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相關人物
曹參(?——公元前190年),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蕭規曹隨】涵義
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着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蕭規曹隨】出處
【史記·曹相國世家這】:“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漢·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
【蕭規曹隨】辨析
【蕭規曹隨】讀音:xiāo guī cáo suí
【蕭規曹隨】近義詞:刻舟求劍、如法炮製、依樣葫蘆、率由舊章、一成不變
【蕭規曹隨】反義詞:標新立異
【蕭規曹隨】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蕭規曹隨】造句
1、社會的發展就是要依靠改革,那種蕭規曹隨的態度是不可能推動社會前進的。
2、社會的發展要依靠改革,那種蕭規曹隨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3、現代社會變化快速,主政者若只知蕭規曹隨,必然會處處碰壁,難有建樹。
4、張經理上任以來雖只蕭規曹隨,但公司人事安定,業務反倒蒸蒸日上。
5、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已到了政府不能蕭規曹隨坐視不理的階段了。
6、我們對於好的制度,當然可以蕭規曹隨,但是不合時宜的,就須大幅革新。
7、舊制度再好也須隨宜修改,你只知道蕭規曹隨,公司是不可能有什麼大發展的。
8、香港可能需要向其他城市借鏡,但謹記香港有其獨特及優勝之處,毋須蕭規曹隨。反之,香港應成為其他城市的先驅或典範。
9、我才上任,先不妨蕭規曹隨,等弄清公司情況後再提出改革的計畫。
10、我決定今後公司的政策不再蕭規曹隨,而是全盤創新。
【蕭規曹隨】成語典故:
剛即位的漢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請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為他治理國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納悶,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以為是曹相國嫌他太年輕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願意盡心盡力來輔佐他。惠帝左想右想總感到心裏沒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對在朝廷擔任中大夫的曹窯(曹參的兒子)說:“你休假回家時,碰到機會就順便試着問問你父親,你就說:‘高祖剛死不久,現在的皇上又年輕,還沒有治理朝政的經驗,正要丞相多加輔佐,共同來把國事處理好。可是現在您身為丞相,卻整天與人喝酒閒聊,一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政務;二不過問朝廷大事,要是這樣長此下去,您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和安撫百姓呢?’你問完後,看你父親怎麼回答,回來後你告訴我一聲。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讓你去問他的。”曹窯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個機會,一邊侍候他父親,一邊按照漢惠帝的旨意跟他父親閒談,並規勸了曹參一番。曹參聽了他兒子的話後,大發脾氣,大罵曹窯說:“你小子懂什麼朝政,這些事是該你說的呢?還是該你管的呢?你還不趕快給我回宮去侍候皇上。”一邊罵一邊拿起板子把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
曹窯遭了父親的打罵後,垂頭喪氣的回到宮中,並向漢惠帝大訴委屈。惠帝聽了後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參為什麼會發那麼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漢惠帝把曹參留下,責備他說:“你為什麼要責打曹窯呢?他說的那些話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讓他去規勸你的。”曹參聽了惠帝的話後,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斷叩頭謝罪。漢惠帝叫他起來後,又說:“你有什麼想法,請照直說吧!”曹參想了一下就大膽地回答惠帝說:“請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誰更賢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說:“我怎麼敢和先帝相提並論呢?”曹參又問:“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蕭何相國相比,誰強呢?”漢惠帝笑着說:“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蕭相國。”
曹參接過惠帝的話說:“陛下說得非常正確。既然您的賢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蕭相國,那麼先帝與蕭相國在統一天下以後,陸續制定了許多明確而又完備的法令,在執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難道我們還能制定出超過他們的法令規章來嗎?”接着他又誠懇地對惠帝說:“現在陛下是繼承守業,而不是在創業,因此,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就更應該遵照先帝遺願,謹慎從事,恪守職責。對已經制定並執行過的法令規章,就更不應該亂加改動,而只能是遵照執行。我現在這樣照章辦事不是很好嗎?”漢惠帝聽了曹參的解釋後說:“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了!”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他死後,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後,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史稱“蕭規曹隨”。
【蕭規曹隨文言文】:
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
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史: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
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畢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遊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案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窋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窋既洗沐歸,間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日:“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日:“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蕭規曹隨白話文】:
惠帝二年,蕭何死了,曹參聽說了這個消息,告訴舍人:“趕快治辦行裝,我將要進入國都當相國。”待了沒有幾天,使臣果然召曹參回去。曹參當初地位卑微時,跟蕭何友好,等到做了將軍、相國,兩人有了隔閡。到蕭何將死的時候,所推薦的賢相只有曹參。
曹參接替蕭何做漢朝的相國,所有的事務都沒有改變的,完全遵守蕭何制定的規約。選拔郡和封國的官吏:呆板而言語鈍拙、忠厚的長者,就召來任命為丞相史;說話雕琢、嚴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聲的官吏,就斥退趕走他。
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賓客見到曹參不做事,來的人都想說話。來到的人,曹參就把醇厚的酒給他們喝,一有空,官員們想要有話說,曹參又讓他們喝酒,喝醉以後才離開,始終不能進說,認為這是常規。相國官邸的後園靠近官員的住處,官員每天飲酒唱歌呼喊,曹參的隨從侍吏厭惡他們,但不能對他們怎麼樣,就請曹參到園中遊玩,聽見官員酒醉唱歌呼喊,隨從侍吏希望相國召來他們制止他們,曹參竟反而取來酒設座唱起來,也唱歌呼喊跟他們彼此呼應唱和。曹參見到別人有小過錯,一心給隱藏遮蓋,相府中沒發生過事。
曹參的兒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責怪相國不治理國事。曹窋休假(洗沐:古時指官員休假)以後回去了,乘機進言,按照惠帝的話勸諫曹參。曹參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說:“趕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應當談論的。”到了朝拜時,惠帝責備曹參說:“為什麼給曹窋處罰呢?先前是我讓他勸諫你的。”曹參摘下帽子謝罪說:“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個聖明英武?”皇上說:“我怎麼敢與先帝比呢!”曹參又說:“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蕭何比哪一個更強?”皇上說:“你好像趕不上蕭何。”曹參說:“陛下說的正確。況且高皇帝和蕭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經明確,現在陛下垂衣拱手(指無為而治),我這樣一類人恪守職責,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丟失,不也可以嗎?”惠帝說:“好,你歇着去吧。”
【蕭規曹隨】成語接龍:
蕭規曹隨→隨圓就方→方以類聚→聚螢映雪→雪花飄飄→飄飄欲仙→仙姿玉貌→貌如其心→心癢難抓→抓破臉子→子夏懸鶉→鶉衣鷇食→食不餬口→口燥唇乾→干霄凌雲→雲樹遙隔→隔世之感→感慨萬千→千載難逢→逢時遇節→節上生枝→枝詞蔓說→說東道西→西方浄國→國色天姿→姿意妄為→為法自弊→弊絕風清→清風高節→節用裕民→民不畏死→死而無悔→悔之無及→及笄年華→華冠麗服→服低做小→小眼薄皮→皮裏春秋→秋月春風→風雨時若→若烹小鮮→鮮衣良馬→馬鹿異形→形單影雙→雙管齊下→下學上達→達官顯宦→宦海浮沉→沉鬱頓挫→挫骨揚灰→灰心喪氣→氣味相投→投鼠忌器→器宇軒昂→昂昂不動→動不失時→時詘舉贏→贏奸賣俏→俏成俏敗→敗績失據→據義履方→方枘圜鑿→鑿壞而遁→遁俗無悶→悶海愁山→山寒水冷→冷麵寒鐵→鐵嘴鋼牙→牙白口清→清灰冷火→火燭小心→心不由主→主文譎諫→諫屍謗屠→屠門大嚼→嚼穿齦血→血盆大口→口是心苗→苗而不秀→秀色可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