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5|回覆: 0

[中醫理論] 溫陽、補陽、通陽同中有異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7-7-29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溫陽、補陽與通陽是治療陽氣相關病變的常用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因對其內涵或相應方藥的性能認識不清,時常可見對這些治法的誤用或亂用,造成理、法、方、藥的不一致。茲據中醫藥學的原理,對這些方法加以辨析釐正。

溫 陽

溫陽即運用溫熱性質的方藥,扶助陽氣以治療寒證的一種方法。寒證的成因無外乎『陰盛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與『陽虛則外寒』(【素問·調經論】),其基本治療原則是『寒者熱之』(【素問·至真要大論】)與『療寒以熱藥』(【神農本草經】)。

寒證有表裏虛實之分。表寒者每由外寒所致,可表現為寒邪襲表,如太陽傷寒、風寒感冒等病證,此當辛溫解表,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方如麻黃湯、荊防敗毒散等;或寒入經脈,如寒痹等,此治當溫經散寒,藥選桂枝、細辛、川烏、草烏、羌活等,方如當歸四逆湯、烏頭湯等。裏寒則有實有虛,實者多由寒邪入中,如寒邪客胃之胃痛、陰寒凝滯之胸痹、寒邪內阻或寒滯肝脈之腹痛等,治療均宜溫陽散寒,藥選桂枝、細辛、乾薑、高良姜、吳茱萸、烏藥、香附、茴香等,方如良附丸、理中湯、瓜蔞薤白白酒湯、暖肝煎、天台烏藥散等;虛者則因於陽氣不足,治當溫補,方法參見『補陽』。

補 陽

補陽即運用甘溫或咸溫或辛熱之方藥,補益陽氣以治療陽虛證的一種方法,屬『虛者補之』的範疇。陽虛,即陽氣不足(可理解為量的減少或水平低下),常由稟賦不足,或久病耗損而形成,往往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呈現出功能減退的狀態。西醫學的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降低等每可見到這種情況。因腎陽為一身諸陽之本,臟腑陽氣皆生發於此,因而補陽往往着眼於溫補腎陽。

陽虛因涉及臟腑不同而表現有別,如心陽虛可見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肺陽虛可見咳喘無力,自汗怕風,易感冒等;脾陽虛可見脘腹脹滿且午後明顯,喜溫喜按,納差,便溏等;腎陽虛可見腰膝酸痛,尿清便溏,陽痿早泄,舌淡苔白,脈沉弱等。但其共有的,且具特異性的表現是在氣虛(神疲乏力)的基礎上,復加程度不同的畏寒肢冷及病情遇寒易發作或加重。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陽虛作為病理基礎還可出現以下變證:①導致病理產物的產生,如推運無力可致血瘀,溫化無力可致痰飲、水停等,並可再進一步衍生其他病變,如水飲凌心射肺可見悸、喘、腫、冷、紺等,痰飲中阻可見嘔吐或眩暈等。若大汗耗傷心陽,腎臟陰寒之水氣乘虛上逆,可發為奔豚之病,臨證可見先有臍下悸動,旋即逆氣上沖,心慌不安,形寒肢冷,苔白膩,脈弦緊。②因虛致熱,臨證可見發熱(多為低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少氣懶言,頭暈嗜臥,腰膝酸軟等,此因脾腎陽虛、火不歸原所致;或可見兩顴淡紅如妝,游移不定,足脛逆冷,脈浮大或微細欲絕,此因下元虛衰,真陽浮越而致,為真寒假熱之戴陽證。③亡陽致脫,陽氣耗甚,失攝而脫,臨證可見冷汗淋漓,呼吸微弱,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此為亡陽的危重證候。

治療陽虛當用溫補,具體用藥要點是:①用溫熱藥,如附子、肉桂、炮姜以扶助陽氣,如理中湯、附子理中湯。②用補氣藥,如黃芪、黨參等以改變陽虛的基礎,如黃芪建中湯、補陽還五湯等。③溫補腎陽是提昇陽氣水平最根本的方法,常用藥物有鹿茸、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鎖陽、肉蓯蓉、補骨脂等,方用四神丸、菟絲子丸等。④當陽氣衰微、陰寒內盛而見亡陽欲脫之徵,治當回陽救逆,急用溫補,如四逆湯、參附湯等。⑤『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因深知陰陽互根的原理,張景岳才提出如此真知灼見。

通 陽

通陽即運用辛溫或溫熱藥以治療陽氣阻遏的一種方法。陽氣呈現流動、彌散狀態,具有煦養作用,當機體遭遇寒、痰、飲、水、濕等病理因素時,陽氣即易被阻遏,難以流動。若臨證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脈浮緊,此因於風寒侵襲、寒遏衛陽所致;若表現為胸痛、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重則喘息、不能平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細等,多因素體胸陽不足,陰寒乘襲,寒凝氣滯,痹阻胸陽所致;若臨證見胸悶如窒而痛,氣短喘促,痰多,眩暈,惡嘔,納差,肢體沉重,形體肥胖,苔濁膩,脈滑等,此為痰濁結滯,盤踞於胸,陽失舒展;若臨證見胃脘痞悶,胃中有振水音,嘔吐清水痰涎,或水入即吐,脘腹喜溫畏冷,或『背寒如掌大』(【金匱要略】),口渴不欲飲,頭暈目眩,大便或溏,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此為過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或久病傷脾,運化無力,水停為飲,飲留遏陽。

治療陽遏,法當通陽。如何通陽?葉天士指出:『欲去濁陰,急急通陽。』又言:『通陽必用辛熱。』即在溫陽基礎上才能通陽。具體說來,通陽要明陽遏之因。病因一除,陽氣自通。因於寒凝者,當溫散而通之,用藥多選桂枝、薤白、細辛、白酒等,方用瓜蔞薤白白酒湯加減;寒遏衛陽者,當辛溫以通之,用藥多選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方用麻黃湯、荊防敗毒散加減;因於痰壅者,當化痰而通之,用藥多擇瓜蔞、薤白、半夏等,方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因於寒濕或飲停者,當溫化而通之,用藥多選茯苓、白朮、桂枝、澤瀉、半夏、白蔻仁、厚朴、草果、通草等,方用胃苓湯、苓桂術甘湯、小半夏湯等。就筆者的臨證體會看,如着眼於通陽,桂枝可作為通用之藥。

除了常以辛散與溫散通陽外,葉天士還提出了溫病中的通陽方法,他在【溫熱論】中說:『溫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對此,清末民初醫家陳光淞釋言:『通利小便,使三焦瀰漫之濕,得達膀胱以去,而陰霾濕濁之氣既消,則熱邪自透,陽氣得通矣。』蒲輔周先生對此概括為『淡以通陽』。此屬常中之變,但解陽困之理則是一致的。

由上述可以看出,溫陽、補陽、通陽三法各有所適,同中有異。只有吃透其意,才能恰當運用。

總結分析

寒證無論虛實,均宜溫陽,用藥多辛溫或辛熱。但實寒者宜溫散,虛寒者宜溫補,陽遏者宜溫通。

陽氣不足,有相對、絕對之分。絕對者即陽氣虧虛,此涉體質或內環境;相對者屬陰寒太盛或陽氣阻遏,陽氣量未減少而敷布受礙。

實寒、虛寒均有怕冷的表現。一般認為,畏寒(得溫則減)者屬陽虛,惡寒(得溫不減)者屬陽遏。對此,臨證時並不易區分把握。筆者認為,抓住以下要點或可更易鑑別:冷在平時者為陽虛,冷在病時者為陽遏;冷在全身者為陽虛,冷在局部者為陽遏。

溫陽藥的辛溫或辛熱重在扶助或激發陽氣,可看作外源熱,如爐火之加熱,有之則暖,無之則涼,用之則可促使陽氣迅速恢復、驅逐陰寒之邪外出,但久用則易耗陰津,故只宜暫用。張景岳將附子列為『藥中四維』之一,火神派醫家祝味菊更是稱附子『為百藥之長』,即在於其大熱,性峻烈,個性鮮明,在陰極盛或陽極衰之際,往往能旋踵激發釋放陽氣,猶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

補陽藥則重在補充陽氣生發之源,恢復陽氣的質與量,可看作內源熱。換言之,補陽即是要補充或合成體內的陽性物質。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陽氣一旦恢復,則能從根本上糾正陽虛體質或改變陽虛的內環境。猶如電池蓄電,充盈後則會動力倍增。此即如王冰所言:『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現代有研究認為,許多陽性物質和神經遞質有關,溫陽藥主要是促使遞質釋放,瞬間發揮作用,補陽藥則主要是將合成遞質儲備起來,慢慢釋放。這或有助於理解溫陽與補陽的區別。

(責任編輯:高繼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