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及其夫人
中國漢語是印歐語系及其他拼音文字始祖母活了112歲,已故的中國著名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一生致力於漢語和世界其他語言的比較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其中周有光先生關於西方白種人印歐語起源於漢藏語系的觀點最為大膽和激進。 周有光先生曾經為了這個論題耗費了很大的時間去論證和證明,但國內北大,武大,復旦等很多後來的西化學者教授們批評其走火入魔,認為這個論題有很大的漏洞! 現在看來,西方白種人學者對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關係的諱莫如深的態度,很可能證明周有光先生的理論觀點是極其正確的! 打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在漢藏語系語言之外,漢語的親屬語言的探索現在已經觸及這些地區的語言:在漢語的西面,歐亞大陸最西端有巴斯克語,歐亞交界處,黑海西面有北高加索語,中亞南部,有巴基斯坦北部山區的Burushaski語。 漢語的北面有葉尼塞亞語。漢語的東南和西面有散佈太平洋中的南島語,再向東面,有北美印第安語的Na-Dene語系。沙加爾認為南島語與漢語有親屬關係,斯塔羅斯金認為北高加索語、葉尼塞亞語與漢語有親屬關係。上述可能與漢語有關係的語言分佈中有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空缺;地跨歐亞的世界上最大的語系之一的印歐語不與其間。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難道漢藏民族的先民與印歐民族的先民之間真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嗎?地理上的隔絕是不可能的。 或者在那個時期文化上的差異竟有這麼強大的力量,使漢藏和印歐兩個民族在紀元前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裏「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也是不合情理的。 那麼,還有一種可能;這種使兩者隔絕的「鴻溝」不是歷史的事實。印歐語系很可能來源於中國的漢藏語系!』 這種『鴻溝』不是歷史的事實,但卻是西方學術界一百年來實實在在的現象,這又該怎麼解釋呢?這個問題的背後肯定有某種值得人深思的東西存在。 比較語言學不僅僅是一種科學,同時還有它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意義,是與各自國家的文明價值、文化利益密切相關的。 近一百年來,西方的學者一直在宣揚中國文明和華夏民族起源於西方,不論持此說的學者其主觀意願如何,它客觀上起到了貶低中國文明價值的作用。 但是,現在既然有了比較語言學這一利器,又有了漢印歐語存在聯繫的推測,為什麼他們不一鼓作氣,把漢語收入印歐語的囊中呢?
中國漢語是歐洲印歐語系和世界其他語言
這樣豈非是坐實了中國文明西來的假說嗎?可是西方的學者對此卻是退避三舍,並不熱衷,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我們只能作出這樣的推測:此種研究的結果並無把漢語收入印歐語囊中的希望,反而預示了印歐語會被漢語收入囊中的可能,而這當然是不符合西方的文化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