掌心熱多因陰虛內熱,但亦與血虛發熱、氣虛發熱有關,故擬從肝腎虧虛、氣陰兩傷治療。處方仿黃芪鱉甲湯、當歸補血湯、二至丸之意補益肝腎氣陰,適當配以運脾健胃之品。二診視物模糊即能轉清,可見補肝養陰有效,食納改善,屬脾胃之氣稍好。故在原方中加強補腎養血的作用,仿龜鹿二仙膠之意,進一步補養精血,龜板易為鱉甲,以清虛熱、陰火,滋陰潛陽。三診因舌質暗,辨為久病絡瘀,酌加少量紅花,以達祛瘀生新目的。之後主方未變,均為隨症加減調整。

    通過此案,可見周仲瑛教授辨治巨球蛋白血症注重多種復法的聯合運用,着眼於以補腎為本,宗『腎為水火之髒』『藏真陰寓元陽』『陰陽之根』之理,採用陰陽並調之法。周仲瑛教授在其複合制方八法中論及『陰陽互求』之法,認為陰和陽在整個病變過程中,關係非常密切,一方虛損,往往可導致對方失衡,陰虛及陽,陽虛及陰,最終演變成陰陽兩虛者,治療固需陰陽雙補,而單純的陰虛或陽虛,亦要從陰陽互根之義求之,尤其對腎虛病證更有實用價值。此即張景岳所云:『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周仲瑛教授臨床在治療中風後遺症、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陽痿、水腫等疾病時,往往體現陰陽互求的重要性。

    同時,結合『氣血互生』之道,採用複合制方『氣血互調』之法。氣與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相互資生為用,多互為影響為病。氣與血的不足,失於溫煦、濡養,固需益氣以生血,或補血以益氣,然在補氣血藥中,參以活血行血,更有助於增強療效。至於氣與血運行失常所致的病變,尤當注意氣血互調,如治療咯血、吐血、咯血,除針對病機辨證止血外,表現有氣滯、氣逆者,還應注重行氣、降氣藥的應用,配青皮、沉香、枳殼、香附、川楝子等;在治療郁證、胃痛、脅痛等氣機郁滯一類疾病時,亦應重視血分藥的運用,配伍川芎、赤芍、丹參、失笑散等。

    本案屬虛勞重症,故周仲瑛教授在臨證辨治時參入血肉有情,以補腎填精,加強療效。周仲瑛教授在【虛證辨治雜談】一文中曾有論述虛證用補,必須針對陰陽氣血病損性質的不同,採用不同補法,故有溫補、清養、峻補、平補之分,臨床多用於肝腎虛證。而精血虛者宜峻補,取厚味填精之品以生血化氣,此即【黃帝內經】所說:『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除一般草木藥外,要採用血肉有情之品補其不足,藥如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桂圓、大棗、鹿角、河車、龜板、阿膠、海參之類。

    該案辨治過程中,三診辨證有瘀象,周仲瑛教授稍加祛瘀之品,活血生血,以祛瘀生新。祛瘀生新法之法是通過治病使其正氣得復,此即仲景治療虛勞干血瘀結用大黃蟲丸緩中補虛之意。周仲瑛教授認為,血瘀是一種基本病理狀態,常常貫穿某些疾病的整個病程。因此,適當採用活血化瘀通絡法,能夠祛瘀生新,『瘀血去則新血生』。張子和解釋為『癥結盡而營衛昌。』周仲瑛教授臨床常用此法辨治重症肝炎、肺結核、腫瘤惡病質、慢性白血病等難治之疾。

    本案全程治療中,周仲瑛教授非常注重顧護脾胃,以助生化之源。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古人有言云『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此理習中醫者皆知,但在診治過程,有時常會被忽略。在一些久病重症的治療中,當始終注意保護,以保生化之源不竭,脾胃不敗。注意健運脾胃,使氣血生化源源不斷,是整體治療的基礎,也為其他治療提供良好的時機。同時,周仲瑛教授在復法制方中曾提及復法大方的藥味較多,藥性猛烈,在運用復法大方時必須注意患者胃氣的保護。一方面可於方中配以半夏、陳皮、焦六曲、谷麥芽、砂仁等和胃之品;另一方面,在遣藥組方上,也應注意患者的脾胃運化情況,時刻存『顧護脾胃,暢通化源』之念於心中。

    縱觀全案,周仲瑛教授在辨治過程中採用陰陽並調、氣血互生之法,並參入血肉有情之品補腎填精,稍加祛瘀之品,活血生血,治療全程顧護脾胃,以助生化之源。滋陰、溫陽、益氣、養血、化瘀、健脾、開胃等諸法並舉,協同奏效。雖為復法但組合有序,制方妙法值得深思精研。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