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光宗紹熙三年(1192),詞人罷官閒居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凡10年,時當42—52歲。這首小詞即作於此期間。『黃沙』即黃沙嶺,在上饒西。
『明月別枝驚鵲』,蘇軾詩曰:『月明驚鵲未安枝。』可參看。別枝,樹木主幹外斜生的枝條。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化用唐盧延讓【松寺】詩:『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是說過了溪水上的小橋,轉了個彎,社林邊舊有的那個小客店忽然在望了。『社林』,土神祠廟所屬的樹林。
讀着這首輕快活潑的小詞,我們仿佛被作者帶到了朦朧月色中的曠野,只覺清風習習,迎面拂來。上下闋前二句寫鵲影蟬聲、星光雨滴,固然盈手如掬,傾耳可聞;而兩闋的後半部分,詩趣苞含,更耐人尋味。稻花香裏,醞釀着豐收,詞人為之欣喜,卻不露聲色,轉借一片歡快的蛙語代為訴說,你看妙也不妙?趲行入夜,人困馬乏,自然很想找個地方落腳歇宿。此意如照實述說,不免有損前文閒適、愉悅的氛圍。詞人聰明地選擇了昔日曾經住過的鄉村小客店忽然出現在眼前的那一瞬間,仍從欣喜一面着筆,這就保持了全詞情調的統一和諧。且這欣喜也不是直截了當地訴諸讀者,而是通過『舊時』『忽見』之類尋常字眼,使那『茅店』顯得既熟悉又陌生,使它的出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想之外。如此則雖然平平道來,不加任何攝有感情色彩的詞語,但詞人那份驚喜的神態,卻呼之欲出,宛然若見。
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僅僅在風景名勝。即便是再尋常也不過的鄉村、原野,只要有月亮,有星星,有蟬唱,有蛙鼓,有勞動,有豐收,就是生活,就是驚喜。
美,原來可以那麼樸實,那麼簡單,那麼純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