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聽一個故事 學一個中成藥 那是春節的時候了 親朋好友,歡聚一堂 因為我是中醫大夫 難免會有親戚諮詢一番 …… 曉東啊,你是學中醫的, 給我看看病唄。 『姨,你哪裏不舒服?詳細說說』 『就是晚上總起夜,一晚上要去好幾趟廁所,可煩了。還經常腰酸,腿腳也怕冷,我看電視養生節目了,說這是腎陽虛』。 我一聽,這都自己能診斷了,該不會也自己買藥吃了吧。 『之前吃過什麼藥嗎?』 『吃了啊,補腎嘛,我還泡了中醫中藥藥酒呢,我記得裏面好像有肉蓯蓉、仙茅、肉桂、巴戟天……但是,我怎么喝了這藥酒,不但沒啥效果,咋還上火呢?嗓子疼,嘴裏還起泡,是不是補的太過啦?』 我又感慨了,這些老人家就是喜歡看各類電視養生節目,還亂吃藥。 看了看舌苔:舌淡、胖,苔白 把了把脈:脈象沉弱,尺部尤其明顯,重按,脈還是偏細的 又看了一下小腿:襪子的勒痕很明顯,小腿一按,就會出現一個小坑,這是浮腫了。 診斷了一番,也基本了解了病情,這是有明顯的腎陽不足,但單純的補腎陽是不夠的,因為舌淡、脈細,說明腎陰血也不足。 所以,只是服用仙茅、肉蓯蓉這類的補腎陽藥,容易耗傷陰血,出現『上火』的內熱表現。 這種情況,要『陰中求陽』,補腎氣才是最重要的,就是『金匱腎氣丸』的適應症。 但是,怎麼跟老人解釋這其中的機理呢?突然,看到廚房用來泡茶的水壺,有了! 『姨,你這病啊,是有腎陽不足的表現,沒錯,但不能單純的用這些補腎陽的藥物。』 『你看這煮水的茶壺,上面冒着的水蒸氣,就好似中醫裏說的腎氣,既有溫熱的特點,但裏面還是有水液的。』 『茶壺裏的水,就相當於腎陰,下面的火,就相當於腎陽,水足,火旺,才會有熱氣騰騰的水蒸氣。如果你只是加大火勢,不添水,那茶壺裏的水就很快會耗干,它就不會產生溫熱的水蒸氣了,沒水了,壺底溫度就會更高,就會出現類似你說的「上火」的內熱表現了。』 『喔!然後呢?』 『當然了,如果火勢很小很微弱,也不會產生充足的水蒸氣,類似於腎氣不足,津液不能向上輸布,就會出現口渴的症狀。』 『但是喝水又緩解不了症狀,因為腎的氣化功能弱了,吸收不了,就會有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感覺,這叫消渴。』 我就是啊,那怎麼辦?』 『治這種病啊,既要時時添水,就是中醫說的填腎精、養腎陰;又要文火慢慢煮,即配伍少量補腎陽的藥物;這樣,水蒸氣才會源源不斷,也就是腎氣充足,溫煦之力強壯。這就是我們中醫裏說的「陰中求陽」的道理』。 『腎氣充足,氣化功能恢復,腿腳怕冷、腰酸、浮腫、消渴,就會緩解。而且,腎氣有固攝、封藏的功能,夜尿頻多,男人的早泄,女子的月經淋漓不盡、帶下量多,都和它有關。』 『噢!我好想有點明白了…… 』 我喝這藥酒,相當於火加的太大,而且還沒添水!我該吃啥藥? 要吃『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 『對,金匱腎氣丸!』 說着, 我就把金匱腎氣丸的組成寫在了紙上: 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桂枝、制附子。 『這些藥都是幹啥的,能治我這病嗎?』 『這個中醫中藥方子裏,重用的是地黃,通常用熟地黃,它就是一味養陰血、填腎精的主藥,相當於「水」,還配合了山茱萸、山藥,補肝脾,益精血,是著名的「三補」,地黃補腎、山茱萸補肝、山藥補脾。 茯苓、澤瀉,利水消腫,牡丹皮活血,是著名的「三瀉」,活血、利水,共同調節水液的疏泄。 方中加入了少量溫腎助陽的附子,溫陽通脈的桂枝,也有用肉桂的,相當於「火」。 『少量的補陽藥配合大隊的滋陰藥,目的就是陰中求陽,微微生火,鼓舞腎氣。』 『這藥,藥店有賣的嗎?』 『有,不過現在市面上有的金匱腎氣丸,裏面加了牛膝、車前子,其實是濟生腎氣丸的組成,加強了活血、利水消腫的作用。』 『姨,聽的明白嗎?這補腎中藥是補腎助陽的,關鍵是在補腎氣。』 『你別把它隨便推薦給那些「腎虛」的人,手腳發熱、盜汗、舌紅、少苔,這種腎陰虛的人是不能吃這個補腎中藥的。』 『嗯嗯,好像懂了。』 『我先把方子收起來了,來來來,喝茶,喝茶』 |