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髮衝冠】相關人物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怒髮衝冠】涵義
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着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髮衝冠】出處
【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怒髮衝冠】辨析
【怒髮衝冠】讀音:nù fà chōng guān
【怒髮衝冠】近義詞:發指眥裂、怒火中燒、怒不可遏、大發雷霆、勃然大怒、怒火萬丈、令人髮指、怒形於色、髮上指冠、怒氣衝天
【怒髮衝冠】反義詞:喜不自勝
【怒髮衝冠】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怒髮衝冠】造句
1、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聽到北京女子中學的學生被捕後,魯迅先生怒髮衝冠,義憤填膺。
3、他聽說敵人侵入國境,行為異常殘暴,不禁怒髮衝冠,立即投軍殺敵。
4、戰士們看到班長犧牲了,一個個怒髮衝冠,發誓為班長報仇。
5、化險為夷,師徒取得真佛經;怒髮衝冠,魯達倒拔垂楊柳。
6、我聽說殘忍虐待動物,就怒髮衝冠。
7、我的鄰居在我們的狗偷了他的報紙時怒髮衝冠。
8、聽到那個律師在講演中污衊我們的祖先,大家都氣得怒髮衝冠。
9、對方提出如此無理的要求,令人怒髮衝冠,忿恨難平。
10、誰不曾一意孤行,怒髮衝冠過怕只怕少了那份執着。
【怒髮衝冠】成語典故: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壁玉。這塊壁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壁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壁出使秦國。
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裏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髮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裏,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壁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已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壁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怒髮衝冠】成語接龍:
怒髮衝冠→冠上履下→下落不明→明揚側陋→陋巷簞瓢→瓢潑大雨→雨打風吹→吹毛索垢→垢面蓬頭→頭上著頭→頭足倒置→置水之情→情投誼合→合二為一→一介不取→取諸宮中→中立不倚→倚玉偎香→香消玉減→減師半德→德重恩弘→弘獎風流→流星趕月→月盈則食→食指大動→動心怵目→目不斜視→視險如夷→夷然自若→若烹小鮮→鮮眉亮眼→眼花耳熱→熱火朝天→天下無敵→敵不可假→假手於人→人自為政→政簡刑清→清靜無為→為民除害→害群之馬→馬牛襟裾→裾馬襟牛→牛之一毛→毛髮聳然→然糠照薪→薪盡火傳→傳聞異辭→辭窮理屈→屈打成招→招花惹草→草偃風行→行步如飛→飛鷹走犬→犬馬之勞→勞師動眾→眾醉獨醒→醒聵震聾→聾者之歌→歌功頌德→德輶如毛→毛舉細務→務本抑末→末路之難→難進易退→退如山移→移天徙日→日往月來→來日大難→難以置信→信口開河→河溓海夷→夷齊讓國→國讎家恨→恨海難填→填街塞巷→巷議街談→談虎色變→變俗易教→教猱升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