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4|回覆: 0

[醫藥臨床] 益氣和營治汗證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4版 發表於 2018-6-9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汗證是指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常見於西醫學中的甲狀腺功能亢進、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風濕熱、結核病等疾病中。對單獨出汗的患者,西醫西藥大多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治療,但療效甚微,而通過中醫中藥來辨證施治,則療效顯著,且費用低廉。對伴見於其他疾病的汗證,則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加以中醫中藥的辨證論治,亦可明顯改善症狀。

陳寶貴教授認為,汗證的病因病機多為肺衛不固,素體虛弱;大病久病或術後體虛,耗傷肺氣,表衛不固,則腠理開泄而見自汗;表虛之人感受風邪,以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致汗出。五臟生理功能均與汗液的生理病理相關,肺、心、脾臟之氣和肺、心、肝、腎臟之陰所發揮的生理功能與汗液生理病理密切相關,因此,臨床對於汗證,應當仔細體察,詳辨病情,審其陰陽、虛實,辨其臟腑、表裏,如此有的放矢,才能藥到病除。

首先要注意辨別陰陽虛實。一般來說,汗證以虛者為多,臨床論治上常有『自汗者陽虛』與『盜汗者陰虛』之說。陽虛者多證見汗出怕風,勞則汗出尤甚,平素易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以益氣固表之玉屏風散合桂枝湯調和營衛。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麥、糯稻根加強固表斂汗,肺虛明顯者予補肺湯加減調治。必要時加玉竹15g,百合30g等養陰之品;煅龍牡各30g,收斂止汗;五味子5~10g,入五臟,斂汗養陰;烏梅10g,酸甘化陰斂肺;靈芝30g,增加免疫力。

典型病案

馬某,女,58歲。出汗、怕涼2月余。患者2月前因感冒受涼後出現大汗,汗出如雨,怕風,時值盛暑之際,仍不敢穿單衣,反覆感冒,周身乏力,曾於當地醫院輸液治療多次,仍反覆發作,不見好轉,家人訴更年期期間曾發此病,經中醫調治後痊癒。經介紹輾轉求治於陳寶貴教授診治。來診見面色少華,納差,二便可,睡眠欠佳,舌暗苔白膩,脈弦細。

診斷:自汗(表虛不固,營衛不和)。

治法: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處方:玉屏風散和桂枝湯加減:黃芪30g,桂枝10g,白芍15g,靈芝15g,防風10g,白朮15g,荷葉10g,連翹15g,甘草10g。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諸症好轉,仍多汗惡風,原方加生龍骨30g,煅牡蠣30g。14劑。水煎服,服藥後諸症愈。

此患者感冒後出現肺氣虧虛,表虛不固,故周身乏力,怕涼惡風,時時汗出,動則尤甚。【內經】曰:『五臟化液,心為汗……』汗為心液,可泄於皮腠,汗多心液外泄則心慌氣短。既往患者行膽囊息肉手術史,平素食少,此次發病更加脾虛,故食少倦怠,舌淡邊有齒痕,脈細弱均為肺氣虛之症,方以玉屏風散合桂枝湯治療。陽虛之人自汗頻來,乃表虛而腠理不密也,黃芪可以實衛斂汗,在益氣補肺方面,應首選黃芪配以白朮、防風取其玉屏風散之意;桂枝湯調和營衛,荷葉鼓舞胃氣,使脾升胃降,應補虛兼顧脾胃之原則,連翹以清內熱,防補氣生內熱;靈芝養心安神以斂汗,還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全方益氣固表,使表虛固,自汗止,心神養而得愈。加生龍骨、煅牡蠣可增強斂汗、補心安神之作用以提高療效。(張美英 寇子祥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武清中醫院 陳寶貴名中醫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