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療法是中醫學體系中的特色治療方法,無論是其理論基礎,還是具體操作的方式、方法,既不同於現代醫學體系,也不同於中醫內科的各種辨證論治體系。隨着針刺麻醉等相關針刺技術的深入研究,針刺療法逐漸成為成功走向世界且研究最為活躍的傳統學科。但是,從國內的針灸臨床工作現狀來看,針刺療法的研究關注點、針刺技術的教學和培訓內容較之於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使得針刺療法的臨床效果大打折扣。針刺補瀉手法能否正確運用便是其中典型問題之一。
筆者以為,針刺補瀉手法的淡化,始於腧穴雙向調節理論的出現。
針刺療法的雙向調節作用,實質上是指在機體處於病理狀態時,根據經絡、腧穴的功能進行合理腧穴配伍,施以相應的針刺補瀉手法,達到抑制亢進功能或調動低下功能,使機體恢復動態平衡。針刺療法的雙向調節作用事實上是各種干預因素綜合效應的結果。
根據中醫學理論,人體始終處於趨於平衡,但又始終達不到絕對平衡的自我調控過程中。正是這種自我調控的過程形成了人體生、長、化、收、藏的不同階段。人體的這種相對平衡狀態一旦被打破,就進入了人體的疾病狀態。可以說,人體進入疾病狀態後,事實上處於人體相對平衡失於維持的階段。縱觀中醫學各種辨證論治理論及方法,無一不體現着『以偏糾偏』的本質。各類中藥所具有的升降浮沉、寒熱溫涼、酸苦甘辛咸等性質,正是靠着這些『偏性』合理配伍成方,達到糾正人體偏寒、偏熱、偏實、偏虛等疾病狀態,使人體重新回到相對平衡的正常生理狀態。
暫且不談現代中藥學中所言及的中藥有效成分,僅僅中藥所具有的四氣五味等性質就絕非是針刺療法所能輕易達到的。現在諸多的針灸醫師、針灸教學機構、科研論文、甚至非主流教材中,普遍存在逐漸淡化針刺手法補瀉重要性的傾向。與此同時,將腧穴雙向調節作用的概念予以偷換,認為人體腧穴在接受外界刺激後,自然擁有補虛瀉實、溫寒散熱的自我調衡能力,這種外界刺激,只有刺激量的大小,而無補瀉之分。這種觀點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針刺的臨床療效,也誤導了部分針灸醫師和醫學生,其對針灸事業發展的不利影響絕對不可小覷。
分析以上現象出現的原因:其一,部分針灸科研項目中總是試圖對針刺治療進行定量研究,但其研究中所包含的影響因素往往極其有限,而且所觀察的指標與針刺補瀉效應不符;其二,古法針刺中補瀉手法過於繁多,甚至華而不實,令人無所適從,難以選擇使用。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中醫技術標準研究。針對針刺療法,筆者認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於針刺補瀉手法操作的規範化,要明確達到針刺手法補瀉效應的標準是什麼。換言之,針刺醫師在針刺手法治療過程中,要明確知道所行補法確是補法,所行瀉法確是瀉法。
條分縷析,細究之下,針刺手法前期無非催氣、得氣,中期無非補虛、瀉實,後期無非起針之後腧穴開闔。具體採用何種針刺補瀉手法,可根據針灸醫師的個人習慣,採用相應的捻轉補瀉、提插補瀉、呼吸補瀉、迎隨補瀉、開闔補瀉等方法。在目前針灸醫師少、患者量大的情況下,操作比較簡單的捻轉補瀉和提插補瀉更能夠滿足針灸臨床的需要。
筆者認為,進一步規範針刺補瀉的操作手法,明確針刺補瀉效應的標準,加強臨床針灸醫師的手法培訓,摒棄平補平瀉這種不倫不類的手法,是提高針刺臨床療效、推動針灸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胡秋生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