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帶水】相關人物
隋文帝(541年 -604年),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
【一衣帶水】涵義
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一衣帶水】出處
【南史·陳後主紀】:“我為百姓父母,豈可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一衣帶水】辨析
【一衣帶水】讀音:yī yī dài shuǐ
【一衣帶水】反義詞:天各一方
【一衣帶水】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一衣帶水】造句
1、香港這個地方,同中國大陸相離,僅僅隔一衣帶水。
2、台灣同祖國大陸一衣帶水。
3、新店溪僅一衣帶水,兩岸人家,雞犬相聞。
4、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近鄰。
5、我們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6、隔着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自古以來經濟交流就十分頻繁。
7、相隔一衣帶水的海峽兩岸,一旦兵戎相見,必然兩敗俱傷。
8、香港地方,同中國大陸相離,僅僅隔一衣帶水。
9、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唇齒相依。
10、這條小河,一衣帶水,流水潺潺。
【一衣帶水】成語典故:
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熲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熲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
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毀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採取了高熲的計策,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前,他對高熲說:“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裏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
【一衣帶水】成語接龍:
一衣帶水→水到魚行→行不勝衣→衣狐坐熊→熊羆入夢→夢見周公→公而忘私→私心自用→用寒遠寒→寒心消志→志盈心滿→滿山遍野→野鶴孤雲→雲期雨信→信及豚魚→魚龍混雜→雜亂無章→章台楊柳→柳暖花春→春冰虎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顧→顧名思義→義憤填膺→膺籙受圖→圖財害命→命辭遣意→意料之外→外方內圓→圓孔方木→木落歸本→本末倒置→置之度外→外巧內嫉→嫉賢妒能→能牙利齒→齒牙餘惠→惠然之顧→顧影弄姿→姿意妄為→為法自弊→弊車羸馬→馬上功成→成敗興廢→廢然而反→反經合義→義正辭約→約法三章→章父薦屨→屨賤踴貴→貴而賤目→目無全牛→牛聽彈琴→琴瑟失調→調朱傅粉→粉妝玉砌→砌紅堆綠→綠酒紅燈→燈火萬家→家學淵源→源源而來→來之不易→易轍改弦→弦無虛發→發揚蹈厲→厲精為治→治國安邦→邦家之光→光宗耀祖→祖龍之虐→虐老獸心→心勞意攘→攘外安內→內峻外和→和光同塵→塵羹塗飯→飯囊酒瓮→瓮裏酰雞→雞鳴戒旦→旦夕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