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 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 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 (一)篆書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 1. 大篆(1)甲骨文 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時期,先民們預測凶吉禍福,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歷史上曾經失傳過。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藥『龍骨』中被學者發現,以後在河南安陽古殷都廢墟中陸續大量發掘出來,共有十多萬片,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2)鐘鼎文 是在青銅器時代的商周,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為金文,鍾代表樂器,鼎代表禮器。周宣王時有位姓籀的太史對當時的文字進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鐘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 是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十個,形似鼓狀,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2. 小篆早期文字處在初創階段,尤其是甲骨文還不規範,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字中象形的成分較多,如其中的『馬』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小篆的寫法就統一了。小篆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相傳在秦朝時篆字就有若干種。有鳥、蟲、蛇頭篆,這些篆書的起筆處畫有鳥、蟲、蛇頭的形狀。書法藝術不是具象的再現客觀事物,而是抽象的藝術。因此,這類書體只能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不能成為真正的書法藝術。就篆書的藝術而言鐘鼎文、石鼓文結構奇古,融入了先民質樸的美,更受後人所喜愛。周宣王時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銘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盤】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峯,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的起源——秦隸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正的發展】)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書的繁盛——漢隸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隸書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張遷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隸書的第二次高峯魏晉以後的書法,草書、行書、楷書迅速形成和發展,隸書雖然沒有被廢棄,但變化不多而出現了一個較長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學復興浪潮中隸書再度受到重視,出現了鄭燮、金農等著名書法家,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隸書的演變——隸變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為『隸變』,隸變承前啟後,對草書和楷書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隸書的名詞:古隸、今隸、秦隸、漢隸、佐書、八分、草隸、魏隸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只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姿態優美。 在結構上,有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方法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省減筆畫結構等等。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面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漢隸表現在帛畫、漆器、畫像、鈾鏡中精美絕倫。而在碑刻中更顯其寬博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漢隸主要有兩大存在形式:石刻與簡牘。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唐朝隸書不乏徐浩等書家。宋元明三朝的隸書也難振漢隸雄風。直至清朝。漢隸才得以復甦。有餘農、鄧石如、何紹基等,別有建樹。 隸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漢【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史晨前後碑】、【乙瑛碑】、【石門頌】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簡上就有隸書的初形,經過長期演化,當漢代發明和運用紙張以後,書寫不再受窄長的竹木簡的限制,毛筆的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隸書突破了秦篆單一中鋒運筆,筆法很豐富,中鋒和側鋒,方筆和圓筆,藏鋒和露鋒各顯神通。筆畫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蠶頭』、『燕尾』的筆畫,這樣的線條標明當時的書家在觀念上是要破除整齊劃一的單調,求生動活潑的多樣。在字的結構上改變了小篆擬橫揚豎的趨勢,字勢向橫向伸展,成熟的漢隸在書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漢字的基本型態確立下來了。隸書的總體風格是嚴整壯闊而又舒展靈動。
(三)草書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吳皇象【急就章】、【文武將隊帖】、晉索靖【月儀帖】 草書是早於楷書的書體,章草始於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中,隸書對章草的影響大些,字體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所以又把章草稱為草寫的隸書。章草的代表人物:漢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張芝、張旭、等人,三國有皇象、索靖等人。 2. 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晉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孫過庭【書譜】等。
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的。漢代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草聖』。很可惜的是,現今沒有他的墨跡。『今草』之名,是晉代為了和章草相區別起的名。歷代很多書法名家都善今草,黃庭堅、趙孟、鮮于樞、祝允明、文徵明、徐渭、張瑞圖、傅山、王鋒等書法大師都留下了許多墨寶。 草書筆畫省略,相互縈帶,便於快捷書寫,以符號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規範性,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善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張旭【古詩四帖】、唐朝懷素【自敘帖】 狂草字的寫法和今草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寫得狂放,連帶、省略更多,最能體現書者狂放的性情。史稱『顛張醉素』,是講張旭、懷素常在醉酒後,筆飛墨舞,其狂草線條流走飛動,結體險絕,謀篇奇特,尤如夏雲變幻莫測,痛快淋漓。 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云: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狂草學張旭不如學懷素。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草書以『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近常見隸書筆法中帶草筆飄逸之體,謂隸草,有些像章草,這與平時善寫隸書精熟有關,故書隸草能獨樹風格。也是書寫表演的一種手法。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為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王鐸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歷代名家中取其長處,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說,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行書。筆法比較流動,清朝劉熙載【書概】云: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書而縱於真,『草行』近於草書而斂於草。 (四)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行書是介於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行書中帶有楷書或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帶有草書或接近草書的則稱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裏,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鐸,清代的何紹基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分為行楷和行草。 1. 行楷如:東晉王羲之【蘭亭序】現代見到的王羲之的很多書法碑帖,並不是他的原跡,多是由後人臨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跡多數隨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黃庭堅【松風閣詩】、宋米芾【苕溪詩卷】、元趙孟頫 【洛神賦】、明文徵明【醉翁亭記】等。 2. 行草如:晉王獻之【鴨頭丸帖】、【中秋帖】、唐顏真卿【祭侄稿帖】,行書是界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最適用的一種書體,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接近於草書的稱為行草。行草是王獻之創立的書體,【鴨頭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行書碑帖眾多。 (五)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盂附)等。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康氏舉十美,以強調魏碑的優點。 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古人學書法有這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然根據多年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初學寫字,不宜先學太大的字,中楷比較適合。 初唐三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書,都最適宜作中楷的臨摹範本。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侷促,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地位(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體變成了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地空間太小,擔心寫不下就越難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極易觸犯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寫一橫,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寫一豎,起筆或略頓,收筆則尖;撇筆則起筆或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或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鈎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鍊,神采飛揚。 小字為古代日用必需的書法,以前科舉應試時,閱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後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響。朝考狀元、翰林,尤注重書法。是故凡狀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讀書,也都善寫小字。如今硬筆盛行,用毛筆寫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筆臨寫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顯進效,因此想寫好硬筆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練習。定能打下堅實基礎,裨益終身,受用不盡。 小楷字帖甚多,傳世的墨拓中,要以晉唐小楷的聲名最為顯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時鍾繇的【宣示帖】【薦季直表】,東晉王羲之的【樂毅論】【曹娥碑】【黃庭經】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唐鍾紹京的【靈飛經】等。還有元趙孟頫、明王寵、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跡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範本。 鍾繇書法,具古樸風格,惟傳世作品【宣示表】【薦季直表】,無一確實者,多為後人傳模或臨作。欣賞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書風。 大楷:一般情況下,人們把一寸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為大楷。較此更大的真書大字被稱為『榜書』、『擘窠書』。根據歷代書法家積累的經驗,學習書法應先寫大楷,作基本練習。掌握好大楷的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準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致渙散無神。 楷書是最晚形成的字體,始於漢末。漢鍾繇【宣示表】、鍾繇【薦季直表】、北魏【張猛龍碑】、晉【爨寶子碑】、晉王羲之【樂毅論】、晉王羲之【黃庭經】。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一道士知王羲之愛鵝,以白鵝換【黃庭經】,所以此帖又稱【換鵝帖】。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南朝【爨龍顏碑】、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唐顏真卿【勤禮碑】、唐柳公權【神策軍碑】【玄秘塔碑】。鍾繇對創立楷書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鐘的真跡,早已失傳,【宣示表】是晉唐人臨摹的。用筆質樸渾厚,雍容自然。體勢尚存隸意。
魏碑和【爨寶子碑】、【爨龍顏碑】都屬早期的楷書,以方筆為主,開雄強古樸之風。
楷書到晉代就完美了。唐朝將楷書規範化,唐楷法度嚴謹,結字端莊。端莊並非橫平豎直的呆板,細心的欣賞者可以看到書者微妙而又協調的變化。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潛藏豐富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