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35|回覆: 0

[樂器]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千年銅鼓調古為征戰今祈福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6-12 2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千年銅鼓調古為征戰今祈福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千年銅鼓調古為征戰今祈福

圖為余氏家族銅鼓十二調兩代傳承人。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千年銅鼓調古為征戰今祈福

『銅鼓十二調』傳承人千年銅鼓調古為征戰今祈福

圖為余氏家族收藏的銅鼓。

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傳統文化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場鎮對門山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鼓十二調傳承人余雁偉告訴中新網記者,政府已開始鼓勵銅鼓十二調入校園,更多青少年將有機會學到這項傳承千年的民族技藝,這也打破千年來家族傳承的傳統。

2006年5月,貞豐縣布依族【銅鼓十二調】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代表性傳承人有王永占、余端學、余雁偉、岑興順、余天國等。

銅鼓十二調主要流傳在貴州省貞豐縣、鎮寧自治縣布依族聚居區,並輻射到關嶺自治縣、六枝特區、普定縣等周邊布依族地區,形成了一個覆蓋幾縣範圍的布依族民間銅鼓文化圈。

隨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於文化遺產的價值越來越有清晰的認知,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有越來越多的支持。余雁偉說,文化遺產只有人人參與保護,保護成果才可能人人共享。

銅鼓十二調又稱銅鼓十二則,鼓譜是由十二段核心譜式組成。在整體上結構規模較短小,最短一則有18小節,最長一則有38小節,全曲共347小節。鼓譜音符排列較稀疏、單一,節奏舒緩,有二分音符的延音、增時。

布依族每逢重大節慶或老人去世,都要舉行隆重的擊鼓儀式。余雁偉說,銅鼓十二調主要表達了一年十二個月中,勞動、生產及生活的情景,根據季節的不同,表現娛樂、春耕、種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豐收等內容。

余雁偉告訴記者,銅鼓十二調主要是家族式的傳承和流傳,因家族的不同,傳承下來的銅鼓十二調也有所區別,但總體結構上基本一致。

銅鼓分雌雄,對門山村余氏家族至今仍在使用的雄鼓據相關部門考證是唐末年間傳下來的,通高35.5厘米,面徑55厘米,重達23公斤,鼓面上的花紋已經模糊。余氏家族銅鼓十二調傳承人、余雁偉的父親余端學說,銅鼓上的花紋有着特殊的含義,中間十二角星形圖案代表十二地支,鼓面邊沿有四個小突起,代表年月日時四柱,這是余氏銅鼓不為外人所知的特有密碼。

我們余氏家族中這個鼓是老輩人傳下來。據老人們說,這是那個時候的戰鼓,戰爭用的,最多時可60人同擊60面銅鼓,以壯軍隊聲勢。余端學解釋。

老人所說的戰鼓說是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在明朝洪武年間調北征南時,銅鼓被作為戰鼓而制。南征勝利後,布依族認為勝利是因為有了這戰鼓,故把這鼓叫做安您,漢語就是勝鼓的意思。

如今,已經遠離了冷兵器時代,金戈鐵馬的日子已經遠去,戰鼓早已成為布依族村寨逢年過節祭祀祖先時的重要祭器,布依族相信擊打銅鼓祖先就會下凡一起歡度節日,保佑子孫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無論說它是戰鼓還是祭器,都可見其在布依族中的神聖地位。

近年來,黔西南州及貞豐縣高度重視布依族銅鼓十二調音樂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投入了大量資金,建造了者相三岔河銅鼓文化廣場、縣城豐茂銅鼓文化廣場。並建立了納秧村、對門山村等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生態保護村;成立了布依族銅鼓音樂文化表演隊,排演了【銅鼓十二調】、【銅鼓舞】、【豐收舞】等以銅鼓音樂文化為主題的布依族銅鼓音樂、舞蹈節目,並在每年的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六月六風情節及布依族古歌大賽等民族節慶賽事活動中展演。

銅鼓的調子千年不變,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傳統,但作用卻發生了變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振興傳統技藝,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發展民族民間文化,任重而道遠。我們保護自己文明的同時,也在為子孫保護一份巨大的、珍貴的、不可替代的財富。余雁偉充滿期待地告訴記者,民族傳統技藝進校園,這是傳承的希望,自己一定要努力突破傳統觀念,發揚光大祖先的技藝,讓這門手藝一代代流傳下去。(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