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7|回覆: 0

[醫藥臨床] 施今墨順氣開郁治陰虧氣滯型噎膈(上)

[複製連結]
韋良渠 發表於 2018-4-10 15: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賈某某,男,79歲。平素嗜酒,數月來情懷抑鬱,食減便燥,漸至進食有時作噎,咽下困難。現只能進半流質食物,硬食已有2個月不能進矣。胸際悶脹微痛,飯後尤甚,有時吐白黏沫,口乾,不思飲,大便乾燥,4~5日一行,夜寐多夢,精神委頓,體重減輕,經北大醫院檢查,謂食管狹窄,未發現癌變。舌苔白而燥,脈沉澀。

辨證:平素嗜酒,加之情志怫逆,氣鬱積聚,致使陰陽不和,三焦閉塞,咽噎不利,拒格飲食,漸至津液乾枯,口燥便難。

治則:順氣開郁,養陰潤燥。

處方:薤白10克,全瓜蔞18克,天冬、麥冬各5克,炒枳實6克,清半夏10克,油當歸12克,代赭石15克,川鬱金10克,旋覆花5克,廣陳皮6克,火麻仁15克,桃仁、杏仁各6克,茜草根10克,懷牛膝10克。

二診:前方服3劑,諸症如前,胸際略暢,大便仍燥。加晚蠶沙10克,皂角子10克,再服五劑。

三診:服藥5劑,自覺諸症有所減輕,能稍進饅頭類食物,大便仍微干,2日一行,身倦少力。三診處方:薤白頭10克,炒枳實6克,晚蠶沙10克,川鬱金10克,炒皂子10克,野於術10克,桃仁6克,代赭石12克,杏仁6克,旋覆花10克,懷牛膝10克,油當歸12克,薤白頭10克,火麻仁18克,瓜蔞24克,郁李仁6克,茜草根10克。

張景岳云:『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何夢瑤云:『酒客多噎膈,食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食不得入也。』

中醫無食管狹窄病名,綜觀脈症,是屬噎膈之證。施今墨治療此病,常用調氣潤養之劑,屢屢奏效,以旋覆代赭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為主,佐以桃杏仁、油當歸滑潤之藥,二冬滋陰養津,鬱金、枳實、茜草、陳皮等開郁順氣。

藥對是施今墨的用藥特色,施今墨治療噎膈常用藥對。

旋覆花、代赭石

旋覆花消痰平喘,降氣止嘔,宣肺利水;代赭石平肝泄熱,鎮逆降氣,涼血止血。旋覆花以宣為主,代赭石以降為要。二藥伍用,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共奏下氣平喘、化痰止咳之功。

薤白、全瓜蔞

薤白溫中通陽,行氣散結,活血止痛;瓜蔞清肺化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薤白辛散苦降,溫通滑利,以辛散溫通為主,散陰結而開胸痹;瓜蔞甘寒滑潤,以清降為要,寬胸利膈而通閉。二藥伍用,一散一收,一通一降,通陽行氣、清肺祛痰、散結止痛、潤腸通便益彰。

瓜蔞、薤白伍用,出自【金匱要略】瓜蔞薤白白酒湯。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瓜蔞、薤白伍用,古人善治胸痹:然胸痹一證,以痰濁、血瘀二者較為常見。屬痰濁者,參合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治之。屬血瘀者,常伍以紫丹參、葛根、降香為治。若辨證準確,用藥配伍恰當,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矣。

桃仁、杏仁

桃仁富有油脂,滑腸潤燥,破血行瘀;杏仁質潤多脂,行氣散結,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桃仁入於血分,偏於活血(化血絡之凝瘀);杏仁入走氣分,偏於降氣(降肺氣之上逆);二藥伍用,一氣一血,其功益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天冬、麥冬

天冬養陰清熱,潤燥生津,潤肺止咳;麥冬清心潤肺,養胃生津,養陰潤燥。二藥伍用,其功益彰,滋陰潤燥,暢利三焦,改善咽下功能之妙用。

火麻仁、郁李仁

火麻仁滑利下行、走而不守,潤燥滑腸、通便瀉下;郁李仁體潤滑降、下氣利水,行氣通便,滑腸瀉下。火麻仁偏走大腸血分,郁李仁偏入大腸氣分。二藥伍用,一氣一血,相互為用,氣血雙調,通便瀉下的力量增強。火麻仁、郁李仁均為植物的成熟種子,都含有豐富的油脂,二藥伍用,不僅可潤腸通便,而且對食管狹窄諸症亦有治療作用,若與油當歸參合,其效更着。

晚蠶沙、皂角子

蠶沙祛風除濕、活血定痛,和胃化濁、升清防腐;皂角子降濁潤燥、潤腸通便、祛風消腫。晚蠶沙升清為主;皂角子降濁為要。二藥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協和,清升濁降、消脹軟便甚妙。

施今墨臨證處方,習慣以晚蠶沙、炒皂角子並書,它出自清吳鞠通【溫病條辨·下焦篇】宣清導濁湯。用於治療濕溫(指夏秋之季感受濕熱之邪所引起的一種熱性病,症見發熱持續,頭重身痛,胸脘痞悶,苔白膩或黃膩,脈濡)久羈,瀰漫三焦,神昏竅阻,少腹硬滿,大便不下。吳鞠通云:『晚蠶沙化濁中清氣,大凡肉體未有死而不腐者,蠶則僵而不腐,得清氣純粹也。故其糞不臭不變色,得蠶之純清。雖走濁道而清氣獨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濁部,又能化濕濁而使之歸清,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蠶,取其生化最速也。皂莢辛咸性燥,入肺與大腸。金能退暑,燥能除濕,辛能通上下關竅,子更直達下焦,通大便之虛閉,合之前藥,俾鬱結之濕邪,由大便而一齊解散矣。』

二藥伍用,升清降濁甚妙。吳氏用此對藥,以導濕濁從大便出,固具巧思。然,施老頗有發揮,告云:『二藥參合,升清降濁,上能治頭暈,中能消胃脹,下能通大便。』對於清濁升降失調引起的頭暈、胃脹、腹痛,以及大便秘結難下,或初硬後溏者均有良效。皂角子以炒品為佳,因其滑腸潤便,降濁通便的力量增強。

瓜蔞、枳實

瓜蔞甘寒滑潤,既能上清肺胃之熱、滌痰導滯,又能寬中下氣、開胸散結,還能下滑大腸、潤腸以通便;枳實苦溫降氣,善於破氣滯、行痰濕、消積滯、除痞塞,為中焦脾胃之要藥。

瓜蔞能行善守,守多行少,以守為主,易於助濕礙胃(即膩膈)戀邪;枳實能行善走,破氣行滯,以走為要,易於耗氣傷正。故以瓜蔞之黏膩制枳實之行散,又以枳實之行散制瓜蔞之黏膩。二藥參合,相互制約,共奏破氣消積、寬胸散結、潤腸通便之功。 (韋良渠 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