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 王羲之大約從五六歲學文習字,到五十九歲去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書法藝術的實踐和研究。青少年時期師從名家,臨池不輟;成年後博採眾長,變古制今,自成一家,終至『化境』。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南京大學藏翁方綱宋拓本
行草書【追尋帖】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快雪堂法帖
【追尋帖】材官本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材官本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安思遠藏本
▲王羲之行草書【追尋帖】安思遠藏本 釋文:追尋傷悼,但有痛心,當奈何奈何。得告慰之。吾昨頻哀感,便欲不自勝舉。旦復服散行之,益頓乏,推理皆如足下所誨。然吾老矣,余願未盡,惟在子輩耳。一旦哭之,垂盡之年,將無復理,此當何益。冀小卻,漸消散耳。省卿書,但有酸塞。足下念故言散,所豁多也。王羲之頓首。 【追尋帖】拓本,11行,103字。 【右軍書記】著錄此帖全文。在王羲之尺牘中,字數逾百,所陳事狀、心緒如此詳備,屬少見之例。第七行『哭』字,有作『失』字者,【快雪堂帖】則刻為『尖』字,第十行『酸塞』之『酸』字,有釋為『毀』。 王羲之於帖中流露出『垂盡之年』的濃重傷感,『吾昨頻哀感』 、『哭之』、『酸塞』等語均能顯現出這種心態。其中談到:早上起床後又服食行散,感到更加頓乏。可知王羲之晚年身體衰弱,但仍然保持服食的習慣。服食後須往戶外行走散發,然體力難支,故更加頓乏,無益於身體。長期如此惡性循環,對身體自然是一種摧殘。王羲之執迷於服食,毀及身體,造就是他個人的悲劇。若無此習,其年壽何止五十九歲。帖首言『追尋傷悼』,清王澍認為是羲之因長子玄之夭折而發。米芾認為此帖乃獻之代筆,黃伯思則認為其字勢圓緊,非出自獻之筆下。筆者以為,帖中『頓』字的寫法殊不類王羲之通常的筆順習慣。【大觀帖】、【快雪堂帖】亦收刻此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